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平 《中国德育》2008,(1):59-62
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就是要将德育“寓于”“融入”教学活动中,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德育,教师是关键,教师不仅要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价值观,确立“每节课都是德育阵地”的意识,还要研究课堂教学中德育的切入点、学科教学中德育的形态、研究渗透在教学中的道德影响,而且,教师要注重自我人格修养,强化人格魅力,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发挥道德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眉 《考试周刊》2023,(38):151-154
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要想确保相关目标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实现,教师需要在初中教育教学过程中高度关注德育的相关内容,同时要明确“五育”并举的发展背景,把“五育”并举的相关目标落实到初中德育过程中来。基于此,文章重点探究“五育”并举背景下的初中德育优化策略等相关内容,以期能为初中德育取得良好成效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晓 《成才之路》2023,(28):117-120
“经济学基础”课程是财经商贸类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修课程。在“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外,还应根据目前各行业的人才需求标准,积极进行德育内容的渗透,以有效达成育人目标。文章阐述“立德树人”背景下“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的德育目标,并就立德树人视角下“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提出挖掘德育元素、优化教学策略、完善教学过程、改革评价机制等策略,以期给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个教师要想科学地传授文化知识,组织好课堂教学,必须备好课、写好教案,否则,信口开河,天马行空,断难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德育同群是一门科学,要想完成把青少年培养成“四有”新人这一艰巨任务,要想通过某种方式、手段实现某项德育目标,也要精心备好课。教学上的备课,每位教师已习惯成自然;德育上的备课,大多数班主任还没有养成习惯,更提不到“自然”、自觉了。我们要充分认识德育备课的意义作用,要精心备好课,写好德育教案。  相似文献   

5.
饶崇茂 《教师》2019,(18):103-104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更注重的是计算机的操作技能,而忽视了信息技术课堂的德育功能。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找到课堂教学和德育的切合点,注重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水平和正确的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交往不断扩大,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学校德育工作要取得成效,就必须合理安排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唤起主体参与,做到学校德育制度化、德育活动课程化、“三位一体”合力化、网络德育自控化、德育评价自主化。一、学科德育制度化要把“学科德育”、“教书育人”、“教师人格”作为极其重要的内容来要求教师,规范教师,并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听课评课、考核评优中去,强化管理,从制度上保证把学科德育落到实处。打破学科德育界限,以培养社会主义人文综合素质为核心…  相似文献   

7.
“教书育人”乃人民教师的天职。教师必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如果只强调传授文化知识,忽视道德教育,就难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格。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如何把德育渗透于教学之中呢?一、着眼于语言内容,挖掘德育素材。我们强调课堂教学加强德育,并不是说要把英语课上成政治课,也不是说要生搬硬套地加入其他一些德育内容。高中英语课本中,有些课文表面上看没有什么涉及德育的内容,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地推敲、挖掘,从“对话”或“短文”着手,结合学生的…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德育是贯通课堂教学的一条潜在的红线。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 ,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各学科教材所内含的德育因素自然地、有机地、不显痕迹地结合起来 ,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 ,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体育课是活动的课堂 ,比其他学科具有更强的实践性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中的德育资源 ,充分发挥教学的德育优势。一、教师形象的熏陶感染中华民族历来倡导“师道尊严”,但尊师的前提首先是要“师尊”,为师者必须要有值得人尊重的德、才、学识 ,才能受到他尊 ,才具有教育学生的资格 ,体育教师的举止言…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各位老师好。今天,本刊编辑与各位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一道,共同探讨《德育在教学中的诗意渗透》。之所以要研究这个课题.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德育内容没有落实到孩子们的行为上,教学中,老师关注得更多的往往是学科知识教学,没有真正落实三维目标之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契机是,2010年国家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到:“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刘素玲 《江西教育》2000,(10):43-43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每位教师都应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六种意识”、达到“十项要求”,创造性地上好每一节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树立六种意识  1.育人意识。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普及性教育。因此,教书必须育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还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德育素材向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要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任务落实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中。  2.服务意识。教学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上海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真正体现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进而实现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成了课改不可回避的难题。近几年,笔者发现部分学校和教师对“学科德育”的理解存在着误区,在教学实践中表现为在课中喊几句德育口号,贴标签,生拉硬套或把学科课上成德育课等。还有不少教师依然我行我素,认为德育是隐性的东西,无法考核,从功利出发,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对学科中丰富的人文资源、德育资源视而不见,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些教师认识到了学科的育人功能,但囿于能力,无法实现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2.
如何把内涵丰富而又抽象的德育目标落实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转化为每个学生的行为,是很多学校正在面临的一大课题。杨浦区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二分校用四年的实践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打虎二校德育工作成效显著的秘诀是: 坚持一贯,以“礼的教育”为主线,贯穿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分解目标,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将德育目标细化、具体化,给以通俗化的解释,制定详细的行为规范,让学生明确日常言行应遵循的标准;强调“身教”,规范教师教育教学和言行举止,细化德育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具体途径。明晰目标、精致操作的益处显而易见,学校师生在德育的每一环节中都能“心中有数”。四年实践的成果是,打虎二校学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文明习惯,拥有优良的思想品德,并初步具有朴素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3.
为提升学科德育操作性,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以研究编制“学科德育教学指导意见”为抓手,借鉴世界范围内表现性目标研制经验,通过表现性德育目标明确期望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应具备的德性表现,以促进学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关注育人、落实育人。本文论述了表现性德育目标的概念与意义,及其结构要素、表述思路和目标及教学设计思路等,为改变当前纯粹以隐性方式落实学科德育要求的现状,凸显学科育人功能提供案例。  相似文献   

14.
学科德育要有针对性,才能提高学科德育的实效性。以科研为引领,构建“五维度”课堂教学模式,推动课堂“静悄悄”的革命。闸北区始终将区域推进学科德育的特色建设作为深化“两纲”教育的突破点,作为提高教师的育德能力、提高学科育人实效的重要途径。调研先行,形成学科德育的区域共识。2009~2014年来,闸北区进行了两次全区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调研,聘请区内外200多位教学专家,共计听了1万多节教师的随堂课,获得了多方面的有用信息。其中  相似文献   

1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育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新课标中也增加了一些德育内容,其出发点是要解决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即教书育人。在即将全面启用新课标之际,一线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将德育有效地寓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贯彻落实纲要和新课标中所强调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要“按照不同学科特点,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结合”。按照这一精神,教师应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积极探索把德育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的途径与方法。教学中笔者注意强调德育渗透的三个原则:有意原则、有序原则、有机原则。“有意”:即教材与德育目标的相关性、一致性和同步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吃透教材,实行德育的目标控制;“有序”:即对教学的德育内容进行系列组合,优化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使一个观点、一种思想在学生的心灵中逐步培养和建立起来,从而获得良好的整体效应;“有机”:即选择好教学与德育的最佳契合点,找准某一知识或训练点为突破口。这样,教师就不是单纯的“教书匠”,而是育人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发挥课堂主渠道的德育功能,提出教师主导作用是前提,应根据学科特点,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要做到“五个结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标过“泛”翻看语文教师的教案,在教学目标一栏都清楚地写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有的还写有“审美目标”“创新目标”等。教学目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上面所罗列的目标都是我们语文教学应当承担的任务,只是每一节语文课均要逐一落实,如果教案不是摆设,恐怕实难做到。教学目标过“泛”,语文课堂教学势必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如果教师心有目标,授课势必重点不突出,面面俱到,蜻蜓点水;二是,如果教师不遵循既定目标,则易滑向无目标教学,随心所欲,无的放矢。这两者均会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质量滑坡。…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国庆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播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当前,落实“德育首位”,需要创造多种条件,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德育素质使每一个教育者(尤其是教师)都自觉地把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做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并且具有做好这一工作的实际本领。我们之所以这样提出问题,是由于我们对一些学校的德育状况进行了实际考察,发现为数不少的教师,缺乏起码的德育素质,不认为德育工作是自己份内的事情,而且也不懂得如何去做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这是造成德育不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下面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中小学德育大纲》也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之中,是每二个教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