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饶大师 《青年记者》2008,(10):63-64
苍南县地处沿海,是浙江的南大门,也是我国遭受热带风暴、台风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面对接踵而至的台风,苍南广播电视台按照“以人为本,科学防御”的抗台工作方针,建立了台风报道应急机制,专门制定了《抗台报道预案》,按照台风不同等级确定不同的报道方案,对宣传报道各项任务进行细分,把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同时,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媒体优势,创新报道理念和机制,积极介入抗台救灾斗争,融新闻宣传与信息服务于一体,努力打造新闻媒体抗台救灾的“五种意识”。  相似文献   

2.
饶大师 《青年记者》2008,(15):63-64
苍南县地处沿海,是浙江的南大门,也是我国遭受热带风暴、台风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面对接踵而至的台风,苍南广播电视台按照"以人为本,科学防御"的抗台工作方针,建立了台风报道应急机制,专门制定了<抗台报道预案>,按照台风不同等级确定不同的报道方案,对宣传报道各项任务进行细分,把责任落实到岗到人.  相似文献   

3.
王敏 《视听纵横》2005,(6):108-109
浙江是台风多发地区,温州更是探受台风之害。每当台风来袭.温州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抗御台风的袭击.尽量将台风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为此付出了艰巨的努力和巨大的代价。电视抗台新闻真实,形象地记录了社会各界抗台的全过程.具有巨大的保存价值,将电视抗台新闻按照声像档案要求进行整理归档.既是对电视媒体抗台工作的总结,更是电视新闻媒体服务社会的工作职责。  相似文献   

4.
今年8月12日,台风“云娜”在我省温岭石塘登陆。这次台风是1956年以来在我国大陆登陆的最强一次台风。台风袭来,浙江卫视新闻中心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传统,团结全省电视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难,迎风而上,迅速投入抗台报道。尤其是在台风登陆前后的11日到13日这三天72个小时内,台风动向瞬  相似文献   

5.
浙江是台风多发地区,温州更是深受台风之害。每当台风来袭,温州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抗御台风的袭击,尽量将台风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为此付出了艰巨的努力和巨大的代价。电视抗台新闻真实形象地记录了社会各界预防、抗御、处置、救灾的全过程具有巨大的保存价值。将电视抗台新闻按照声像档案要求进行整理归档,既是对电视媒体抗台工作的总结,更是电视新闻媒体服务社会的工作职责。台风往往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和损失,社会各界都在通过各种方式探索预防、控制和减少台风灾害造成损失的科学方法。这就必…  相似文献   

6.
浙江是台风多发地区,温州更是深受台风之害.每当台风来袭,温州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抗御台风的袭击,尽量将台风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为此付出了艰巨的努力和巨大的代价.电视抗台新闻真实、形象地记录了社会各界预防、抗御、处置、救灾的全过程,具有巨大的保存价值.将电视抗台新闻按照声像档案要求进行整理归档,既是对电视媒体抗台工作的总结,更是电视新闻媒体服务社会的工作职责.  相似文献   

7.
任海斌 《新闻实践》2007,(11):14-15
我省是频遭台风侵袭的省份。每当台风来临,抗台救灾成为各级政府的主要工作,也是媒体报道的主要内容。近年来,我省各级各类新闻单位在抗台救灾报道中屡有创新,特别是今年对台风"罗莎"的报道,在报道视角和报道手法上新意多多,较好地发挥了新闻媒体在抗台救灾中的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服务大局的作用。现介绍部分媒体抗台救灾报道的做法和经验,供同行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台风季节,我们常常可以从电视新闻中看到诸如此类的画面:一位身材纤小的女主播伫立在风雨中,穿着雨衣,手拿话筒,腰上还系着一根绳子,语速急促:“各位观众,N 号台风即将登陆,我市普降暴雨,风力很大。我现在腰间还拴着一条绳子,感觉站都站不稳了……”乍一看到这样的镜头,我着实颇为感动。在台风与灾害面前,新闻记者追风赶雨,快速反应,深入防台抗台的第一线,及时报道台风动态,把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传达到千家万户,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为了增强画面的现场感与生动性,电视播音主持人栉风沐雨,现场出镜,实时播报防台抗台的最新消息,声像并茂,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9.
周朝森 《新闻实践》2007,(11):23-24
温州地处东南沿海,是我国遭受热带风暴、台风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今年9月17日和10月7日,台风"韦帕"、"罗莎"接连在温州境内登陆,正面袭击温州,特别是"罗莎"登陆温州时正逢国庆黄金周,给温州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面对接踵而至的台风,温州日报按照"以人为本,科学防御"的抗台工作方针,创新报道理念和机制,主动牵手新媒体,积极介入抗台救灾斗争,融新闻宣传与信息服务于一体,充分发挥了党报传播权威信息、引领社会舆论的新闻宣传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童颖骏 《新闻实践》2012,(11):26-28
今年8月1日至18日,浙江日报共推出29个版面用于迎战强台风“海葵”的报道。从各地紧急防台到抓紧恢复生产.不仅对浙江军民齐心应对4年来首次正面登陆浙江的台风作了全景式报道。还创新报道形式,增加服务信息,加强报网互动。提升人文情怀,得到省委领导和基层读者的一致好评。新媒体竞争,无疑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挑战。但透过此次台风报道,或可对党报如何在突发事件报道方面迎战媒体竞争,带来些许启示。全景报道,增强信息服务早在台风“海葵”登陆之前.浙江日报编辑部就对防台报道开始认真策划。8月1日3版“今日关注”刊登《暴雨侵袭全球城市——城市防涝,我们准备好了吗》的整版报道,就对读者如何防台抗台做了前瞻式的提醒。当天不仅编发《城镇内涝9重点》。告诉读者立交桥下、地下空间、新建社区等地点,在台风裹挟而来的暴雨中容易发生内涝,同时发回各地记者现场察访浙江城镇防涝的报道《长大的城市。淤积的隐患》,言辞恳切,信息实用。  相似文献   

11.
陈锐荣 《新闻窗》2011,(1):39-40
台风是不可抗的重大自然灾害,防台抗台报道历来是沿海媒体的报道重点,同时也是其报道难点。每次台风来临时,我们会发现,报纸电视上几乎千篇一律地可以看到;风越来越大了,雨越下越大了.海浪越来越高了,公路旁的树、广告牌倒了,领导深入一线指挥转移群众,淳朴憨厚的渔民、农民热泪盈眶地感谢政府及时救援.  相似文献   

12.
随着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新闻单位在突发事件中越来越广泛地使用直播和连线报道方式,以实现最优传播,从而吸引受众、引导舆论。本文从公共突发事件中,抽出"台风"这一新闻事件,以"莫拉克"台风报道为例,对沿海城市台台风报道的对策与实践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胡俊峰 《视听纵横》2006,(5):118-119
8月9日星期三下午,接到抗台报道任务的时候我还在外地出差,等我马不停蹄地赶到台里后,就迅速准备好要携带的摄像器材等设备,然后随便扒了口同事为我准备好的盒饭,等我们一行三人从台里出发的时候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我们披星戴月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极有可能遭台风“桑美”正面登陆的苍南县,这也是这次八路抗台小组中最远的一路。在路上不断有后方传来的消息说,台风“桑美”正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向温州苍南一带迅速推进,台风强度已逐渐增强到17级,这是建国50年来登陆祖国大陆最强的台风,我不知道17级台风是个什么概念,但却有一种初生牛犊不…  相似文献   

14.
台州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地区,台风、超强台风频频袭击,造成严重损失。如近几年的"云娜"、"麦莎"、"卡努"以及今年的"韦帕"、"罗莎",风力都在15级以上,累计损失达250.07亿元。如何在台风来袭前后,有效地利用新闻媒体及时地报道台风动态,科学防台的知识和措施,抢险救灾生产自救的进程,会对社会舆论的引导,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有着积极的意义。今年第13号超强台风"韦帕"在9月19日正面袭击浙江;时隔半月,16号台风"罗莎"又"光临"  相似文献   

15.
赵琳 《传媒》2016,(20):26-28
9月15日,今年以来全球最强台风,也是1949年以来登陆闽南最强台风"莫兰蒂"正面袭击了厦门,对厦门造成了严重影响.与过去以传统媒体为主的抗台报道不同,厦门日报社此次抗台报道以媒体融合为引领,融媒体快速反应、主动作为、连续作战,高强度长时间连续首发播报,新媒介多样式呈现,成为防台报道的主力军和首发阵地,展现出党报融媒体在重大灾害事件中的全新状态,强大的舆论引导力和传播辐射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今年第14号台风10月9日在厦门附近沿海登陆,并向厦门地区正面袭来。从9日上午10:00到下午3:00,狂风暴雨持续了四五个小时,台风中心最大风力达到14级,造成厦门长时间、大面积停电、停水、停煤气、停公共交通,居民生活、生产的正常秩序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影响。在居民不能正常收看电视节目,报纸无法到达读者手中的情况下,广播显示了独特的优势和生命力。在狂风暴雨中,厦门人民广播电台的同志们用无私无畏的行动,及时、准确地向市民传递了台  相似文献   

17.
顾怡 《新闻实践》2012,(11):31-32
2012年8月,西太平洋海面上很不太平,前后共产生了7个台风。其中有6个影响我国。5个在我国登陆。台风来袭,吸引了人们关注的目光。关于台风的最新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媒体都卯足了劲,希望能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式,把信息传递给公众。但在这样一场新闻比赛中,如果光讲传播速度,报纸肯定不占优势。因为第二天早晨当大家看到报纸时。所了解到的只能是昨晚的台风情况。输掉了时间,怎么办?我们能不能依靠其他?比如更为详尽的科学解读,非常实用的防台手册,或者一种依靠文字传递的温暖情感……以今年第11号台风“海葵”为例,我们尝试总结这次台风报道的前后经过。  相似文献   

18.
1997年8月18日,一个直径1000多公里、中心风力十二级以上的特大台风从浙江正面登陆,给浙江省带来193亿元的惨重损失。为了及时准确地将台风消息、受灾情况、浙江人民抗台自救重整家园的新闻公告全国,浙江电视台新闻中心的100多位编辑记者在台风现场、在话筒前、在直播室、在各自的工作岗上,也与台风战斗了十多天。在摇摇欲坠的海堤上,在十二级以上的强风暴雨中,在被化工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全面、及时、生动地报道好台风“表莎”袭击前后全省各地的防台、抗台情况,浙江卫视早策划、早动员、早部署、早准备、早落实,从8月5日早晨开始,充分利用卫星连线、光缆连线、电话连线等各种电视传播手段,连续不断地在浙江卫视频道中直播发自全省各地的最新抗台报道;前后三天两夜共60个小时连续开辟新闻节目,临时增设了11档直播节目,累积播出时间500分钟。仅台风登陆当天就有9档直播节目,播出新闻多达400多条。这是浙江电视台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充分发挥了全省电视传播的权威优势和龙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浙江易受台风袭击,这是考验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的时机.笔者在十几年新闻从业经历中,碰到过数十次台风影响,感觉基层新闻工作者,在台风面前有事可做. 台风登陆前,让"规定动作"软着陆 新闻报道有许多"规定动作",特别是在台风来临,当地党政主要领导赶赴基层组织抗台抢险,一天要跑十来个乡镇或易受台风影响的重点地段,他们讲的话也就那么几句,记者要完成几百字的稿子可能都还要"替领导讲几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