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禮的來源乃是多元而非一元,在這種多元來源當中,包括三個主要方面:第一,"化巫入禮",這是從巫到祭祀之路,禮最初來自巫,但是要經由祭祀的中介,祭祀是有特定規儀的,所以化成爲禮;第二,"禮源於俗",這是從俗到儀式之路,禮恰是集體性的民俗使然,民俗是有特定規矩的,所以化成爲禮;第三,"禮樂相濟",這是從樂到情感之路,由於承繼了禮樂合一的遠古傳統,由此,禮與情也是合一的,禮本身就葆有情。本文試圖把"禮源於巫"與"禮源於祭"的兩種觀點合而爲一,化作禮之"巫祭之源";與此同時,又試圖把"禮源於俗"與"禮源於情"的兩種觀點合而爲一,化作禮之"情俗之根"。中國禮樂文明之所以具有"情理合一"的大智慧,恰恰是源於這樣的歷史實情:禮來自於巫術的理性化,經由了祭祀的中介,但其中亦留了情;禮來自於民俗的規儀化,經遇了樂的環節,但其中亦有了情,這才塑造了中國人至今具有的那種"情理結構"。  相似文献   

2.
本文先簡述《莊子》學史上"文學性詮釋"之定義、重要人物與其見解。再詳論體例較完整,且與晚近文學流派關係較切的三部作品,以考其後續發展。公安袁氏借用了中國史學論史家三素養,與佛學對存在結構的分析,以超卓識見爲立身與理解詮釋之鍮;并主張屏棄任何既定格局與套路,此即情量與知見。在取用三教思理以解《莊》方面,公安袁氏昆仲通過大乘佛學華嚴與禪的高度圓熟之發展,和孔、老近似語句,用以説明三教不僅皆深論生死問題,并均主本無生死,天命即此不死不生之本體,并非只局限於生死的談論,實可視爲對二元對立思維方式之超越,并確足以爲三教同歸的結論。公安袁氏雖創作兩小書以詮解《莊子》内七篇,但似疏非疏,實亦期讀者能悟雙方旨趣於言外。其性質吾人名曰"無韵之酬和"。然袁氏尚有繁言巧喻,姚鼐與譚元春間尤相近,一皆有"旨"爲閲讀之標的;二或在"以不解爲解"的特殊讀法和簡約注法。即側重"不言而喻"者,亦需藉具體方法以導向解悟。譚元春與姚鼐的方式,同中有異:一,姚氏書中罕見注語,乃藉由分章,類於大塊面的遠景,只將《莊子》原文做最基本的分割,使讀者有一完整的觀照;章與章之分際,若際而非際,非全無助於讀者之體會。於分章項下,即圈點,類於特寫,使讀者由文章之警策處悟入,仍是非言説的默示法。二,譚氏則每用情境爲導引,而謂己"因而遇之",此"遇"之偶發無端、興來如答,遂有其在文學創作與批評上的特殊意義。  相似文献   

3.
正一問題的提出霍山又名霍太山、太岳,位於山西霍州東南,霍州即以山名。~1霍山屬古冀州,南接洪洞,北跨靈石,東抵沁源,并綿延至古縣等地,爲五鎭山之中鎭,山麓有中鎭祠,歷代享祀不絕。~2《周禮·夏官·職方氏》曰:"河內曰冀州,其山鎭曰霍山,其澤藪曰楊紆,其川漳,其浸汾潞,其利松柏,其民五男三女,其畜宜牛羊,其穀宜黍稷。"~3作爲地方山川之神,霍山神最著名的顯靈事迹之一,是遺三神授趙襄子竹書。文見《史記·趙世家》:  相似文献   

4.
正禮之儀在數,陳俎豆、列方位,喪祭朝聘事也;禮之意在義,理人倫、燮陰陽,經天緯地事也。周公制禮,祝史行事,義存數中,隱而不彰。太史公曰"禮記自孔氏",其誰曰下然乎?予嘗思之,曩者七十子後學問禮於夫子也,趨而聞,退而記,於簡乎?於牘乎?於帛乎?若子張書諸紳乎?抑簡牘帛紳各隨其便歟?邈矣,今莫能指也。然以發掘所見,固已為人轉錄於簡牘而播傳於戰國間矣。始皇焚書,隱迹於山巗屋壁;漢惠廢律,充積之石渠天祿。高堂傳禮,獨在儀節;徐生善頌,徒能盤辟;迨及后蒼之著《曲臺》,德、聖之纂《戴記》,始  相似文献   

5.
一行·行人·行事《孟子·公孫丑下》:“孟子爲卿於齊,出弔於滕,王使蓋大夫王驥爲輔行。王驥朝暮見,反齊滕之路,未嘗與之言行事也。公孫丑曰:‘齊卿之位,不爲小矣;齊滕之路,不爲近矣;反之而未嘗與之言行事,何也?’曰:‘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  相似文献   

6.
范子燁 《中国文化》2015,(1):99-105
<正>《詩品》中"宋徵士陶潜":其源出於應璩,又協左思風力。①對於"其源出於應璩"品陶之説,前人之評論與研究頗多涉及,此不贅論;對於"又協左思風力"的説法,前人則極少討論,這是本文所要討論的核心問題。在鍾嶸看來,左思也是陶詩的一個重要藝術源泉。章學誠(1738-1801)《文史通義·詩話》説:《詩品》之於論詩,視《文心雕龍》之於論文,皆專門名家勒爲成書之初祖也。《文心》體大而慮周,《詩品》思深而意遠,蓋《文心》籠罩群言,而《詩品》深從六藝溯流别也。  相似文献   

7.
中國古代的年終蜡祭是爲傳統的感恩節,其索享先嗇、司嗇、百種、農官、郵表畷、禽獸、坊與水庸八神而祭之,並及先祖、五祀,遍涉天地萬物與祖先神明,體現了先民博大的宇宙觀與仁至義盡的人文關懷。蜡祭之儀節先蜡而後臘,並以田獵之物爲牲,爾後行飫禮而正齒位,目的在於感謝天地萬物神明之恩助有年,勞農以休息之,使明孝悌德行。古蜡、臘分明,秦以後以臘代蜡,漸失其禮,今之臘祭臘八,僅其孑遺而已。西周之蜡祭可據辛鼎銘文得以揭示,祭名本作"罝",主行獵獻牲,其儀節儀注皆與文獻所載密合,這是我們第一次從金文中辨識出西周的蜡祭。周人以行蜡明德,並以仁德作爲作人之標準,祈願以德傳家,萬年爲人,足見西周社會崇德明禮之風尚。  相似文献   

8.
趙敏俐 《中国文化》2023,(1):140-157
“禮”的傳承源遠流長,“三禮”中所描述的“禮”,不僅僅是周代之禮,更是自虞夏殷商始、甚至更爲久遠的中華古禮的總結與繼承,是自三代以來的中國早期禮學文明的歷史書寫。這使“三禮”的内容特别豐厚,是我們認識中華民族文化的淵藪。“三禮”所記載的主體雖然是周禮,但它也不是周代禮制的純客觀記載,而是在周禮基礎上的再創造,帶有很强的理想化色彩。“三禮”中包含了先秦思想家對於“禮”的深刻思考,立足於現實又要超越現實的執著的理想追求精神。“三禮”的書寫,體現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也體現了中國人的文化智慧。“三禮”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禮義文明建構,到今天仍然是取之不盡的文化財富:  相似文献   

9.
《王制箋》是晚清今文家通過升格《王制》以改良政治的思潮之產物,其創作目的、背景、體例、深意都值得探究。皮錫瑞在戊戌變法失敗,今文學托古改制的思想受到西學劇烈衝擊的關口,接續廖平、康有爲的《王制》研究,旨在鞏固今文學"改制"的理論基礎,重新爲傳統學術建立起嚴整體系。因此,皮錫瑞一反廖、康等人的天馬行空,試圖回歸經文文本,通過细致的考據、詳實的論證,從字裹行間發掘、落實素王大意。這使得其《王制》研究,呈現出與其他學者相異的面貌。他一方面採用被廖康斥爲"混淆今古"的鄴玄之《王制》注解,接續傳統注疏的名物、禮制考證,以避免空疏之弊;另一方面却以今文學立場轉换鄭注的解讀側重,扭轉鄭玄之《周禮》正統論,强調《王制》的地位及其素王改制之性質。皮锡瑞的《王制箋》渗透了其晚年"重學尊經"的现實關懷,同時體现出深厚的功力和學養,有獨特的理論價值。  相似文献   

10.
湖湘之學自胡安國以來,可繼承之傳統有二:一爲經史之學,一爲性理之學。經史之學方面,可注意之焦點有二:一在重祝經史之學之當代性;另一,則是於歷史成敗之探討中,着重分析决定歷史發展走向之歷史人物及其影響。至於性理之學方面,則可分述爲二:就哲學系統之建構言,安國之以"不起不滅"爲心之體,"方起方滅"爲心之用,"心"爲無所不有,謂"物物致察而能一貫"有三境,以及合"操存"與"省察"爲一;凡此諸項觀點,確實具有於程颢、程頤之外,另闢一徑之空間。其後胡宏於"生成"義,説"性"之遍在,而仍於"終極"義,釋"性"爲"有限"之論法;乃至主張一切"存有"之内部,皆内涵一特殊之具有形上意義之"存有因素",此一特珠而遍在之因素,與"氣"之形構條件結合,形塑爲"性"、"心"展現於氣化整體之成因,從而有"性無善惡"、"心無死生"之表述,皆是一種企圖於宇宙構成論與存有學方面,向前推進之努力。其發展,并非無成功之可能。而在義理學方面,由胡安國"心"之體、用説,落實爲合"操存"與"省察"爲一;此一路向,發展至胡宏,有"智"、"仁"合一之論,乃至"聖人執天之機,惇叙五典,庸秩五禮"之説,亦是一大推進。所難者,在於其所建立之"心""理"合一之論,由"識仁"始,即須有一"能觀"之位置;此點對於一般儒者而言,不易理解,亦不易掌握。以張栻之爲胡宏高弟而不免爲朱子所動摇,僅殘餘一種"體用論"之諍議;即是顯示此項困難。張栻之後,湖湘弟子有從陳傅良、戴溪游者,而如胡大時,且猶疑於朱子、陸九淵之間;以是於性理之義,其學無得而再傳,亦是實情。故就朱子而言,得吕祖謙、張栻之助,乃其成學之歷程中,屬於積極之因素;然張栻因朱子而受注意,湖湘理學之傳,却亦因朱子、張栻之講論而逐漸模糊化。理學之成系,以歷史發展之結果論,實亦仍止有程朱、陸王之形成對峙,真正具有"導引"之力。故就"理學"之嚴格義言,湖湘之學乃發源於胡安國,拓展於胡宏;其功不專在胡宏。而張栻之不足以繼承其脉,乃湖湘之學雖仍重視性理,却無法形成明確之"學派特質",僅能憑借"議題關注點"之特殊走向,發展成爲地域性學風之原因。唯若就"儒學"之寬泛義而言,則湖湘之經、史,乃至其重視"性理"之觀點,歷元迄明,其風習不少衰,不僅支脉分衍各有傳承,其於南宋所形塑之若干特色,即於其後兼受陽明學之衝擊而複雜化,亦仍有所延續。特須另有大儒,出於其間,將之涵融而出新,乃能見出力量。明末王夫之之崛起於衡陽,於理學另創新局,彼受世變之激勵,由經而史,以之深透於性理,彼之所論,不僅具有一種變朱子之"静態形而上學"爲"動態論"之勢能,彼基於"歷史哲學"之觀點而提出之獨創之"理勢論",乃至於"事變"中見"人物",於"群體"與"個體"之關係中,辨析"事理"與"事理中之義理"之眼光,皆非已有之理學、心學之舊軌,所可概括。此點顯示:南宋以後,湖湘於儒學之積蘊,乃至彼所受多方文化因素之影響,實有其屬於一地之獨特性,值得重視。  相似文献   

11.
正一説痴呆章太炎《新方言·釋言第二》:《莊子·達生》:"公反,誒詒爲病。"李頤曰:"失魂魄也。談一音哀,詒音臺。"誒亦爲騃。《廣雅》:"騃,痴也。"《漢書·息夫躬傳》:"内實騃不曉政事。"《説文》有"佁"字,云"痴貌。讀若騃。"《方言》:"儓,南楚凡駡庸賤謂之田僵。"郭璞曰:"(?)儓,駑鈍貌。儓音臺。"駑駘亦此字也,今謂白痴爲誒詒,俗作呆獃。~1《新方言·釋形體第四》略云:《莊子·德充符篇》:"衛有惡人焉,曰哀駘它。"蓋醜惡莫如局背,故亞訓爲醜,象局背形。駘它者,即局背之謂耳。~1  相似文献   

12.
一 劉秉忠行狀:道人抑或宰相? 劉秉忠的傳記資料主要見於《藏春集》卷六《附錄》所收之同朝人張文謙撰《行狀》、王磐撰《神道碑銘》、單公履撰《墓志銘》、姚樞撰《祭文》①.《元史》系"劉秉忠"條於卷一五七之"列傳第四十四"②,《元詩選》初集亦有傳略③.內典則見於南宋志磐《佛祖統記》和元念常《佛祖歷代通載》等,多從《藏春集》中摘編.楊曾文在《宋元禪宗史》中爲劉秉忠作了簡明小傳④.本文所論和劉秉忠生平甚爲相關,故再爲立傳并有意凸顯相關處.  相似文献   

13.
學界對於《詩經》的研究持續了兩千餘載,學者們從史學、文學、詩學、經學等諸領域進行把握,可謂精深而周致.音樂學界通過“歌詞”把握音樂的結構意義,亦有相當收獲.由於兩周不具備記錄音樂本體之旋律音調的條件,這焉後人認知這一時期的樂文化造成局限.音樂學界與大學術界研究《詩經》所面對的文獻具有同一性,由於樂轉瞬即逝的“時空特性”,在缺乏有效記錄手段的情狀下對樂本體深入研究困難重重,只有透過文字去揣測樂之存在以及時人對樂之理解.樂是兩周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所謂《詩》《書》《禮》《易》《樂》《春秋》,爲“六經”之一種.  相似文献   

14.
《大學》"絜矩之道"作爲治國平天下的基本法則,與孔子及《中庸》所論"恕道"内涵相合,因此受到歷代學者的重視。本文指出,"絜矩之道"或"恕道"根源於孔門對"直道"的理解,并與禮的"施報"觀念相通。而在《孟子·離婁上》中,則演化爲一套以道揆、法守等觀念爲中心的系統的政治儒學。對這一問題的討論,不僅有助於領略孔門政治學説的精義,同時也可以理解其學術演變的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5.
東漢《嚴巨昭殘碑》,舊題《東漢熹平元年殘碑》。筆者在原釋文的基礎上,重新加以斷句、釋文,并參考諸家意見,認爲碑主當是"嚴巨昭",對此碑進行更名。值得注意的是,《嚴巨昭殘碑》的行文、用典均顯示碑主身份是一名商人,這在已知漢碑中是頗爲罕見的。而殘碑中隱晦商人身份,轉而宣揚碑主樂善好施、敦重儒學的行爲,將其形象塑造爲所謂"儒商",在撰述中實際包含了從"商"到"士"的身份轉化,體現出商人階層對自身身份的一種調整。同時,此碑"士人懷附"句所體現的漢代士商關係,亦值得進一步討論。  相似文献   

16.
《幽冥之旅》一書以戰國秦漢時期中國南方的墓葬考古材料爲主,對其背後所反映的喪葬禮制、宗教觀念做了系统而深入的考察,從考古學的角度成功地揭示了該時期社會政治變化與喪葬禮制之間的辯證關係。是書自成體系,富有創見,既是一本考古學著作,也是一本宗教史、藝術史、思想史、禮制史的佳作。  相似文献   

17.
《思復堂遺詩》的作者陳卓仙(1887-1964)是"海外新儒家"代表之一唐君毅先生的母親,但《遺詩》的償值并非僅僅基于出自名母之手。《遺詩》以其特立獨行而又圓活自在的理學風尚,彰顯了濂洛風雅亦能出自閨閣,更昭示了求道、體道、踐道的"復性"追求在日常爲可能、在女性爲可行。作者以一鄉曲女性、家庭主婦、人妻人母的身份走上了"以全幅生命唯道是求"的精神超越之路,其體道的歷程與抵達的境界在詩集中灼然可見。陳卓仙依其詩作證明她之於中國詩學、乃至中國文化的疆域均其獨立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相似文献   

18.
晚清山東青州所出之"太室埙",自其發現之初即被當時學者認爲是齊地故物.本文將太室塤銘文與《陶文圖録》等陶文匯纂圖書中的齊地陶文相比較,打破傳統舊説,認爲陶埙銘文與齊陶文風格不侔,應非齊地所制.并以"陽城倉器"之銘文爲橋梁,指出陶埙銘文當歸於"三晋兩周地區"文字體系.試證太室塤出土地雖在山東青州,但實際應爲東周王室所造所...  相似文献   

19.
儒學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視爲生命的學問,因此體知與體證對於儒學的理解和發展都具有特别的意義。颜回是孔門高弟,位居"四科"之首,"優入聖域",在儒家道統中居於極爲重要的地位。顏子之體證境界,建基於好學,其踐屣工夫如"克己復禮""不遷怒,不貳過"颇多可述。宋儒津津樂道之"孔颜樂處"正是顏子"優入聖城"的表徵,颜子的儒學史地位不在於理論上之創發,而在於生命之詮釋。  相似文献   

20.
武王克商後,周公營建洛邑時立始祖與直系先王之廟,致政成王後又確立了嫡長子繼承制,西周王朝的宗法制度已寓於其中,因而後世或將宗法制度視爲周公制禮作樂的結果。從周公嫡庶之子受土受封及魯公之後屢見弟繼兄位的情形來看,周初時的宗法尚未臻於嚴密,結構也不完整,從中只能觀察到尊尊之義而不見敬宗之義,則宗法制度固非周公制禮作樂的結果,而是經歷了無數嫡庶相争的殘酷現實後逐漸完善起來用於嚴明君統、宗統之界的約束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