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邱然 《科技与出版》2021,(10):79-83
大数据将推动出版业进入智能化发展新阶段,具有内容创作领航、读者阅读赋权和出版流程再造等优势.通过行业调查和案例分析发现,出版业在应用大数据的过程中,存在过度讨好读者、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缺乏、大数据杀熟、用户隐私保护堪忧和数字资源版权保护不实等问题.因此,要秉承导向为先、人才为本、盈利为基、保护为要、制度为纲的大数据应用策略,全方位推动我国出版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邱然 《科技与出版》2021,(10):79-83
大数据将推动出版业进入智能化发展新阶段,具有内容创作领航、读者阅读赋权和出版流程再造等优势.通过行业调查和案例分析发现,出版业在应用大数据的过程中,存在过度讨好读者、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缺乏、大数据杀熟、用户隐私保护堪忧和数字资源版权保护不实等问题.因此,要秉承导向为先、人才为本、盈利为基、保护为要、制度为纲的大数据应用策略,全方位推动我国出版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首届数博会便对"数字出版"的含义做了解释,直到今天,数字出版业已经发展了6年的时间,如今将进行改革,数字出版是新时代新闻出版业的新型事物,也是今后出版行业发展的目标,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及信息化发展的内容,加大发展数字出版业的力度,是我国出版业实现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6年后,我国数字出版产出值进一步增加,市场竞争越发激烈,渠道增广,数字出版作用逐渐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中国出版业是市场竞争比较成熟的行业,出版品种、营业收入、利润总额都在稳步增长.出版业发展特点整体上表现为:利好政策催生各类优秀出版物、资本与金融促进融合发展、数字出版引导转型、"走出去"提升国际传播力.出版上市公司表现出出版主业稳定增长、内容生产环节略显薄弱,出版市场日益成熟、进入非暴利时代,出版业数字转型带来新增长点等三大特点.出版业未来发展表现出新的趋势:内容依然为王、平台建设成为新商业模式、手机出版成为主体.内容原创,跨界融合,出版业"带状发展",出版与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等界域将会出现较大的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5.
出版业内人员普遍承认两个事实:第一,教材教辅是我国出版业的根基和支撑;第二,数字出版是出版业的未来。把二者结合起来看,教材教辅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发展对我国出版业发展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我国的教材教辅出版业当中,中小学教辅行业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以其作为教材教辅在数字出版领域发展的分析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在移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发展计划对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相较于传统出版行业,数字出版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观念上都更加符合现代人的认知习惯,因此,出版业应该积极应对移动互联网构建数字化出版的新业态,从理念、人才、技术、制度等多角度入手,推动出版行业的创新与转型。本文从移动互联网对数字出版新业态的构建出发,结合目前出版业中存在的问题,探究相关的发展对策,进而体现移动互联网对数字出版发展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周洁 《出版广角》2018,(6):25-29
2017年,我国新闻出版业全面进入跨界融合新常态,媒介融合向纵深发展,出版企业与泛娱乐、泛文化、泛金融进行深度对接,知识付费不断拓宽数字出版领域.经历行业洗牌的自媒体"二八效应"明显,顺势而为的传统媒体需要继续探索转型之道.出版业仍存在图书去库存有待改善、图书价格保护体系亟待建立等问题,已成常态的复合型书店也需考虑如何在转型中坚守书店本质.数字信息技术和跨界融合发展仍是未来行业风向标,新闻出版业需要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积极构建图书全版权运营生态链,继续优化数字新媒体版权保护体系,根据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出版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8.
孙静 《青年记者》2017,(30):95-96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各类型媒介的深度融合,给现代出版业带来巨变,数字出版成为出版业未来重要发展趋势之一,这也为当前我国少儿出版行业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如何向数字出版转型等.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一些自媒体少儿数字出版平台已做出了有益尝试,本文以“凯叔讲故事”自媒体少儿数字出版平台为例,探析其商业运营模式的得失,以对我国少儿数字出版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分析我国出版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借全球数字出版技术的东风,进行资产重组和产业布局,加速我国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化转型升级以及集群式发展的思路,以实现我国出版企业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出版业信息化建设,推动传统出版业运用高新技术进程,带动数字出版、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读器、网络数据库、无线阅读等新兴科技出版媒体的发展,全面提高我国新闻出版业的现代化水平,新闻出版总署决定于2006年10月13日~15日在北京举行“2006中国数字出版年会”,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承办单位: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题: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合作发展专题发布:2005-2006中国数字出版产业调查报告(一)主论坛主题1:我国数字出版发展政策和发展前景我国数字出版的现状与趋势数字革命/传统出版业面临的…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全球出版业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转型浪潮。数字出版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近几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接触率连年看涨。这些数据揭示着我国数字出版业近年来的蓬勃发展,揭示着我国数字出版的脚步越迈越扎实,揭示着我国数字出版正在日益走向市场化、规模化。毋庸置疑,任何行业的任何发展都是由行业人才的智慧和努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期间,新闻出版总署对数字出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柳斌杰署长在2011年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提出:“在《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目标,即到‘十二五’期末,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转变基本到位,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数字出版等战略性新兴领域的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新闻出版总署在《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数字出版的发展指标提得更加明确:即到“十二五”末,我国数字出版总产值力争达到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25%,整体规模居于世界领先水平.这一形势对出版社来说,是一次难得的转型机遇,关键是出版社如何才能抓住这次机遇,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3.
随着3G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手机出版将成为数字出版的主流并最终将数字出版推向产业化和规模化.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内外手机出版业发展现状,接着又分析了我国手机出版业的发展困境,最后提出,手机出版业要想实现快速发展战略目标,必须充分发挥手机出版自身传播特点的优势,从产业链、商业模式、盈利模式、推广营销策略等方面来谋求手机出版业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数字出版业正蓬勃发展,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发展前景。但在数字出版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市场需求变小以及产业政策限制等诸多困境,所以在未来我国数字出版发展过程,应该树立大数字出版业的理念并在传播内容与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数字出版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易武 《出版参考》2010,(19):16-17
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出版业迅速向数字时代的跨越,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出版业发展的方向和潮流.我国出版业也已进入了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期.  相似文献   

16.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出版产业领域的一种新形式,代表着数字出版业的发展与崛起,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也是社会进步的象征。文化科技融合是促进数字出版行业发展进步的重要原动力,对于提高数字出版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在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如何有效地促进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准确地把握数字出版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对其发展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良性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传统出版行业产生了巨大转变。出版社等纷纷开始采用数字出版等方式,积极进行转型升级。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促进了我国数字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速了传统出版业的转型。在数字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越来越成熟,各种媒介纷纷融合的大环境下,出版业也认识到时代大势所趋就是要转型升级,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但在积极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传统出版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主要就传统出版业转型中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传统出版业转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根据问题探索融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数字信息时代,传统出版业持续唱衰,数字出版如火如荼.我国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初见成效.在汹涌的数字化浪潮中,传统出版业能否力挽狂澜、扭转乾坤,成为关乎其命运的大事.老牌出版强国德国在保留传统优势的同时全面进军数字出版,笔者从兰登书屋的发展之路管窥德国出版业在数字化背景下的转型策略,以此为我国的数字出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在第五届香山论坛上演讲时提出:为实现数字出版业的良性发展,应当推动业内外竞合。出版业非常适合开展竞合,主要因为:第一,出版业是高度差异化的行业,处于发展阶段,这时合作会带来新的  相似文献   

20.
现状一:市场占有率飞速发展数字出版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所青睐,网络小说、手机报、电子书……这一系列概念近几年将我国的数字出版业带动得风生水起,国家也已将发展数字出版作为出版行业发展的战略重点。2011年年中发布的《2010—2011年中国数字出版年度报告》显示: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增长很快,从2006年到2010年,我国的数字出版业收入一举从213亿元猛增至1051亿元。具体到各细分子行业的总收入为,2010年手机出版为349.8亿、电子书为24.8亿、互联网期刊为7.49亿、数字报纸(网络版)为6.0亿,而其他如网络游戏、互联网广告、博客、网络动漫和在线音乐等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