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晶 《成人教育》2011,31(7):78-79
《儒林外史》是一部具有相当丰厚文化意蕴的古典文学名著。其作品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有启迪引领作用,文章从三个方面来挖掘其教育理念:(1)对人的社会价值理论的教育学思想的揭示,即主体的人的创价活动对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意义所在;(2)对人的自我价值理论的教育思想的揭示,即人的生存、生活价值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价值的所在;(3)对人生价值异化理论的教育思想的揭示,即人的创价活动应是人的主体的发展,而非人性的扭曲。  相似文献   

2.
创价教育是日本教育家池田大作亲自创立的.自1968年创立创价中学以来,池田大作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创立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完整教育体系--创价教育体系.作为虔诚的佛家弟子的他所生活的时代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给人类带来无穷的灾难与生存的危机,所以池田大作希望找到一个寄托他精神世界的教育"伊甸园".创价教育的思想内核是大爱的人本教育观,而大爱的人本教育观又源于他的宗教思想、国家思想、环境保护思想,但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他的宗教人本思想.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汉译世界教育经典丛书》之一。牧口常三郎是日本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创价教育学会(今名创价学会)首任会长、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十大教育家之一,也是倡导和平主义教育、反对军国主义教育的杰出代表。本书系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言论的集大成之作,全部内容精选自其代表性著作《创价教育学体系》(共四卷)和《人生地理学》。  相似文献   

4.
池田大作在1960年就任创价学会会长后,怀抱着坚定的人性主义信念在国际舞台上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外交活动,并将其形象地称作“人性外交”。池田大作人性外交理念,有其特定的含义与价值。它在创价学会的反战斗争、人学思想和政治活动中萌芽;在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实现与周恩来总理的历史性会见以及国际创价学会的蓬勃发展中得以实践;同时也在21世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浪潮中,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益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牧口常三郎是日本近现代知名教育家,他毕生从事教育事业,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创价教育思想,对改革近现代日本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具有现实和历史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牧口常三郎是日本近现代知名教育家,他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将创造的信念贯穿于教育的始终,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创价教育"思想,对改革近现代日本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池田大作是日本著名的宗教思想家、社会活动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其倡导培养“世界公民”,提倡“人类和平”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影响了全世界,其德育理论也十分丰富。为此,文章系统分析了池田大作的“生态德育”“人本德育”“和谐德育”和“国际理解教育”等德育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影响21世纪教育的七大“核心价值观”:和谐教育、尊重理解教育、世界公民教育、创价教育、生命教育、和平教育和幸福教育,总结了池田大作对21世纪人性革命和创造价值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池田大作(1928-),日本东京人。现任创价学会名誉会长,国际创价学会(SGI)会长。日本著名的宗教活动家,思想家,诗人,摄影家。一贯致力于中日友好交流事业,1983年,荣获“联合国和平奖”。他的思想受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在宗教、教育、摄影、文学创作、世界和平等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是一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重要人物。这组笔谈分别对池田大作先生的思想、诗歌创作、摄影等几个方面作了探讨,为我们加深对池田大作先生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池田大作(1928-),日本东京人。现任创价学会名誉会长,国际创价学会(SGI)会长。日本著名的宗教活动家,思想家,诗人,摄影家。一贯致力于中日友好交流事业,1983年,荣获“联合国和平奖”。他的思想受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在宗教、教育、摄影、文学创作、世界和平等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是一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重要人物。这组笔谈分别对池田大作先生的思想、诗歌创作、摄影等几个方面作了探讨,为我们加深对池田大作先生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池田大作(1928-),日本东京人。现任创价学会名誉会长,国际创价学会(SGI)会长。日本著名的宗教活动家,思想家,诗人,摄影家。一贯致力于中日友好交流事业,1983年,荣获“联合国和平奖”。他的思想受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在宗教、教育、摄影、文学创作、世界和平等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是一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重要人物。这组笔谈分别对池田大作先生的思想、诗歌创作、摄影等几个方面作了探讨,为我们加深对池田大作先生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目前 ,对教育学的学科地位问题仍然有不小的怀疑和争论 ,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但很大程度上是与教育学的学术声誉不好、专业化程度不高密切相关的。即长久以来教育学没有形成自己健全的学术规范 ,研究的规范化程度与社会科学中其它学科相比有较大距离 ,如何构建教育学的学术规范 ,本文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教育学学科问题的可能性解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学是研究和实践如何培养人的学科,教育学想要履行教育学科本身的理论和实践使命,就必然跨越学科之间的疆界,同时需要建立教育学的立场。教育学自身理论领域的界限来自于其所要研究和培养的对象,集中体现了个人与公共之间的关系。教育学要把不同的学习个体的发展作为首要研究任务。教育学研究建立在每个个体发展的基础之上,存在于对社会与文化情境的理解之中;理论概念与经验研究相结合是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内在机制;教育作为实践精神是理想和现实的统一体。由此,教育学成为一种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  相似文献   

13.
教材性质关涉学科教学的目的与方向。由于在此问题认识上的差异,导致教育学教学处于不良境地,综合历史的观点与现实教学的状况,可得出教育学教材综合课程性质的观点,并演绎出相应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身体教育学”的沦陷与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的教育显示为“身体教育学”。“哥白尼革命”导致身体教育学的沦陷,脑袋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小。三场另类的“哥白尼革命”导致身体教育学再次复兴,教育由此而关注整个身体的生长而不只是关注脑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科学合理的《教育学》教材内容对学习者获得全面和深刻的教育学知识有重要意义。中外有主要论述教学问题的《教育学》,全面系统和比较全面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教育学》,主要研究教育哲学或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教育学》等。现代中国的一些《教育学》教材则存在心理学化和教学论化、理论化和学术化、重智育轻德育等问题。科学合理的《教育学》教材内容组成应该坚持基础性和全面性相结合、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公共性和有特色相结合等标准和原则,概括阐述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处理好与心理学和教学论、公共知识和个人知识、基础性与最新研究成果等关系,高度重视内容科学化和针对性研究,严格编写和编辑资质和程序等。  相似文献   

16.
教育学堪称形而上学,算不上独创的学问,也不是学科理论。如果勉强称教育学是一种理论,它也是一种坏理论。造成教育学自我封闭腐朽有一定历史和学理上的原因:第一,教育实践的乱象引发的是改良之心而非探究规律之理论动机,因此所催生的是行动规范以及这些规范背后的哲学原理和心理学规律,而不是科学研究。第二,下意识地将教育看作是从教者的行动而不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活动,教育实践的其他成分被边缘化甚至剔除,因此教育学很难摆脱价值立场的束缚而对“教育”进行实然的描述。第三,错误地将实践中的基于情境的“如何做”问题提升为与情境无关的理论问题。这类问题天然与真伪无关。被这些理论所引导,教育学自然与学科理论无缘。第四,二元对立的本质主义思维成为习惯。这种思维的排他性引导下的话语自然是独断论风格。第五,提出太多理想化假设。假设过于理想化的条件下,论断自然难以在真实情境下进行检验。第六,误解了科学,将科学简化为正确论断或孤立的实验方法,这使得教育学与教育科学无缘。第七,将无法客观化的、无法重现的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也就无法形成可检验的教育学命题,难以通过自我否定实现理论的进化。  相似文献   

17.
女性主义教育学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女性主义教育学是西方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股学术思潮。它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与内涵:从个人生活史出发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关怀伦理是新时期对教师人文素质的新要求,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包括教师的非理性精神的成长。这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8.
从分析案例教学法的概念入手,对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远程开放课程《教育学》中的必要性进行了剖析,并根据我国远程开放教育和《教育学》课程的特点,提出了案例教学法在远程开放课程《教育学》中应用的科学合理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次大的分解。教育学面临一种新的发展路口。尽管目前“教育科学”的发展风头已盖过“教育学”,但是,是否就意味着教育学已经走向终结?实际上,教育学与教育科学的发展表明,这是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日尔曼式的教育学”和“盎格鲁式的教育科学”,各自都有其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各自研究的侧重点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与传统的教育学不同,教育科学是试图要形成对教育问题的另一种看法和另一种解释。两大范式异同的比较,揭示不同国家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文化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学与教育科学之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