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钓鲢四步曲     
梁富容 《钓鱼》2014,(3):26-27
鲢鱼(含花鲢,即鳙鱼),属于水上层鱼类。过去有的人总认为它一年四季都在水上层生活,其实不然,鲢鱼和其他鱼一样,也是趋温动物,  相似文献   

2.
鲢鱼和鳙鱼又称白鲢、花鲢,是池塘养殖和自然水域中最常见、最普通的淡水鱼种,其生活习性基本相似。此等鱼生长周期较快,适应性强,是我国主要养殖鱼类。  相似文献   

3.
邹思全 《钓鱼》2006,(15):18-19
鲢鳙鱼是属中上层鱼类,但在水底觅食的时间并不比在上层水域少。钓鲢鳙鱼,历来就有浮钓、底钓两大派之争,底到是钓浮好还是钓底好呢?笔者忠情于后者。鲢鳙鱼属中上层水域大型鱼类,性喜温、喜氧,群居,习惯成群结队地聚集在水体的中上层嬉戏,以浮游微生物为主要食物,即在中上层水  相似文献   

4.
鳙鱼俗称花鲢、胖头、黑鲢等。属大型鱼类,在江河、湖泊、水库,常能钓到几十千克重的大鳙鱼。垂钓鳙鱼与钓鲢鱼有明显不同。鲢鱼偏爱酸甜味饵;鳙鱼却嗜食酸、呛、臭、甜四味俱全的味饵。鳙鱼饵的制作方法:先配制主料饵。然后因生活水域水的肥瘦不同差异,加入调味料。调味料加入的多少,要经过反复调试酸臭味的浓度,才能对口味,否则很难钓到鳙鱼。  相似文献   

5.
郁文生 《钓鱼》2007,(8X):34-35
炎热的盛夏季节到来,在其它鱼咬钩不积极的情况下,却是钓鲢鳙鱼的大好季节。但是,如果不了解鲢鳙的生活习性和索饵时的浮漂信息,是很难钓获鲢鳙鱼的。鲢鳙鱼属大型中上层滤食性鱼类,性喜温,以浮游微生物和腐殖质为主要食物,鲢鳙鱼天生视力较微,  相似文献   

6.
《钓鱼》2009,(18):62-62
鲢鱼:又叫白鲢、水鲢、跳鲢、鲢子,属于鲤形目,鲤科,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体型侧扁、稍高,呈纺锤形,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白色。头较大。眼睛位置很低。鳞片细小。腹部正中角质棱白胸鳍下方直达肛门。形态和鳙鱼相似,鲢鱼性急躁,善跳跃。为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分布在全国的各大水系。  相似文献   

7.
邹思全 《钓鱼》2006,(11):14-14
使用手竿钓鱼时,钓鲢鳙就钓不到鲫、鲤等底层鱼,钓底层鱼时,有时却能钓到鲢鳙鱼。钓底层鱼时,鲫鲤等鱼索饵后,就出现无鱼咬钩的现象。钓鲢鳙时,也出现这种情况,白白浪费了不少宝贵的时间。下面笔者向钓友们介绍一种悬坠钓鲢鳙又能钓鲫、鲤等底层鱼的方法。鲢鳙鱼是滤食性中上层  相似文献   

8.
鲢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具有易喂养、生长快的特点,是渔家喜爱养殖的一种鱼类。鲢鱼又分白鲢和鳙鱼(俗称麻鲢)两大类,属上层鱼。笔者近几年来钓鲢鱼战果喜人,下面就本人实践谈一谈如何钓鲢鱼。 (一)工具要配套。工具与钓下层鱼的海竿炸弹钩基本相同,但有若干地方需  相似文献   

9.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6,(11):12-13
鲢、鳙鱼的生活习性 初学钓鱼的朋友常将鲢、鳙混为一谈。这可能是它们在习性上有太多相似的缘故吧。其实.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它们之间的外形差异便可一目了然;鳙鱼的头部要比鲢鱼大的多,而且其泳层也较鲢鱼来的低一些;它们之间的另一个区别是食性.鲢鱼是以浮游植物为主食。而鳙鱼则更喜浮游动物。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此将鲢、鳙的习性与食性作分别的介绍。以期初学钓鱼的朋友们有所受益。  相似文献   

10.
<正>鲢鱼和鳙鱼都是我国“四大家鱼”的成员,它们的生活习性基本相似。鲢鱼鳙鱼的生长周期较短,适应性较强。从食性来讲,通常鲢鱼喜食酸味饵,鳙鱼喜食酸臭味较浓的饵料。从耐缺氧能力方面来看,鲢鱼和鳙鱼都不耐缺氧,一旦水中的溶氧量减少,它们的第一反应大多是浮头。这两种鱼同属中上层鱼类,但有时也会到底层觅食和游弋。它们喜集群﹑耐高温。当盛夏水温升至25℃~32℃时,正是鲢鳙摄食的高峰期,也是钓鱼人钓取它们的最佳时机。当水温低于20℃时,鲢鳙的活动量减少,低于15℃基本上不再咬钩。  相似文献   

11.
诱鱼效果的确定用菜籽饼粉、香糠、商品饵混合,加水调和成干湿适度的饵团直接手抛打窝,这是传统钓时我们最常用的诱鱼方法。用它来诱鲢鳙鱼聚窝也完全可以。用商品饵与添加剂混合,钩挂大饵做窝,则是悬坠钓法比赛时采用的方法。只要钓场有鲢鳙鱼,过不了十几分钟,它们就会闻味(香甜酸臭)观色(雾化状微粒料)而来,在钓点周围的区域集中。一般规律是鳙鱼在中下层或潜底吸食,鲢鱼在上层位置活动。如果诱饵和钓饵比重大、雾化慢,两种鱼儿都会潜底争食,反之诱饵和钓饵比重轻、雾化快,钓棚又设在中间水层,两种鱼都会追随雾化饵而集中在钩子的上下部活…  相似文献   

12.
邹思全 《钓鱼》2013,(19):19-21
盛夏高温到来后,水温大幅上升,受高温和低压暖湿气流的影响,鲫、鲤等底层鱼类的胃口欠佳,常常是一天钓下来也没有多少收获。而此时却非常适合鲢鳙鱼喜高温的生活习性,也是鲢鳙鱼生长速度最快的时候。高温时期将鲢鳙鱼作为目标鱼,常能有丰硕的收获。这个夏天,笔者青睐于手竿钓鲢鳙鱼,使用手竿钓鲢鳙鱼手感强烈,上鱼率也高,夏日将过,将一夏的经验奉上,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到目前为止,鱼饵厂家还没有生产出钓鲢鳙鱼的酸饵。这种特效钓鲢鳙鱼铒,还靠钓鱼爱好者自己配制。 从笔者研制的“六合一钓鲢鱼饵”(刊《中国钓鱼》杂志1987年第2期)介绍后,经这几年许多钓者如法炮制使用,证明确是钓鲢鳙鱼上钩率高的优良钓铒。  相似文献   

14.
马建华  郭红明 《钓鱼》2008,(4):26-27
鲢鱼、鳙鱼作为大型淡水鱼类,由于其生长快,适应性强,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也是水产养殖的传统四大家鱼之一,几乎所有的水域均有放养。过去垂钓鲢鱼、鳙鱼时,由于对其摄食习性了解不深,加之传统的坠钩卧底钓组灵敏度不足,用手竿垂钓鲢鱼、鳙鱼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使用海竿飞钩钓组、爆炸钩钓组、水雷钓组配酸、臭的饵料才能钓获鲢鱼、鳙鱼。  相似文献   

15.
徐永清 《钓鱼》2012,(13):64-65
鲢鱼和鳙鱼、青鱼、草鱼是我国人工饲养的四大家鱼。这四大家鱼在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养殖历史,且是淡水混养高产的鱼种。这四大家鱼之中,最具亲和力的当数鲢鱼和鳙鱼,一是价格便宜,二是烹制方法多样,其三品质不低。它们不仅是百姓日常的美味,也是高档酒宴的常客。  相似文献   

16.
徐锐 《钓鱼》2013,(1):32-32
笔者曾经在江南住过,江南的冬季,只要气温在10~20℃左右,便可在湖泊、小水库、大山塘钓鲢鱼和鳙鱼。鲢鳙鱼不食虾米、蚯蚓、米饭、蚕虫、蜂蛹,因此较为难钓。而长江以南,有众多水库、湖泊,养殖大量鲢鳙鱼,小的一两斤,大的十多斤。冬季鲢鳙比夏秋季节觅食少一些,但并不停止觅食。鲢鳙鱼喜食甜酸饵料,因此,可用蒸熟的纯玉米粉发酵成酸料;也可用豆饼、麦麸、  相似文献   

17.
飞钩钓鲢鳙     
白鲢(鲢鱼)和黑鲢(鳙鱼)虽说生活习性相近,但也有区别,白鲢喜食香、甜、酸味,而黑鲢善食甜。酸、臭、呛四味俱全。如果不讲究这些特点,是钓不到这两种鱼的。一般情况,饵料配制要根据水域的肥、瘦不同调配,水肥饵料味道要浓些,反之则相对淡些。只要根据现场情况对饵料临时调配几种口味,哪种上鱼快上鱼多,就说明哪种饵凋得不错了。白鲢和黑鲢一般个体较大,钓具要求竿体硬,竿梢粗,钓钩用伊势尼9~13号,钓线使用0.4或0.5毫米优质尼龙线。由于白鲢和黑鲢耐缺氧性很差,钓点要选在水藻繁茂、浮游生物密集、氧气充足、水深2米左…  相似文献   

18.
张炎冰 《垂钓》2002,2(3):18-19
鲢鱼以蓝藻为食对其他鱼却不是好事,尤其是草鱼,有了鲢鱼的活跃,草鱼就沉寂了。鲢来钓鲢,草来钓草,当然是最理想的境界,可怎样才能二者得兼昵?  相似文献   

19.
邹思全 《钓鱼》2009,(12):26-27
四、钓位的破解因为钓鲢鳙鱼有很强的针对性,一定要有合适的钓点,钓点选不好是钓不上鲢鳙鱼的。在水库,鲢鳙鱼都在深水区活动,使用手竿钓鲢鳙鱼,不能在宽阔的水域选择钓点,宽阔的水域是很难钓到鲢鳙鱼的。鲢鳙鱼过的是群居生活,对食物的依赖性很强,又是追逐浮游生物的生活方式,在微生物丰富的水域,常能形成几十、几百尾以上的大群(笔者在云蒙湖见过千尾以上的大群,  相似文献   

20.
湖白鲑     
湖白鲑(Coregonus cluneafoemis)是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2002年首次从加拿大引进的新品种,也是该鱼第一次离开北美洲。湖白鲑属鲑科鱼类,原产于北美洲,分布在美国的中北部和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区。湖白鲑周身体色为银色并带有粉至紫色彩虹,其肉味鲜美,为中上层生活的鱼类。该鱼是典型的浮游生物食性,但可吃底栖生物;经过人工驯化也可吃人工饵料。如在大水面形成种群,可部分替代我国的鲢、鳙鱼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