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根据金红石型结构中各离子的几何关系,从理想的等键长型结构开始,通过对各个方向的变形计算得出各个离子在不同变形情况下的几何关系。最后总结出在实际的晶体结构中c/a轴比与O~(2-)参数u的关系,并推导出在a、c已知的情况下,O~(2-)参数u的计算方法, u=0.353 6 c/[a·sin(2∠~1±δ)]或u=0.5-{(0.353 6 c)/[a·tan(2∠~1±δ)]}。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1,(10)
本文探讨了空间曲线在某点的切线方程的计算方法和相关技巧,指出了六种常见的计算思路,如参数方程法,公式法,隐函数求导法,边隐函数求导边代入点的方法,利用切平面的法向量的向量积来求切向量。除此之外,切线仍可看作两个相交曲面在该点的切平面的交线。结合相关的题目用不同的方法作出解答。  相似文献   

3.
对于某些封闭曲线所围成的面积,可直接用曲线方程的解析式ρ=ρ(θ)或F(x,y)=0与ρ=ρ(θ)相结合的形式确定积分区间。主要方法有:1.根据曲线的对称性简化积分区间;2.根据函数的周期性确定积分区间;3.根据曲线的渐进线确定封闭积分区间。  相似文献   

4.
李波 《中国科技信息》2007,(11):224-224
设A是一个n×n对称矩阵,要解的问题是求出特征值λ和对应的n维向量v,使Av=λv,此问题已有许多方法可解.本文提出一个可对角化的解法,同时对求解向量方程Av=λBv(其中v是向量,B是n×n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提出可化为对称情形的一般特征值问题求解。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一类阶常微分方程的非局部边值问题{u(n)+λa(t)f(t,u(t))=0,t∈(0,1)u(0)=u'(0)=…=u(n-2)(0)=0,u(1)=h(∫01u(s)dA(s))正解的存在性问题,主要运用的渐近性形为与参数之着的关系来限制我们的函数,然后利用锥上的不动点指数理论,得出正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Bézier曲面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给定2条边界曲线及对应一阶切矢和二阶切矢基于偏微分方程构造Bézier曲面.该曲面具有PDE曲面的优点,可通过调整边界条件束调整曲面形状.该方法易于实现,可适用于自由曲面的设计以及过渡面的构造.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一类偏微分方程(PDE)曲面的动态变形方法.将模型的特征线用动力学四阶偏微分方程来描述,特征线发生改变后,通过采用PDE方法来重构出变形后的曲面模型,则曲面的变形即可相应地由特征线的变形得到.该方法只需要对PDE的几个参数进行调整就可以控制曲面的变形,简单易操作.所得的曲面变形效果自然连贯,在艺术曲面造型设计中具...  相似文献   

8.
利用两个基本假设:(1)裂纹启裂方向沿裂尖距其近旁等应变能密度线最近的方向;(2)当裂纹尖端近旁材料的有效应力达到1型平面应变裂纹开裂的临界应力时即发生启裂,由引给出了复合型裂纹的基于应变能和应力的混合型开裂准则,第一个假设,开裂角方程可以写成[(1—k)sinθ_0+sin2θ_0]K_Ⅰ~2+2[2cos2θ_0+(1—k)cosθ_0]K_ⅠK_Ⅱ-[(1—k)sinθ_0+3sin2θ_0]K_Ⅱ~2=0。该方程与Sih等人的复合型裂纹的S准则的结论相同。而Sih的S准则的开裂角经大量实验证明是有效的、较为准确的。本文的假定(1)有明确的理论基础,完全不同于S准则中的应变能密度因子。由第二个假定,开裂条件可以写成C_(11)K_Ⅱ~2+2C_(12)K_ⅠK_Ⅱ+C_(22)K_Ⅱ~2+C_(33)K_Ⅲ~2+=K_(IC)~2式中C_(ij)=3/4b_(ij)(θ_0);θ_0就是由第一个假设给出的开裂角,b_(ij)是θ的函数(见王锋,断裂力学)。  相似文献   

9.
尤拉公式 eiθ=cosθ+ isinθ深刻地揭示了指数函数与正弦函数、余弦函数间的密切联系 ,在数学分析、复变函数以及微分方程论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为了使学生较早接触到尤拉公式 ,以便更好地加以利用 ,可用与一般教科书不同的方法来证明尤拉公式。1 几个极限1 .1  limn→∞〔( 1 + αn) 2 + ( βn) 2〕n2 =eα( α,β为常数 )证 :令γ=2αn+ ( αn2 ) + ( βn2 ) ,则当 n→∞时 ,γ→ 0 ,且 n2 ·γ=α+ α2 n+ β2 n→α∴ limn→∞〔( 1 + αn) 2 + ( βn) 2 〕n2 =limn→∞〔1 +γ〕n2 =limγ→ 0 〔( 1 +γ) 1γ〕γn2 =eα1 .2  l…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如下的拟线性椭圆型方程:△pu+uq+λup*-1=0,u∈W1o,p(Ω), (1λ)其中,Ω2是RN中具有光滑边界的有界区域,△pu=div( |▽u|p-2▽u),N≥3,2≤p<N,0<q<1,p*=NP/N-P.设λ*(Ω,p,q)是拟线性椭圆型方程(1λ)可解的参数集的上确界.运用变分方法,在不要求具有对称性质的一般区域Ω上得到了λ*(Ω,p,q)的一个可以精确计算的下界.  相似文献   

11.
将Davis关于城市规模分布的二倍数规律(2n 规律)推广到任意倍数规律(δn 规律:δ> 1),证明了从2n 规律中推导出来的三参数Zipf模型P(r)= C(r- a)- dz的幂指数dz 具有分形维数(D)性质,且有D= 1/dz= lgδ/lg2; 最后以河南省城市体系为实例验证了作者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主要讨论如下最优控制解的存在性问题,即对给定的正数T和已知函数uT(x)∈L2(Ω),寻找一个最优控制q(·)∈L∞(0,T)满足0≤q(t)≤1,使得J(q)=∫Ω|u(x,T)-uT(x)|2dx+δH∫T0|q(t)|2dt,达到最小,其中δ0为一给定常数,(,u)为下列耦合方程组初边值问题的解:{t+?×[a(x,t)?×]=F(x,t)(x,t)∈QT(1.1)u-▽(k(x,u)▽u)=q(t)a(x,t)|▽×(x,t)QT(1,2)N×(x,t)=N×G(x,t),u(x,t)=g(x,t)x∈?Ω,0tT(1,3)(x,0)=H0(x),u(x,0)=u0(x)x∈Ω(1.4)其中QT=Ω×(0,T],Ω为有界区域,?=(?/?x1,?/?x2,?/?x3),H=(H1,H2,H3),G(x,t),g(x,t)为给定函数,0(x),u0(x)为给定初始函数,N为边界?Ω的法向导数。  相似文献   

13.
大多数微分几何教材在介绍法曲率时,一般是先给出法截面和法截线的概念,然后再直接由法截线的曲率给出法曲率的定义,不易于学生接受,从考虑曲线的曲率向量kj在曲面该点处的单位法向量n上的投影方面来考虑法曲率,并给出了法曲率如何刻画曲面的弯曲性,最后给出了相应的例子。  相似文献   

14.
研究如下的三维Kirchhoff型问题{-(a+b∫Ω| ▽u | 2dx)△u=| u|q-1u+λ |u|p-2u/|x|s, x∈Ω,u=0, x∈(a)Ω,其中,Ω是R3中具有光滑边界的有界区域,0∈Ω,0<q<1,0≤s<1,4<p<2*(s)=2(3-s),a,b,λ>0.运用变分方法,证明当λ>0足够小时,这一方程至少有2个正解.  相似文献   

15.
研究p拉普拉斯型非线性椭圆方程:{Δ_pu+|u|~(p-2)u=f(u)于R~N,u∈W~(1,p)(R~N),p≥2.其中非线性项f∈C并且满足类似于文献[1]的非线性项条件。我们无须借助于Nehari流形即证明了上述方程的基态解的存在性。证明的方式主要是基于变分方法。本文的结果是文献[1]中的半线性椭圆方程的结果在p拉普拉斯型方程中的推广。  相似文献   

16.
在点光源小扰动环境下,传统的室内空间布局设计方法不能适应不同时间段、不同天气特性下的光强度动态变化,影响居住环境的舒适性。设计了一种改进的点光源小扰动环境室内空间布局优化方法,利用单自由曲面的折光能力实现光线准直出射,构建固定目标面均匀照明微分方程,采用切面迭代法求解单个自由曲面上的点坐标,通过Harris角点检测算法检测出每帧图像中的角点位置,然后对这些角点采用LK光流法进行跟踪,采用周期图法估计局部灯光照射光强,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分割方法对平移进行特征分割,通过向量相交法得到室内亮点模型的纹理特征,实现室内建筑空间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设计方法,能适应不同时间段、不同天气特性下的光强度动态变化,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7.
中立型高阶偏微分方程解的振动性与渐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飞  罗学波 《科技通报》2005,21(3):247-252
本文研究了一类中立型高阶偏微分方程在第一和第三边值条件下解的振动性质,得到了方程所有解u(x,t)振动或者limt→ ∞乙赘u(x,t)dx=0的一些充分性判别准则。  相似文献   

18.
利用变分法讨论一类四阶渐进周期微分方程,u(iv)+pum+a(t)u-β(t)um-y(t)um=0,t∈R。非平凡同宿轨道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9.
邵为爽 《科技通报》2013,(1):9-11,18
研究具有多个非线性源项的半线性波动方程utt-△u=f(u)=∑ak|u|pt-1u from k=1 to l具有临界初值E(0)=d,I(u0)<0的初边值问题。我们证明了,若f(u)满足假设(H),u0(x)∈H01(Ω),u1(x)∈L2(Ω),E(0)=d,I(u0)<0且(u0,u1)≥0,则此问题不存在整体弱解,从而解决了这一公开问题,从实质上补充了文献[10]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土壤湿度对玉米根系生长分布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土壤湿度对玉米根系生长分布的影响,本文基于辽宁锦州田间土壤湿度控制试验和根系观测实验,利用CERES-Maize作物模型的根系子模型,模拟了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玉米根系的生长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土壤湿度适宜条件下,根长密度(单位体积土壤内根的总体长度)模拟效果较好;2水分亏缺条件下,当三叶-拔节期水分亏缺,模拟效果也较好;但是,当拔节-吐丝期以及吐丝-乳熟期水分亏缺,模拟效果均相对较差。针对模拟效果相对较差的情况,发现了根系模型中根分布权重因子wr的计算存在一定的缺陷,即wr中的参数δ(根系分布负指数递减率参数)和参数Zmax(最大根系深度参数)始终为定值(δ=4、Zmax=200cm),没有考虑较差的土壤水分条件对δ和Zmax的影响。针对这一缺陷,探讨性地给出了参数化的改进方案,即适当减小δ或增大Zmax,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刻画出较差的土壤水分条件对根系生长分布的影响。该参数化的改进方案得到一定的验证:吐丝-乳熟期土壤水分亏缺,参数改进后(δ=1、Zmax=210cm),根长密度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增大了0.105,线性拟合的RMSE减小了0.119,模拟精度提高;拔节-吐丝期土壤水分亏缺,参数改进后(δ=0),根长密度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增大了0.078,线性拟合的RMSE减小了0.046,模拟精度也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