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创新路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剖析产业创新概念着手,首先分析产业创新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意义,试图以产业创新的过程为主线,从微观角度分析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创新路径,继而指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创新的现状,并尝试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高新技术企业提高产业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技术产业集群式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群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然而,能否协同使用集聚区内企业间的资源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功的关键。本文在综合产业集群理论和协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协同创新模式,并结合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企业内外部两方面对协同创新模式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新技术创新中政府国际合作功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新技术创新是当代世界经济增长和竞争的核心所在,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随着高新技术创新活动的迅速增长,其国际化发展的趋势明显,发达国家实践证明,国际化是高新技术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知识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本文具体研究了高新技术创新中国际合作功能建设中的政府功能的特点及表现,提出了政府功能对高新技术创新国际化发民遥不可或缺的推动因素例题,为我国高新技术创新国家整体能力建设政策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点。  相似文献   

4.
高新技术产业制度演进路径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技术产业是新世纪国际竞争的舞台上各国取得竞争优势的法宝,因此,其发展引起了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以制度创新推动制度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各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演进路径却大相径庭。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制度演进的路径,有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少走弯路,提高制度创新的绩效。  相似文献   

5.
促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创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对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在金融约束条件下,我国科技型企业普遍面临融资困难,只有进行金融创新才能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金融创新体系包括金融政策创新、金融市场创新、金融机构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基于技术轨道识别的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浩  戴大双 《科技管理研究》2002,22(5):32-34,40
对技术轨道识别和沿技术轨道创新这一课题,国内外尚无人进行过深入研究。本文通过技术轨道的特点的分析,论证了高新技术企业沿技术轨道创新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了预测和识别新技术轨道的策略和高新技术企业如何进入新技术轨道的策略,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地和促进区域经济内涵发展的增长极,与区域创新体系在地域、结构、功能和目标等方面存在着高度关联性;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科技智力、产业、环境和法律制度基础.因此,应以我国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级高新区为支撑点和载体,逐步形成以点带面的区域性的创新网络,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技术创新活动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如何对创新模式进行有效选择是技术创新活动成功的关键因素.首先讨论了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进而探讨创新模式选择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联问题,并结合实证分析提出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动态梯度创新模式,以期为有关部门提供时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侯燕琳  周寄中 《科研管理》1999,20(5):100-104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论述了建立技术创新体系,让中小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的设想;引进风险投资机制,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以及创建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使风险资本得到良性循环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举例说明第二板市场的作用,提出了建立我国第二板市场的建设,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使现代科技与经济更紧密的结合,为我国实现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赵雪芹 《现代情报》2012,32(12):119-123
高新技术企业是以知识创新为驱动的企业,知识信息在其创新价值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我国部分高新技术区企业的创新信息需求抽样调查,分析了其创新过程中的信息需求分布、结构和特点,以此出发进一步总结了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创新的信息服务要求,旨在为面向高新技术企业的信息服务组织提供需求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会随时间的变化以及企业的投入而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因此本文从速度特征的视角研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动态综合评价问题,从创新资源投入、创新实施能力投入、创新产出三个维度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从三个维度进行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静态评价,进而从速度特征的视角,基于时间维度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分析出其三个维度的变化速度状态以及变化速度趋势,并以我国31个省区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由创新资源投入、创新实施能力投入、创新产出等共同决定,各方面的动态变化都将引起总体创新能力的变动,且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尚有不足之处,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来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关村指数"评价体系及其对我国科技园区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关村指数”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关村科技园区内的企业实例,对中关村指数提出的背景、构成、变化趋势及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等进行剖析,以期为科技园区的评价提出一条新的途径,同时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构建适用于各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跨年度比较的评价体系,结合企业创新特点和区域创新管理需求,从创新实力、培育潜力、区域贡献等维度构建区域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评价量化基础指数体系,评价指标由40个减少至27个,客观赋权形成指标权重,通过一级指数和3个二级指数从多维度量化评价区域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情况,并可延伸兼容多个年度时间序列周期;进一步利用2008—2019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相关指标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熵值法进行量化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以来,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指数持续快速提升,创新实力指数和区域贡献指数增长快,但是培育潜力指数下降,为此提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未来发展重点方向应由数量规模增长转变为规模效率提升,以及调整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导向、增加高新技术企业金融供给、加强高新技术企业产业组织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杨治  何丹  张鹏程 《科研管理》2017,38(9):86-96
中国企业由于长期受低成本战略的影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逐步形成了对绩效高度关注的文化,但其是否能促进企业创新却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基于企业行为理论,分析了企业绩效导向文化对开发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的不同影响。基于湖北省高科技产业集群的115份调研问卷,我们发现绩效导向文化更能够促进开发式创新,而不是探索式创新,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绩效导向文化能够带来探索式创新。而企业的集权结构会弱化绩效导向文化对创新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对理解绩效导向文化在企业创新行为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1996年至2016年的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本文聚焦产业要素集聚视角研究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来源,利用莫兰指数(Moran′s I)进行空间相关检验,通过LM等系列检验确定本研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结论指出:(1)总体来看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点,创新能力存在区域间的空间正相关;(2)劳动、技术、人才、规模等要素集聚及税收优惠政策都对地区内高技术产业各阶段创新能力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资本集聚对产业创新转化存在逆向作用;(3)FDI和政策支持都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体创新能力存在约束,原因是FDI与政府资金目的导向差异性所致。  相似文献   

16.
陕西国家级高新区在创新发展中面临着明显的“陕西现象”陷阱,雄厚的科技资源投入与滞后的经济产出效益之间存在发展的悖论。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组织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环境支撑能力4个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陕西国家级高新区创新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经过熵权改进的Topsis模型对陕西省7个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组织能力在陕西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陕西省国家级高新区在环境支撑能力的相对值上分布较为均衡,在创新发展中并不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韩兵  苏屹  李彤  万民 《科研管理》2018,39(3):11-19
高技术企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等特点,是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在国家发展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根据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在考虑时滞效应的基础上构建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两阶段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应用动态两阶段DEA模型对两个阶段的绩效进行评价,通过对我国27个省域2012-2015年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评价,全面分析各省高技术企业在技术研发以及技术转化两个阶段的效率。研究表明:我国各省之间的高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水平上存在很大差距,而且大部分地区的高技术企业存在重视中间成果而忽略商品化产出的问题,需针对不同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差异性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对策。研究成果为更客观的评价我国不同地区间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供了工具,为不同地区制定相应的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运用DEA模型对1999年至2006年四川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有效性评价,并进一步运用DEA交叉评价模型得出各年份交叉效率值。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动态分析,为有关部门制定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绿色科技创新为支撑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建华 《科技与管理》2006,8(3):127-129
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绿色科技创新生态化作为支撑。分析了绿色科技创新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针对我国绿色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我国绿色科技创新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With the furth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gram (KIP), piloted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encouraging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 high-tech industry, and forging S&T cooperation with local governments and industrial sectors. This was revealed at the Second CAS Conference on High-tech Industrialization April 25 - 29 in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