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作家声音     
《文学教育(上)》2008,(17):157-158
铁凝认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不冲突 近年,随着网络社区兴起,网络文学得到了迅猛发展,很多年轻人通过互联网参与,关注网络文学,那么网络文学是否会对传统文学产生冲击呢?对此,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表示:“网络文学颠覆了传统写作的话语霸权。网络文学的兴起,使有写作欲望的人心态更自由、更平等,它的匿名性也使写作的人和愿写作的人的情感、心境更放松。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网络文学诞生。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具有自由性、交互性等特征,但由于写作主体、写作旨趣、写作风格的迥异,也给它带来一系列不可摆脱的二重性矛盾。对待网络文学我们应该持有辩证的理论立场。  相似文献   

3.
网络文学改变了传统的阅读与写作方式,挑战着传统文学。然而,网络文学是一把双刃剑,对当代大学生有利有弊:利就是阅读带来知识,为大学生写作提供了素材;网络文学的传播很廉价,调动了大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网络文学促进了大学生写作的发展。弊就是网络信息的集中化导致大学生写作的敷衍性;网络文学影响大学生审美能力的退化,导致写作品味的降低;网络文学影响大学生文学素养,导致写作缺乏正确的立意。应从提高网络文学作品的整体质量,加强网络文学批评;加强网站的管理,进一步完善网络法制;以网络比赛的形式引导网络文学健康发展,以评奖标准来规范写作内容和写作形式等方面引导网络文学向有益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媒体写作,具有不同于传统文学的鲜明特征。从网络文学写作机制数字化、写作主力年轻化、阅读主体青春化、题材类型和故事编织戏剧化、语言风格生活化五个方面进行深度论述,旨在对网络文学理论和实践有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为进一步探索网络文学“王国”的奥秘作了重要铺垫。  相似文献   

5.
梅彤 《文教资料》2008,(30):10-11
网络文学创作实践的发展,冲击和影响着传统的文学写作理论,使传统文学理论、写作理论内容面临着变革与重构.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四大影响:文学价值理念的革新、作品真实性理论的重构、文学观念的更新以及作者和读者关系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学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对传统文学进行了一场颠覆性的革命。从承载的媒体、传播途径、写作方式和文学功用等方面都有程度不同的变革。写作个体的泛化,主体的自由独立,都是网络文学的革命所带来的。  相似文献   

7.
王晓华在《人文杂志》2002年1期撰文指出将网络文学直截了当地理解为网络上的文学无法概括网络文学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根本特征。网络文学应意指其特质仅属于网络的文学式样。这种文学式样必须具有两个特征:1社区性;2多元互生性。因而网络文学首先应是独特的社区文学。其社区性主要体现在网络写作和完整的网络文学文本的生产中,这一特征在意味着网络文学的小众  相似文献   

8.
与传统的纸媒文学相比,网络文学没有严格的编辑程序和审稿机制,所谓"文学体制"可以看成是范围更广的"把关"现象.网络上即兴的、化名的或经过反复转贴的无名氏的创作打破了传统的文学体制,大量的写作者不是文学精英或以写作谋生的人.许多作品没有现实和想象的区分,在篇幅与修辞等方面突破了传统文学的规范性.后现代文本的所有特征在网络文学中表现得最为典型.感受、冲动、表达欲望对决规范和体制.网络写作从文学体制中解脱的过程就是网络文学成长和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网络文学是基于互联网平台,主要利用计算机进行创作的新型文学。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网络上兴起大批文学论坛,网络文学逐步走入公众视野。本文介绍了网络文学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从内容主体、写作方式、传播方式等角度重点阐述了网络文学创作的自由性与开放性,希望读者有所了解并明确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自由与开放的同时需要遵守底线。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学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带有这个时代的特质,它打破了一些传统的文学写作特征,提高了文学的关注度,并日益深刻地渗透到现代人的生活之中。探视中国未来文学的生活空间和生存空间,网络文学将会成为今后十数年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热点,也可能带来中国文学的古典形态与现代形态的真正分野。网络文学的未来走向将会呈现由平原到高原、由服务到引导、由创新到创造的一个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影响,从积极方面说,信息的数字化改变了文学的存在方式与活动方式;键盘敲击代替执笔书写改变了创作主体的思维模式;网络世界拓展了文学题材的表现范围;文本表达的丰富多样打破了文学类型之问的界限;网络的开放性有利于促进文学的创作与交流。从消极方面讲,浅俗化写作削平了文字的意义深度;具象化写作堵塞了文学的想象空间;传播空间的拓展一定程度上挤占了纸墨文学的出版发行市场。  相似文献   

12.
明治大作家尾崎红叶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容小觑。先行研究中多从尾崎红叶对日本传统文学的承袭关系上的过度阐发,而使得学界的研究厚古薄今,对于尾崎红叶从西欧文学中寻找新的写作模式的现实却不甚重视。文章认为尾崎红叶的文学翻案不仅承袭了日本古典文学的养分,还受到西欧文学叙事方式的影响,他在充分吸收了外来文学的养分之后,探索出了一种综合东西方文学优势的新的写作模式。  相似文献   

13.
贺继新和妥清德是1980年代裕固族文坛涌现出的代表诗人。贺继新是裕固族诗歌的拓荒者,在传统和民族诗艺中彰显出自己的个性和灵感;妥清德的诗歌是衔接裕固人传统和现实的一座桥梁,把现代技法有机内化到传统诗艺中,使民族特色和现代气息融会贯通。他们的诗歌有传承发扬本民族口头文学和填补裕固族作家文学空白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木斋 《天中学刊》2012,27(4):1-5
一个世纪以来,文学史写作经历了众多样式的尝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四种类型:传统的文学史以及文学与历史文化交叉的跨学科研究的文学通史、文学编年史、文学源流史。其中,傅璇琮先生不仅是重要的参与者,而且是后三类的积极倡导者。从宏观上来说,傅先生在中国文学史写作中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5.
九十年代以来的杂文创作是中国新时期文学中一种重要的文学形态 ,它在内容上的发展态势和艺术形式上的新动向 ,对中国未来的杂文创作走向无疑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指示意义。但在中国新时期文学中 ,小说、诗歌、散文这些传统的文学样式始终占据着绝对的主导 ,作为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的对象也往往重在于此 ,而对杂文的研究与评价则常常被人们有意无意地视为是支流 ,这不能不说是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的一种缺失。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九十年代以来的杂文创作在共时与历时中的蕴示的研究 ,对它在文化批判意识、自我反省意识、当代审美意识上存在的缺失的分析 ,揭示它的现代性写作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与纸面文学相比,网络文学在创作、传播、接受等诸多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平民化的审美情趣、互动性的审美过程、读屏化的审美方式、超文本的审美特质,等等。究其成因,集中体现在网络化的传播机制、网民化的创作主体、游戏化的创作动机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在英国文学史上,妇女写作已成为传统。本文对传统的妇女写作与当代女性主义作家的作品进行话语对比分析,试图说明当代女性主义已把笔触延伸到意识形态手段的性质和效用,延伸到社会及文化语境这些更具普遍意义的问题之上;指出当代女性主义作家大胆地向传统文学评论中的双性同体美学提出挑战,并试图改变和颠覆西方文化领域中人们早已习以为常的以男性家长制意识形态为基础的思维定势,向传统的性别角色定型观念发起前所未有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