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1984年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进入奥运会之后,奥运会又有了艺术体操集体项目.1996年,我国作为亚洲唯一的参赛国,取得了集体项目全能第5名的优异成绩.在历史上,最好成绩是1987年第13届世界锦标赛,获得集体全能第3名和单套第2名.此后,集体项目成绩一直徘徊不前,甚至跌至第12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在编排上缺乏新意.近几年,国家体委把集体项目作为重点,是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本文对集体项目编排中交换难度的运用作研究,以使我国集体项目在编排分上更具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2008年奥运战略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刁在箴  谢颖  张莹 《体育科学》2003,23(3):88-92
运用文献资料、图像解析、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潜优势项目一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备战2008年奥运会进行战略研究。主要结论:根据世界艺术体操格局分布与国内现状分析,中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战略选择应为“赶超战略”;目标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确定“扩大优势,以新、奇制胜”的战略方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与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3.
同为体操,竞赛体操在中国可谓拥者众,识者多。但自家秭妹艺术体操虽美仑美奂,但在奥运竞技场上却是不见经传。中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最好成绩曾获得过世界第二,这是在世锦赛上取得的;奥运会的最好成绩是集体第五名。而个人项目差距太大,没有进过前十五名。悉尼奥运会更是从没有通过预选赛取得入场券,仅给了周小菁一张“外卡”,名次也仅为22。  相似文献   

4.
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夺标希望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成绩有了明显的上升趋势 ,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缩小。继续保持这良好的上升势头 ,开拓编排思路 ,充分利用规则 ,提高科学训练水平 ,不断增强运动员体能和专项素质 ,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将有望在第 2 9届奥运会上实现前 3名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艺术体操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运动。它于五十年代传入我国。目前,在美国、英国、法国及其它西方国家人们把它称为“现代韵律操”;在日本则称它为“新体操”。不管人们怎样对其命名,但是它的内容及特点却是相同的,即运动员(集体或个人)徒手或手持轻器械,在和谐的乐曲伴奏下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因此,它成为当代女子独有的一竞技运动项目。艺术体操于十九世纪末起源欧洲,直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才被列为竞技运动项目。在1948年、1952年和1956年的三届奥运会的竞技体操比赛中,已有个人和团体器械操,这是艺术体操在国际比赛中的最初形式。这一运动项目在1963年被国际体操联合会正式承认为女子比赛项目,并在布达佩斯举行了第一届艺术  相似文献   

6.
通过第 2 3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 ,1999年欧洲艺术体操锦标赛有关资料的综合分析与研究 ,对当今世界艺术体操个人项目的强国和优秀运动员的现状及发展趋向进行了剖析 ,并对我国艺术体操的发展及提高提出了 4条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在第二十七届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们团结奋进,顽强拚搏,最后以金牌总数第三名(28枚)的优异成绩,回报了祖国人民,这前所未有的好成绩,无不令全世界的炎黄子孙欢欣鼓舞。但在本次奥运会艺术体操比赛中,我国只派了周小菁参加了个人项目的比赛,成绩也未进前列,这令我们十分惭愧。同时也让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国的艺术体操运动要想进入世界前列,笔认为必须积极开拓中国的艺术体操运动市场。  相似文献   

8.
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是我国2008年奥运会突破奖牌的一个重点项目.文章采用最新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对十运会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集体项目前3名的比赛录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我国运动水平与世界运动水平艺术价值上的差距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外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在协作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在协作类型运用与变化的巧妙性、流动性上同奥运会优秀队伍还存在明显差距,要想提升成套动作的编排价值与效果,首先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其次紧跟世界整体发展的潮流,这样才能推动艺术体操运动在中国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1996年和2000年,外卡成为中国艺术体操踏入奥运殿堂的惟一理由。这个理由建立在世界艺体平衡发展的原则上,建立在欧洲人“不可战胜”的神话上,建立在对亚洲艺术体操的“照顾”上。 然而,在2003年9月的最后10天里,中国艺术体操姑娘们却完全靠自己的实力拿到了个人、集体两张奧运会入场券。国家队的何老师这样记忆着……  相似文献   

11.
以我国第10届“全运会”和第28届“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前八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理论“优势分析”方法,对“全运会”和“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前八名运动员总分与七个子项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全运会”女子七项全能优势项目较“奥运会”少二项,劣势子项多二项,主要体现在径赛项目上,且“全运会”选手各单项水平发展参差不齐。从而得出:我国女子七项全能水平与世界相比,差距很大,应加大劣势项径赛项目的科学训练力度,注重七个子项均衡发展的结论。企望为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教练员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12.
竞走项目是我国在世界田坛上最具有竞争实力的运动项目,尤其是女子竞走,令世界各国刮目相看。在1992年第25届奥运会上,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陈跃玲荣获女子10公里竞走项目金牌,也是我国田径项目在奥运会上的第一枚金牌。1996年国际田联公布了新的“竞走定义”,对竞走技术规范了新的技术规  相似文献   

13.
举重向来是中国竞技体育的拳头项目,在近些年的各类大赛中摘金夺银。取得过令人瞩目的骄人战绩,在84年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和96年亚特兰大第26届奥运会上分别为中国代表团夺得4枚和2枚金牌,成为另一个奥运金牌大户。1997年世界举重锦标赛上,中国男子举重队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战果——1尊团体金杯和10枚个人金牌,其中包括54公斤级和108公斤级的两项总成绩第一。此时的中国男子举重队“笑傲江湖”,大有一统举坛的气势。然而,在打了一系列漂亮的大胜仗后,国家队的大力士们突然发现,那些丢盔卸甲的手下败将根本没把这次比赛当回事儿……  相似文献   

14.
厉智 《新体育》2006,(2):58-59
冬奥会专赛冰雪项目, 故又得雅名“白色奥运会”。在它82年的历史上曾出现了不少趣事。两项纪录空前绝后冰上项目最早登上奥运大舞台是 1908年在伦敦举行的第四届夏季奥运会。当时,奥运会破天荒地增加了花样滑冰比赛,设四个单项,在伦敦的一个可以人工造冰的体育馆内进行。夏季奥运会一般是8月到10月举行, 其间进行冰上项目比赛毕竟过于勉强。四年后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五届奥运会上取消了花样滑冰,但第七届又恢复, 还增加了冰球比赛。冰雪项目即使脱离夏季奥运会单独举行,开始也未能逃脱夏奥会“附庸”的命运。1924年,第八届奥运会在巴黎开幕前夕,国际奥委会决定在法国小镇夏蒙尼举办“第八届奥林匹亚国际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SWOT分析法对我国艺术体操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我国艺术体操的发展战略应该充分发挥集体项目的优势;加快弱项中个人项目的发展;抓住2008年奥运会及新规则带来的机遇,使我国的艺术体操取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第26届奥运会上中国游泳队夺得1金、3银、2铜,值得庆贺的是,我们的男运动员首次在奥运会上进入决赛,取得两个第4,一个第7的良好成绩,这为我国男子项目打翻身仗,进入世界先进水平,为我国游泳事业的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欧洲杯硝烟这才散去,奥运会男足比赛又烽火四起。只是不像在欧洲杯上肆意厮杀,来自欧洲的球队在奥运会上纷纷折戟沉沙。英国、西班牙、瑞士和白俄罗斯四队作为欧洲代表参赛.结果却只有东道主英国一队出线.西班牙和瑞士小组垫底,白俄罗斯小组第三出局,其中西班牙更是一球未进名列16队之末……这是21世纪以来欧洲足球的奥运会最差战绩。然而在1990年代以前.奥运会男足项目向来是欧洲球队的禁脔。从1908年男足成为奥运会正式项目(1896年首届奥运未设立男足项目、1900年和1904年均为表演项目)至1991年的84年间(1932年奥运无男足项目).总共18次男足金牌争夺中,除去乌拉圭两次夺冠(1924、1928).其余16届均为欧洲球队摘金。  相似文献   

18.
今年11月初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第25届世界蹦床锦标赛暨2008年北京奥运会预选赛上,我国蹦床健儿不负众望,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福建籍运动员叶帅以超群的表现和非凡的实力,战胜了世界各路名将和高手,勇夺男子蹦床个人世界冠军,站在了世界蹦床的最高领奖台上,高高升起了五星红旗,实现了我国蹦床个人项目的“世界冠军”之梦、“登顶之梦”,这是我国开展蹦床项目9年来获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也是亚洲运动员获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是我国也是亚洲蹦床项目的历史性重大突破,这一成绩将载入蹦床运动发展的史册,对于我国蹦床项目备战08年北京奥运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是我国艺术体操参加奥运会的重点,我国要想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需要一批优秀的集体项目队伍.九运会后,我国艺术体操各专业队进入调整队伍阶段,一些优秀选手逐渐退役,年轻队伍正陆续补充进来.从2002年5A杯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参赛的7个集体队状况看:有4个均为年轻队伍,年龄小,参赛少,技术水平不成熟,成套技术价值偏低.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图像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2007年第28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中前八名集体项目交换动作所完成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集体队在成套中的互换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交换器械抛物线不准确,多次出现抢接现象.研究旨在了解中国集体队与国际艺术强国集体项目在比赛中交换情况的差距,使之提高对交换难度完成情况的重视,并为备战奥运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