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试题评价组物理一、总体评价1998年全国高考物理试卷继续坚持“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物理教学”的命题原则,坚持“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命题指导思想,严格依据《考试说明》的规定设计试卷,在保持全卷整体难度和题型基本稳...  相似文献   

2.
高考英语试卷中的语言运用问题,可以成为语言交际行为试题。该类试卷在命题中应该遵循以下四条原则:即“(1)语言必须放在交际的、并尽可能在不同的情景中运用;(2)语言必须适合于具体的交际行为;(3)考核的焦点在于是否达到交际的目的;(4)语言交际行为除了需要语言能力外,还需要一些其他的交际能力。”高考英语试卷知识题的命题,一般遵循以下三条原则:“(1) 保证覆盖面要广;(2)尽可能增加综合化的因素;(3)尽可能增加语境化的因素”。命题的具体依据是:遵循《英语考试说明》和《英语教学大纲》;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人才,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中学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3.
NMET2004本着"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推进,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的原则,继续贯彻了"稳定中求发展"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题型结构和分值与去年一样,试题难度稍有下降。高考命题对中学教学具有"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因此,认真分析2004年高考英语试卷(全国卷Ⅰ),领会命题特点和发展趋势,对今年的高三英语复习无疑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2007、2008、2009、2010四年高考英语试卷使用全国Ⅱ套试题,题型稳定。命题的依据仍然是2000年颁布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出题人坚持“稳定中求发展”的命题指导思想。试题设计原则为“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贴近新课标的精神。命题形式,词汇量要求,考点分布,试卷整体难度、信度、效度等继续保持稳定,体现了“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推进,有利于为高校选拔人才”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5.
2000年英语高考试题(全国卷)继续坚持了英语高考改革的方向。试题遵循“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实际”的设计原则,能够在语言经验和语言意识等语言运用能力的高层面上形成试卷良好的区分度,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试题坚持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综合测试的命题实践,难度稳定合理,有利于形成对中学素质教育和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良好导向。  相似文献   

6.
邵琴 《中学教学参考》2013,(13):127-127
2012年是江西省高考英语自主命题的第八个年头,同时也是新课程教改后的第二个高考年头。现结合2011年和2012年的江西高考英语试卷,对高考英语备考谈几点备考策略。总体而言,试卷始终贯穿了“稳中求进、稳中求新”的命题思路,在命题形式和试卷的整体难易程度上,都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近年“考纲”和“考试说明”保持稳定不变,体现连贯性,为高考备考提供了有利条件。“考纲”是高考英语学科试题的命题依据,广西高考英语学科试卷使用的全国高考英语I卷便是教育部考试命题中心依据“考纲”命题的。综合分析近年高考试题的各种数值和高考质量分析报告,我们可以推测试题的稳定性将会延续。“考纲”与“考试说明”包含了高考命题依据的四项内容。  相似文献   

8.
2008年的19套高考英语试卷引起了多方媒体的评论,但限于时间,大多数评论还只是对试卷总体泛泛而谈。本文拟选取较少受到关注的高考英语写作试题作为分析对象,以全国共19套试题为材料,在语言测试学理论、写作学理论、分省命题政策等的观照下,对高考英语写作命题理路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优化高考写作测试的命题。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大部分高考英语试卷将英语写作能力的考查称之为“写作”,小部分称之为“书面表达”,本文采用前者。  相似文献   

9.
一、2006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特点 2006年全国高考命题借鉴了2005年高考的成功经验,教育部考试中心针对目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际与不同地区经济和教育的差别,命制了两套理综试卷。两套理综试卷中的物理试题符合考纲要求,符合考试要求的定位。试题坚持了“有利于高校选拔有学习潜能的新生,有利于中学推行素质教育,有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命题原则,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理科综合命题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国高考物理试卷坚持“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物理教学”的命题原则;坚持“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命题思想;在调整试卷结构使之更趋科学合理的同时,保持了考查热点和难度分布的相对稳定,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本文试就近3年(1996年...  相似文献   

11.
一、对2006年高考英语试卷的总体分析 2006年全国高考英语学科共有19套试卷(其中全国卷3套,自主命题省市卷共16套),这些试题基本上体现了教育部对高考提出的"两个有利"的要求:一是有利于高校选择拔优秀学生;二是有利于中学的教学,达到"以考促改,以考促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1996年高考是全国实行新科目组考试的第二年,化学试卷的命题与模式充分体现了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科研成果。遵循“既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又有利于中学教学”的命题原则,严守全面考查基础、注重考查能力、与科技社会紧  相似文献   

13.
一、总体评价2006年高考理综试卷(Ⅰ)的物理试题符合考纲要求,符合考试要求的定位。试题坚持了“有利于高校选拔有学习潜能的新生,有利于中学推行素质教育,有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命题原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采用了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化学试题在遵循“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化学教学与评价改革”命题原则的基础上,凸显以能力立意,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化学能力,坚持稳中求变、求新的命题思想,其内容充分体现了“源于教材、大纲,又不拘泥于教材、大纲”的精神。分析今年湖南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把握高考化学命题的趋势和思路,可以从中获得有用信息和对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的启示。一、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的特点2006年的高考化学试题保持了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特色,体现了高考命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今年的化学试题主要有单项选择题和填空题两种题型,其中单项选择题  相似文献   

15.
一、2006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特点2006年全国高考命题借鉴了2005年高考的成功经验.教育部考试中心针对目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际与不同地区经济和教育的差别,命制了两套理综试卷.两套理综试卷中的物理试题符合考纲要求,符合考试要求的定位.试题坚持了“有利于高校选拔有学习潜能的新生.有利于中学推行素质教育,有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命题原则.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理科综合命题指导思想.试卷命题源于教材,稳而不难、新而不偏、活而不怪.具有“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实、体现课改”的特点.杜绝了偏题、怪题、难题现象.可以预见,它将对今后的高中物理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人教社新教材的修订,以及高考英语命题的改革,当前全国各地中考英语试卷的命题也相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中考英语试卷的五大版块,即“听力测试”、“单项填空”、“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都有各自新的命题特点。中考英语命题的宗旨是:检测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挥自主性学习精神,拓展创新性思维。1.“听力测试”题要突出交际功能听,是英语学习中四项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学生感到最困难的难点之一,突破这一点有利于为开展日常英语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英语课程标…  相似文献   

17.
申晓博 《语文学习》2010,(7):138-141
国家提出“到2020年.建成世界人才强国”的目标.再次唤起人们对人才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高考关系到高校选拔学生.因此也是国家培养造就人才的系统工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高考作为一项大规模选拔性测试,又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这赋予了今年高考命题新的特点。今年上海市语文高考试卷的命制严格执行“命题要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2010年福建高考数学(文、理科)试卷从整体看,贯彻了“总体保持稳定,深化能力立意,积极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展示了命题人员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再次展示了能力立意的命题理念和试卷的框架结构,充分体现了“既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的新生,又有利于推进中学素质教育”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福建省自主命题五年来,高考英语学科命题按照“稳定中求发展”的要求,遵循“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严格按照英语学科《考试说明》,试卷的题型、结构保持不变,试题难度相对稳定,基本控制在0.55左右,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从考查的内容来看,试题考查了高中英语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能力,覆盖面广,考点分布均匀;从测试的目标来看,试题不但考知识而且考能力、考文化,能力立意是试题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10年辽宁省《考试说明》的分析,可以看出,2010年辽宁省英语高考试卷在题型、题量和答题时间上将与2009年高考英语试卷保持一致。试卷遵循考试说明中要求“在考查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侧重考查考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命题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