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长助教"是一种新型的家园共育方式,是家长直接参与教育活动协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方式。"家长助教"意义重大。在对"家长助教"的内涵、意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家长助教"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了"家长助教"活动开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家长助教活动是许多幼儿园挖掘家庭教育资源、形成家园共育的主要实践活动之一。在家长助教活动中,教师必须扮演好“发起、组织、参与”的角色,探寻有效的指导策略,以保证家长助教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多次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指导家长助教活动的经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家长助教作为一种常用的家园合作共育方式,在家园同步教育、形成合力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建立"合作型"助教支持系统、形成基于"问题"的工作机制、构建"适切性"助教模式、启动"个性化"助教项目等方式,发挥家长显性和隐性的教育资源,丰富幼儿一日活动内容,为幼儿智慧成长服务。  相似文献   

4.
王玲 《教育导刊》2015,(3):61-63
家长助教具有补充幼儿园教育资源、协助教师完成教育任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幼儿发展、实现家园共育等优势。有效开展家长助教活动,要在调查、分类、整理家长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家长助教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5.
作为形成家园共育合力的重要形式,家长助教能帮助幼儿园挖掘优势资源,构建良好家园沟通关系。如何开展有效的家长助教活动,结合已有家长活动经验,尝试进行实践探索,对家长助教活动从形式、内容上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沈璐 《考试周刊》2024,(13):1-5
家校有效协同是育人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其育人场景不应局限于信息的沟通,而在于课堂的深度参与。文章立足于家长资源的拓展,让家长以教学助手的身份走进课堂,建构家长助教机制,通过招募家长助教“同盟军”,打造家长助教“育人场”,复盘家长助教“成长营”,打造积极有序、充满活力的阳光课堂,进一步丰富课程的资源,拓展课堂的张力,释放教学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特殊教育的课堂和普通学校的课堂大有不同,因为在"融合教育"的理念下,轻度学生都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享有正常的教育环境,所以培智学校的教学对象都是中重度的残疾少年儿童,每个人身患一种或几种疾病。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需求、家庭实际情况,由一位家长定期或不定期走进班级助教。学校对这些助教家长实施《家长助教制度》,签订《助教家长责任书》,使家长们的助教纳入在学校的整体工作中,成为一只可以合作的队伍,一支有素质的队伍,一支效能感强的队伍。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在教育活动中,最简单和常见的助教形式是教育活动中的辅助和间接式家长助教活动,即家长在教育活动中帮助收集资料、丰富幼儿主题相关经验、协助老师参与教育活动等。本学年我们尝试了一种"家长进课堂助教"形式,是指在教育活动中,邀请有特点、有专长的家长走进班级和老师一起组织教育活动,为孩子成长提供帮助和支持。一、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家长进课堂助教"方式(一)阳刚之气的"爸爸老师"助教大家都知道,男教师能带给孩子的是女教师所替代不了的。  相似文献   

9.
"家长助教"是一种新型的家园共育方式,充分挖掘班级潜在的家庭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家长的教育潜能,积极合理地开展家长助教,有助于补充幼儿园教育资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幼儿、家长、教师的共同发展,从而实现家园共育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家长角色:隐形的助学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家长都在尽力充当教师的“家庭助教”,同时又在感受难堪:一方面,督促孩子学习往往会导致加重他们的学习负担,更有甚者,来自家庭的学习压力诱发了一些孩子的情感和行为问题,而这样的结果是家长们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的。而且,充当“家庭助教”的家长往往面临这样的困惑:孩子上低年级时,在他们的辅导下做作业已成为一种习惯。当孩子进入高年级后,家长意识到孩子需要自己独立来完成作业,却又担心孩子自己能不能做好作业,并反思自己以前是不是过多地干预了孩子的学习,怀疑过去的做法是不是有误,会不会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怎…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1,(79):157-159
随着新时期幼儿课程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家园联合的育人模式备受关注。在幼儿教学课堂中有效融入家长助教资源,不仅可以增加教学资源的亲和性和多样性,更好地完成幼儿园教育目标,同时可以为幼儿营造和谐融洽的成长环境,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文章简要介绍幼儿园教学中开发家长助教资源的重要性,并重点阐述家长助教资源开发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英国幼儿园通过选用不同的形式与家长合作,保证了家长拥有了解幼儿园教育和孩子发展水平的知情权、社区资源使用的许可权、积资助教的参与权、反映幼儿园问题的投诉权,创建了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共育的高级平台;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应建立社区资源采用的家长许可制度,优化观察记录儿童的师幼比率,疏通家长投诉渠道,全面发挥家委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孙丽 《考试周刊》2012,(43):190-191
一、家长助教产生的背景"家长助教"这种形式在幼儿园里越来越受欢迎,因为幼儿教育需要幼儿园、家长、社区的全方位参与,《纲要》也对此明确提出要求。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首先对幼儿园的各项工作起了监督作用;其次对幼儿来说,家长尤其是男家长的参与是一个新生事物,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新鲜感,这可以大大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写下这个题目,忽然想到那次与几位朋友聊起的“家长当助教”的话题。什么叫家长当“助教”?就是如今一些本该由教师在学校指导学生进行的学习活动,转到家里由家长来指导孩子进行。就是说,一些家长取代了教师的部分职能。比如,由家长指导孩子预习,由家长给孩子复习,由家长给孩子抄卷子,由家长给孩子  相似文献   

15.
孙琴  顾彦 《山东教育》2005,(5):80-80
“家长助教”是我们在家园共育方面推出的又一新举措,它是让家长根据自己的特点、专长,自愿报名,走进幼儿园,和教师一起组织教育活动,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家长助教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不在课上,而在课前。那么在幼儿园内开展家长助教活动前,教师应注意哪些方面呢?经过研讨,我们拟定了活动前的原则和步骤:1.教师设立活动原则:不让此活动流于形式;不为难家长,一切由家长自愿;内容选择可与幼儿园特色活动相结合或结合家长工作特色资源,丰富幼儿对社会以及生活知识的了解。2.教师确定活动步骤:与家长交流沟通,了解家长资源,确定目标家长;教师与家长共同商讨目标课题,  相似文献   

17.
周润甘 《教育导刊》2006,(11):58-5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纲要》精神的指导下,我们引入“家长教师”助教这一模式。借助“家长教师”这一教育模式,有利家园教育互动,促进亲子关系,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促进幼儿的发展。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尝试。(一)根据教育需要,选择合适的“家长助教”一般来园的“家长教师”都是小朋友的父、母或祖辈等。我们发放给家长参与助教的“调查表”,调查的项目有职业、经历、特…  相似文献   

18.
在孩子们的活动室里、操场上、种植园地旁,有着这样一支特殊的“教师”队伍:尽管普通话有些走调,教态有些僵硬,但他们认真严谨、耐心细致,把自己的专业特长、学科知识带到幼儿园,融人到孩子们的学习、游戏中。他们,或青春或年迈,或阳刚或温柔,他们就是幼儿园家长助教活动的志愿者,一群关心幼儿教育、支持幼儿教育研究的热心家长。我园作为重庆市最早开展家长助教活动的幼儿园,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不断从助教活动中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9.
"希望工程"的着眼点是学校硬件系统的建设,但其软件系统更有待于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缓慢的制约因素主要有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家长问题、社会问题等等,其中教师工资低微是关键。动员社会力量助教助学是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朱清华 《教师博览》2023,(14):35-38
<正>疫情期间近三年的线上学习,将教师变成主播,家长转为助教,学生则摇身一变,成了手机达人。后来随着网课越来越常态化,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有人形象地将之概括为:课堂不听“关摄像”,笔记不记“拍截图”,作业不做“网上搜”,老师提问“怨网差”,家长过问“说谎话”。总之就是一句话:网课,效果太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