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 向100mL 3mol/L的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 Ba(OH)2溶液.(1)试写出至刚好出现沉淀总物质的量为最大值时的离子方程式.(2)随Ba(OH)2溶液体积V的变化(横坐标),沉淀总物质的量n的变化(纵坐标)如图所示.求B点和C点所对应的Ba(OH)2溶液的体积.  相似文献   

2.
1.多元酸与碱的反应 如H3P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 (1)将H3PO4溶液逐渐滴入Ba(OH)2溶液中;立即出现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先后发生的反应为:2H3PO4+3Ba(OH)2=Ba3(PO4)2↓+6H2O,Ba3(PO4)2+H3PO4=3BaHPO4↓,BaHPO4+H3PO4=Ba(H2PO4)2.  相似文献   

3.
三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两种理想状态,当物质的量的关系为1:3时正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为1:4时反应正好无沉淀生成.分子式方程为:AlCl3+3NaOH=3NaCl+Al(OH)3↓(A)AIC13+4N3OH=3NaCl+2H2O+NaAlO2(B)南京大学出版《新编高中化学大观》,1995,P.199.描述有关离子方程式如下:Al3++3OH-=Al(OH)3↓①当氢氧根离子过量,则氢氧化铝沉淀会溶解或全部溶解:AI(OH)。+OH=AIO7+ZH。O@由①+②式得:AI'++4OH"=AIOI+ZH。O@在我校高中化学教学和高中化学总复习中,多次发现学…  相似文献   

4.
1.电离方程式的判断例1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H2SO4=2H+1+SO4-2(B)Ba(OH)2=Ba+2+(OH)2-(C)Al2(SO4)3=2Al3++3SO42-(D)Mg(NO3)2=Mg+2+2NO3-(1996年山西竞赛题)解析选项(A)、(B)、(D)中均出现离子符号的书写错误;根据溶  相似文献   

5.
解析:B和D都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则B和D为BaSO4和AgCl一种。由b可知A为铝盐,由c知C亦为铝盐,则推出E只能为Ba(OH)2,由A溶液与适量Ba(OH)2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再加入过量Ba(OH)2溶液,沉淀量减少但不消失,则A为Al2(SO4)3至此答案为(1)A.Al2(SO4)3;B.BaSO4;C.AlCl3;D.AgCl;E.Ba(OH)2。(2)BaSO4。  相似文献   

6.
96年全国高考上海化学试题第22题的命题“pH值为4的FeCl3溶液……”.是否存在PH值为4的FeCl3溶液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在FeCl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Fe3++3H2OFe(OH)3+3H+已知KspFe(OH)3=4×10-38,Kw=10×10-14设FeCl3溶液中[Fe3+]=0.1mol/L,Fe3+完全沉淀为Fe(OH)3时的[Fe3+]=1.0×10-6mol/L根据溶度积公式,可以求得Fe3+开始形成Fe(OH)3沉淀的pH值为1.87.同理,也可以求得pH值为4时溶液中Fe3+的浓度.[Fe3+]=Ksp/[OH-]3=4×10-38/(10-10)3=4×10-8(mol/L)…  相似文献   

7.
解析向NH4Al(SO4)2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时,离子间有如下反应:  相似文献   

8.
与用量有关的离子反应,其特点是反应物相同,而用量不同时,反应的产物不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亦不同.例1(1)向NaHSO_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_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在此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_2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解析:(1)NaHSO_4溶液中的H~ 被Ba(OH)_2所提供的OH~-恰好完全中和,NaHSO_4溶液中的H~ 和SO_(4)~2-的物质的量相等,而Ba(OH)_2所提供的Ba~2 的物质的量只有OH~-的一半,可见此时溶液中的SO_(4)~2-只有一半被沉淀,离子方程式应为:2H~ SO_(4)~(2-) Ba~(2 ) 2OH~-=BaSO_(4)↓ 2H_2O  相似文献   

9.
电荷平衡法是指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总电荷数相等.在NaHCO3溶液中,阴离子有CO32-、HCO3-、OH-;阳离子有Na+、H+;但与一个CO32-歹相平衡的十1价离子的浓度是CO32-离于浓度的两倍,故溶液中的电荷平衡关系为:[Na+]+[H+]=2[CO32-]+[HCO-3]+[OH-]又如BaCl2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及平衡:BaCl2=Ba2++2Cl-H2OH++OH-BaCl2是强酸强碱盐,不发生水解,溶液呈中性,电离出Cl-的浓度是Ba2+浓度的两倍,即:上式即为BaCl2溶液中的电荷平衡关系.物料平衡是指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应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形式存在的浓度之和…  相似文献   

10.
例向含有1molHCl和1mol Mg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mol·L-1的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Ba(OH):溶液体积(V)间的关系图(如图1所示)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11.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其实质是酸电离出来的H十与碱电离出来的OH一之间发生反应,即H++OH-=H2O.但由于酿和破的物质的量的相对不同,酸和减反应后往往可以得到正盐、酸式盐或几种产物共存的结果,但到底是什么结果,以往的解法多是讨论求解.现在,我们只要抓住反应的实质H OH-=H2O,可以得到如下快捷的有关计算公式:设有amol多元酸HyAOz(如是无氧酸可设为HyA)与bmol碱B(()H)x反应,这里对酸与破的中和反应仅只考虑H”+OH-=HZO,当两者反应后,设溶液中剩余H十的物质的量为11,则11=ay-bX,则…  相似文献   

12.
初写电离方程式.易犯下列错误:1.错误理解离子所带电荷的符号和数值与地学式中相应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的符号和数值相一致.将离子与出台价表示方法混淆。如把ZnSO。的电离方程式错写为ZnsO。一动。”’-so。-’,应为ZnSO;一m’”+so。’2.只注意每个离子带电荷的多少,而不按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对电离方程式进行配平。如把Ba(OH);的电离方程式错写为Ha(Oil)。一Ba’”+OH-.应为13;1(OH),一Ba’”WeZOH-;把AI。(SO。)。的电离方程式错写为AI。(SO。)。一AI’”+SO。’-.应为A12(so…  相似文献   

13.
有关公式:有关类型一、酸或碱溶液的PH值1、已知强酸、强碱溶液的浓度,求溶液的PH值。例呈、计算0.05mol/lHCl、H2SO4、NaOH、Ba(OH)2各溶液的PH值?[结论]①强酸为强电解质,根据其摩尔浓度和完全电离的特点,求出溶液中的[H ],进而求出溶液的PH值。②强破为强电解质,根据其摩尔浓度和完全电离的特点,求出溶液中的[OH-],再依PH=14+lg[OH-]求出溶液的PH值。或根据KW求出[H ],再求出溶液的PH值即可。2、已知强酸、强碱的摩尔浓度、求PH值例2、已知25℃时,0.1mol/lHAC的电离度为1.32%,0.1mol/l氨水的…  相似文献   

14.
Fe3+与SO2_3之间发生什么反应?《化学教学》96年第2期上“高中化学课本中溶解性表‘一’探究”一文中认为是发生了氧化一还原反应:2Fe3 SO2-3+H2O=2Fe2 +2H+SO2-4原因是:(化学教学)流年第9期上“FeC13与Na。C0a等的反应问题讨论”一文中,在讨论了FeC13与N32C03溶液发生双水解反应之后说:“用Na。5*。溶液代替Na。*0。溶液也有相同的现象”,即认为Fe’牛与5O厂之间发生了双水解反应:ZFe3++3H20+350;=ZFe(OH)。(胶体)+350。T两种看法截然不同,谁是谁非呢?笔者通过了以下实验进行了验证和分析:1.配…  相似文献   

15.
尤志杰 《考试》2004,(2):48-49
[例]现有四种无色溶液a、b、c、d分别是Na2CO3、Na2SO4和Ba(NO3)2中的一种。为确定每种溶液,做如下实验: (1)a+d→气体+溶液(2)b+c→沉淀+溶液(3)b+d→沉淀e+溶液(4)a+b→沉淀+溶液f (5)e+f→气体+溶液。则a、b、c、d依次是[ ] A.Na2CO3、Ba(NO3)2、Na2SO4、H2SO4 B.Na2SO4、Ba(NO3)2、Na2CO4、H2SO4  相似文献   

16.
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生成物中必备下列条件之一,即(1)有气体放出,或(2)有沉淀析出,或(3)有水生成。否则就不能发生。其实,即使满足上述条件之一,复分解反应也不一定能发生,因为它的发生对反应物也有一定要求。一、复分解反应对反应物的要求1.酸+碱→盐+水参加反应的酸和碱中至少有一种可溶,反应可能进行;若两种反应物都难溶于水,则反应就不能进行。如HCl+NaOH=NaCl+H2OH2SO4+Cu(OH)2=CuSO4+2H2O(不溶)Cu(OH)2+H2SiO3≠(不溶)(不溶)2.酸+盐→新酸+新盐参加反应的酸必须可溶于水;如果反应物…  相似文献   

17.
文[1]第36页第三自然段:“二次函数Y=x^2,在区间(-∞,0)内,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减小,……,在区间(0,+∞)内,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第117页第二自然段:“假设在区间[-1,5]上,……”,在同页右边注解又出现了:“有解区间,若区间[a,b]内有方程f(x)=0的解,则称区间[a,b]为方程的有解区间”.文[2]第60页第二自然段:“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x0)上是增加的,在区间(x0,b)上是减少的,……”.文[3]第120页定理6.2中的第二个条件:“(ii)f在开区间(a,b)内可导”,第125页定理6.5中的第二个条件:“(ii)在(a,b)上都可导”.  相似文献   

18.
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进行探讨,说明了制备铜氨配合物晶体的试剂浓度和试剂用量的关系,用硫酸铜溶液所制备的铜氨配合物晶体的成分不单只是[Cu(NH3)4]SO4·H2O,而是[Cu(NH3)4]SO4·H2O与[Cu(NH3)4](OH)2·nH2O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19.
题目 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O2←→2SO3,这到平衡时,n(SO2):n(O2):n(SO3)=2:3:4.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mol,n(SO3)=1.4mol,此时SO2的物质的量应是( )  相似文献   

20.
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a-b)^2=a^2-2ab+b^2的两边相减得 ab=1/4[(a+b)^2-(a-b)^2]……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恒等式,它能使我们更便捷地解答一些题目,请看下面的例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