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雯 《文化遗产》2016,(5):136-144
清代宫廷演剧是历代宫廷演剧的高潮,清代宫廷戏曲艺术的高度繁荣带来了戏曲导演艺术的发展。在清代宫廷演剧中,一般由总管、首领、教习担任着导演的部分职能,此外,深谙戏曲之道的最高统治者——皇帝也会时而兼任导演一职。因为宫廷戏曲是一种以形式取胜的特殊样式演剧,它追求的是辉煌绚烂的皇家气象,故而在导演艺术方面也呈现出与民间演剧迥然有异的特点,装扮的设计、砌末的运用、场面的调度都力求奢华。这虽然与讲求虚拟性、写意性的古代戏曲精神有所背离,但是它确实具备很强的观赏性,在导演艺术方面对于后世的戏曲舞台演出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各种文艺形式的不断涌现,广播戏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已大不如从前;同样,面对电视等媒体的冲击,广播中的戏曲节目更是可危.为此,有些电台感到无可奈何甚至放弃广播戏曲节目创新的尝试,曾经辉煌很长一段时间的广播戏曲节目也随之跃入低谷.如何重振广播戏曲节目的。雄风,再现昔日辉煌,推动戏曲艺术的发展,迎接广播戏曲艺术的第二个春天?始终战斗在第一线的戏曲编辑们一直在苦苦探索.通过几年的潜心研究和工作实践,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胆识创出了广播戏曲节目的新形式──戏曲故事.所谓戏曲故事,就是在原舞台戏的基…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论及的清代戏曲作家,在各种戏曲论著中,多是生平事迹不详或无考的,小文对这些清代戏曲作家事迹,做了一些新的探索,难免有不当之处,希同志们指教。一、胡盍朋清代以来各种戏曲目录失载,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页一四三五据《国立北平图书馆戏曲音乐展览目录》著录其《汨罗沙》、《海滨梦》传奇,为  相似文献   

4.
清代浙东学派虽以史学名家,但戏曲成就不容忽视。黄宗羲、全祖望、邵晋涵、章学诚、黄式三皆有对戏曲的探讨。在戏曲状态方面,戏曲融入黄宗羲的日常生活,成为其生命不可分割的部分。全祖望、邵晋涵、章学诚之戏曲状态则由日常步入历史。在戏曲理论方面,黄宗羲推崇本色,其灵魂在于至情,并与章学诚产生共鸣。然而,全祖望、章学诚之戏曲观念终由本色一归雅正,章学诚更将雅正予以升华,推崇曲与道通。另外,清代浙东学者皆重视乐律,多涉考证。在戏曲功能方面,从黄宗羲之娱乐到全祖望、章学诚、黄式三之教化,清代浙东学派戏曲功能的嬗变透露出教化增强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对已有各种戏中戏的概念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界定方法,认为"戏中戏"当为"戏中演戏",排除了许多已被其它文章认定的戏中戏作品。随后以清代中期以前的相关戏曲为研究对象,在各种文献中爬罗剔抉,查找出更多的未被提及的有戏中戏的戏曲作品,并以之为基础,探寻其出现的历史条件、使用原因、发展脉络和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6.
清升平署档案是清代宫廷戏曲演出管理机构升平署的工作档册,保存了大量嘉庆至宣统朝的宫廷戏曲演出、礼乐制度史料。今天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对升平署档案的整理,充分发挥这批文献在清代宫廷史、文化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小剑 《兰台世界》2012,(36):124-125
清代时期,冰嬉运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谓之"习劳行赏,以简武事而修国俗"。清代时期的冰上运动以步履矫健的滑姿、紧张激烈的拼争以及动魄惊心的竞技,演绎出一段又一段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体育运动辉煌赞歌。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证了清代禁毁书<静悱集>成书、刊刻及遭到禁毁的原因和经过,并对作者身世及本书的版本流传递嬗做了简要考订.通过对诗集中有关词语的剖析,阐述了清代文字狱中对"语涉违碍"类书籍禁毁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清代常熟作家周昂,其戏曲作品多散落民间,鲜为人知,本文重点梳理周昂的戏曲创作和戏曲评点类作品,并对成书时间、缘由做考辨,力求为全方位考察周昂略尽绵力。  相似文献   

10.
清代戏曲作家程镳,字瀛鹤,著有《蟾宫操》传奇。《文献》1994年第1辑张增元《清代戏曲作家事迹考略》(下简称《考略》)据《蟾宫操》传奇的各家序言,题评,补考出若干内容。今据其它文献对《考略》再作订正、补充。《考略》云:"程瀛鹤,名键,字芥溟,浙江钱塘人。"又云:"康熙四十五年(1706),游粤西,梓《蟾宫操》传奇于白州官署,令十二红演之。"按,此记程瀛鹤名"鏕",误,其名  相似文献   

11.
"弦索"是戏曲史中的重要概念,它在明代中叶经过不断引申和拓展,一度成为北曲的代称,格律典范的代表。从明代后期至清代,弦索在昆山腔兴起后经历了南曲化的过程。弦索南化及其与昆腔的关系,映射明清时期南北曲的兴衰消长。北衰南兴的背后,潜藏着戏曲受众审美倾向的变化,而这一倾向变化的核心其实始终未变:即多方面地追求戏曲的精致化,这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此后戏曲发展的方向,进而呈现为由曲辞格律的精致化转向曲腔格律的精致化。受众对戏曲全方位精致化的审美要求,对于了解与把握当下戏曲发展的走向及未来的趋势,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新时代,传播好、传承好、发展好戏曲艺术任重道远。电视戏曲节目是传播戏曲的重要载体。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在全媒体格局下,戏曲传播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需要广电媒体从戏曲节目内容价值、表达形态、时空路径、传播渠道、受众圈层等维度进行多元拓展,以激活戏曲活力,拓宽传播破圈路径,赋能戏曲焕发时代新彩,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相似文献   

13.
《清代传奇全目》是我国著名的戏曲版本学家、目录学家傅惜华先生重要遗著《中国古典戏曲总录》的第七编,1964年12月完稿后交付出版社,尚未来得及出版,稿件就遗失于文革动乱之中。近日,笔者在整理傅惜华藏书时,发现几张残存的《清代传奇全  相似文献   

14.
甘肃清代戏曲剧本是中国传统戏曲研究的珍贵文献。文章对这批文献的价值和急需进行抢救性保护、整理的必要性做了介绍,以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高宗元是清代中叶诗人,也是一位戏曲家。但关于他的生平资料特别是生卒年,过去学术界都不甚了了。已故著名旅美戏曲研究专家邓长风先生所著《明清戏曲家考略三编》、庄一拂先生《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蔡毅先生《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以及李灵年、杨忠两位先生主编《清人别集总目》、柯愈春先生所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都著录有高宗元,而于作者的生平不得其详。笔者顷读丁丙辑《武林坊巷志》,在"东西坊二"所属"双陈巷"条,和"卫所下"所属"普济堂"条,同时见到了沈赤然为高宗元而撰的《候选州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部关于名人的书,是"世界"历史"上名人的文学传记. 本书把人类文明史上最辉煌的二十二位历史名人介绍结读者.  相似文献   

17.
张赋 《山东档案》2011,(4):60-62
清代是我国封建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尤其在清朝前期,政治、经济不仅得到恢复和发展,同时也催生了百家艺术文化的繁荣昌盛。诗歌、小说、绘画在清朝都产生了许多经典作品,为后人留下了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尤其是清代的戏曲作品,种类繁多,使得清代的戏剧文化一步步迈向了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1,(1):F0004-F0004
本书为国家"十二五"图书出版重点规划项目,2019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以中国戏曲院傅谨教授为首的学术团队,历时十余载,全面搜集从徽班进京以来与京剧的诞生以及发展相关的所有重要历史资料,下限迄于1949年。全书以时间为序,分清代卷和民国卷两部分。此前已经出版《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10册)和《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续编)》(4册)。  相似文献   

19.
黄义枢 《兰台世界》2012,(15):11-12
清代戏曲沈玉亮《鸳鸯冢》的本事为钱塘吴锡妻戴贤殉夫事;清代戏曲周埙《中州愍烈记》的本事为河南延津烈妇段卢氏事;《旌节记》、《管城梦》的作者棣华园主人真名为黄钧宰。  相似文献   

20.
作为传统的艺术形式,戏曲曾经走过辉煌的历程。在电视蓬勃发展的今天,戏曲与电视的合作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作为广泛存在于民间的地方戏曲,要想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借助地方电视台的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然而作为地方电视台,在开设戏曲栏目上同样面临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地方电视台只有发挥好地方台的贴近性,在形式和内容上下功夫,才能在众多栏目中生存,也从而在保护、传承和发展地方戏曲上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