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态变化”作为“热现象”的重要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郾近年来,有关中考“物态变化”的命题已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从单一的物理学科向多学科渗透转变,从考查记忆知识向通过创设物理情景来识别、探知转变等,出现了阅读题、设计题、探究题以及学科综合题,注重学以致用郾一、加强学科整合,促进跨学科知识渗透(一)摇物理与化学结合例1把点燃的蜡烛放入盛有氧气的瓶里,蜡烛在氧气里比在空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燃烧停止后稍稍冷却,瓶内壁就会有水雾出现郾瓶内壁的水雾现象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摇摇)郾(A)汽化摇摇(B)液化摇摇(…  相似文献   

2.
随着课程的改革和考试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物理阅读题量、信息量随之增大,不少试卷还出现了专门的阅读分析题.这类试卷提供信息的形式多种多样,能较好的考察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科能力,真正体现了新教材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下面简单进行归类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程的改革和考试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物理阅读题量、信息量随之增大,不少试卷还出现了专门的阅读分析题.这类试卷提供信息的形式多种多样,能较好的考察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科能力,真正体现了新教材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下面简单进行归类分析:  相似文献   

4.
陈晓畅 《地理教育》2022,(z2):190-192
一、以学科育人价值和学科关键能力为导向,加强高考区域地理备课 随着近年来国家高考评价体系的改革,高考命题也逐渐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知识为主转向思维为重,对知识结构的要求更加立体化,重点考查学生高阶能力.区域地理以其独特的学科价值,既能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区域差异比较,又可考查区域人地协调观等.如2020...  相似文献   

5.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改革进程中,高考的内容和形式均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将物理、化学、生物纳入"理科综合测试",着重考察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中学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因此,高考试题对学生的考察也由过去的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  相似文献   

6.
"3+X"高考的重要指导思想是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迁移、应用能力.命题已向联系实际、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素质.这就需要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成物理模型来寻求解决方法.所谓物理模型,是人们为了研究物理问题的方便和探讨物理事物的本身而对研究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描述,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采用理想化的办法所创造的能再现事物本质和内在特性的一种简化模型.  相似文献   

7.
当前教学改革日益深化,创新教育如火如荼,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物理学科命题也由过去的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的,要求我们转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与渗透,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物理题目,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2000年在江苏、浙江、吉林、山西实行的"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重从现实生活、环境保护、现代科技、科学实验等方面立意命题.在综合能力测试中,学科内综合题和跨学科综合题各占一定比例.其中涉及物理知识的试题有14个,占总题量的45%,考查物理知识的分数高达114分,占总分的44%.下面对部分涉及物理的综合题(保留原题号)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9.
2003年上海物理卷中,出现了不少有特色的好题,其中有一道纠错题,它既考查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又真正体现了物理教学从"应试教学"向"素质教育"转轨.体现了高考的有利于知识的考查、有利于能力的考查、有利于人才的选拔的思想;同时也给今后的物理教学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教学改革日益深化,创新教育如火如荼,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物理学科命题也由过去的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的,要求我们转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与渗透,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物理题目,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高考物理实验考查中,不断创设新情境,使用新手段,解决新问题,进而不断地培养学生科学思想与创新、探究与交流的物理核心素养.2021年河北省高考物理试卷和2021年全国甲卷理综电学实验题都考查了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试题所涉及内容并没有脱离教材、基本的实验器材使用和电路结构分析,提升了电路结构分析、图像处理和运算能力,逐渐显示出高中物理实验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中考政治学科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其命题原则由过去的"知识立意"为主向"能力立意"为主转变,注重考查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把所学知识恰当灵活地运  相似文献   

13.
通过2001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23-25题的分析,从题材、设问、知识三个方面的创新阐释命题指导思想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从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型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2001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23-25题的分析,从题材、设问、知识三个方面的创新阐释命题指导思想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从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转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江苏历史高考逐渐实现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具体体现在: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渗透社会史观;重学科素养和学科思维。只有研究新高考,调整教学策略,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1 引言 近几年来的高考十分重视对物理实验的考查,实验题在考查的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所创新和发展,较真实地反映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因此,仔细分析近5年来江苏省高考物理实验题的命题思想和考查要求,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学物理卷正逐步实现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命题指导思想与新课程的理念更加契合.与新课标注重实验的理念相呼应,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明确规定"实验内容的分值约占15%",这个比例与全国课标卷及其他各省高考卷的实验题比例基本一致.实验内容保持较大的比重,其目的在于有足够题量满足对实验技能的考查,引导教学重视实验,保证实验教学的课时和质量.近几年来,江苏卷必考模块的实验内容为一"力"、一"电",分数值一直稳定保持在18分,并且其实验试题还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7.
成人高师"专升本"应实现从学历教育向学力教育转变,从知识补课向创新教育转变,从盲目照搬先进地区办学经验向突出地方办学特色转变.课程的整合与优化,应处理好知识与创新的关系;在学科理论指导下加强语言应用研究,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打通古今汉语,发挥学科优势;针对地方基础教育实情,创新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   

18.
跨学科综合题是指物理为主,综合其他学科的试题,这类试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突出学科内、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的综合.随着高考小综合、大综合试题的普及,中考也吸取这一改革思想,加强了对学科内、学科间知识的综合考查.这类题的最大特色就是综合性比较强,它不仅可以把物理学科的各个知识点串联在一起,也可以把各种学科联结在一起,既可以是二门学科的,也可以是三门学科的,甚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考试题正实现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高考试卷中开放性试题的设置,便是这一转变的突出表现和有力佐证.开放性试题指向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对中学的教学能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笔者认为,能力立意取向下的开放题设计应关注以下几个考查视角.  相似文献   

20.
新的综合科目考试命题的总体原则是:①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②遵循中学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③加大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份量;④以能力立意替代以知识立意;⑤打破传统的封闭的学科观念,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而综合学科考试的物理考试题中放在试卷最后的能力型实验题、应用题和跨学科综合题,题量少,分值高。对中等及以下学生往往时间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