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艳萍 《湖南教育》2009,(11):41-42
一个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校长,一定会将其深邃的目光聚焦课堂,关注课堂,从课堂中寻找教育教学的规律,从课堂中探索教育教学的方向,从课堂中发现教育教学的美好。校长关注课堂,既可以是理念上的引领,又可以是行动上的身体力行。不管何种方式,只要校长真正关注课堂,带领教师研究课堂,学校的教育教学就有了生命力,教师的专业素养便会在校长引领下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2.
熊仁先 《湖南教育》2009,(11):43-44
抓教学、引领课堂是校长管理好学校的核心工作。校长该如何引领课堂?我认为,一般需要跨越“三重门”。 一、课堂引领的方向之“门” 校长要引领课堂,就要正确把握课堂引领的方向。南开大学首任校长张伯苓先生说:“办学首先要知道,须造哪类人,当用何种方法。”这就是先辈们成功引领学校的经验,是我们要传承的对办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教育》2014,(35)
正学校发展缘于校长和教师的不断追求,尤其是校长,既要满怀教育理想,又要正视教育现实,构筑出师生共同发展的高效课堂。在通向理想、高效课堂的路上,校长要站在为学生一生负责的高度,去思考一个永恒的命题:课堂,究竟用什么献给学生?校长需要加强对课堂的领导,以此来提  相似文献   

4.
教师专业成长的土壤在课堂,如何营造一种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教研文化,是校长引领课堂必须思考与实践的话题。2008年起,我带领老师们聚焦课堂,从“学生、教师、课程、文化”四个维度,开始了以课堂观察与诊断为方式的教学研究实践。  相似文献   

5.
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领导,而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实现是要靠教师的教学实践并最终落实到学生身上。课堂是师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课堂状态是学校教师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直接反映。由此可见,校长对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以及对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对一个有经验的校长来说,他的注意和关心的中心就是课。经验证明,听课和分析课是校长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有许多东西——教师集体和学生集体生活的智力丰富性、教师的教学法技巧、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的多面性,都取决于听课和分析课这一工作是否有高度的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教师专业成长的土壤在课堂,如何营造一种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教研文化.是校长引领课堂必须思考与实践的话题.2008年起.我带领老师们聚焦课堂,从"学生、教师、课程、文化"四个维度,开始了以课堂观察与诊断为方式的教学研究实践.  相似文献   

8.
王亚军 《湖南教育》2009,(11):42-43
校长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者,理应成为课程教学的引领者。要引领,须先深入课堂。只有沉下心来走进学校教学丁作的主阵地——课堂,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真切感受教师的需要,看到学校课堂教学的本真面目,从而准确把握课程改革的脉搏,不断提升自身的课程领导力。那么,校长以何种方式深入课堂,才能真正发挥引领者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9.
校长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者,理应成为课程教学的引领者.要引领,须先深入课堂.只有沉下心来走进学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课堂,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真切感受教师的需要,看到学校课堂教学的本真面目,从而准确把握课程改革的脉搏,不断提升自身的课程领导力.那么,校长以何种方式深人课堂,才能真正发挥引领者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10.
在普陀区教育局举办的“2008中外校长论坛”上,来自不同国家的校长们围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校长的作用”这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于我们耳熟能详的“课程领导力”,会上突出了其“领导课程建设”和“价值思想引领”的本意。英国一位校长提出“教学生重于教学科”“我们应是学生的教师,而不是学科的教师”,应该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这位校长还提出课堂上点名答题的“不举手政策”,这一截然不同于我们习以为常的“举手者答题”的方式,或许能让我们以全新的角度来审视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曾经,校长进课堂给学生上课,这是一件平常不过的事情!又曾几何时,校长进课堂给学生上课,却成了一起可说道说道的新闻!当众多校长传达传达文件、作作报告、签签字、谈谈话甚或跑跑关系成了工作常态,还站在教室里上课的校长自然就成了奇葩。其实,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规定了校长"深入教学第一线,正确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这个职责。校长上课,不过是他"深入教学第一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就是教育思想的源泉;课,就是创造活动的源头,就是教育信念的萌发园地."因此,一位优秀的校长必须关注课堂,引领课堂. 一、用什么领  相似文献   

13.
校长通过走进教师的课堂,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然后同教师一起交流,对课堂的有效与无效、目标与方法、过程与价值观、情感与态度等进行评价,这是校长教学管理和指导新课程改革所必需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听课评课是校长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宁夏教育》2010,(6):17-18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有经验的校长,他所注意和关注的中心问题,就是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校长在教学管理上既要扮演好校长的角色,又要回归教师的角色;既要站在校长角度审视课堂,又要站在教师角度,用教师常态的角色意识思考问题。扮演好两种角色,工作的着力点就应放在进入课堂听课,参加教研活动评课。校长的教学管理就是用听课评课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建设高效课堂,推动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心,课堂教学是改善教育效果的关键,因为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是教师传播文化、启迪智慧、教会做人的平台。学校管理者抓住了课堂.就抓住了学校工作的“牛鼻子”。纵观教育界.不少名校长坚持行走课堂,做出了成绩,树立了表率。众多校长纷纷仿效,或兼课,或听课,或包级跟班,深入教学第一线,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如行走的随意性和过场性。如何让行走课堂的效果达到最大值?记得泰戈尔诗言:“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我想,校长行走课堂,亦需如水般行进,方可使行走课堂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6.
校长通过走进教师的课堂,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然后同教师一起交流,对课堂的有效与无效、目标与方法、过程与价值观、情感与态度等进行评价,这是校长教学管理和指导新课程改革所必需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课堂诊断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发现其课堂教学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课堂诊断是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基础,在课堂诊断中,校长要积极提出各项课堂优化措施,才能促进学校和教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杨连明 《上海教育》2008,(14):46-47
在前面几期“当代校长”栏目中,我们讨论了校长听课评课的价值,讨论了校长在课程标准有效落实当中的角色和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不少校长坚持在一线带班上课。而今年奉贤区举办的第十三届教学节中,现场活动之一就是观摩一所学校包括校长在内的所有班子成员的课堂教学。本期,我们就请了一些坚持扎根在教学一线的校长来谈谈他们的实践以及他们对校长进课堂这一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校长要建设富于活力的校本课程,我认为必然要依靠校长对校本课程的领导力。一、提升教师课程理论素养,增强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 教师素质是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因素。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是否认同和是否积极投入,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教师的学生观、课程观和教学思想,以及课程组织和课程实施的能力水平、研究水平等,都直接影响着校本课程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正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校长不仅要善于抓重点,而且还要善于抓中心。学校工作有"三个中心",即"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工作以课堂为中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这"三个中心"是教育者所普遍认同的,然而课堂占去了学生在校时间的80%,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任何学校管理都将是无效的。校长只有走进课堂,才能走进教师、走进学生;走进班级管理,才可以掌握到来自一线的真实情况。校长听课是对课堂教学进行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