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虽然大盛于两宋,但当时有相当一部分人,却对它抱有轻视的态度。他们视词为人笔墨游戏之作,称词为“小词”;有意以诗之标准来衡量词;对词持有矛盾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关于宋代士人心态 ,学界倾向于内向型、自守型的概括 ,但这只是部分的历史概括。由于诸种历史合力的作用 ,宋代文化极富弹性和包容性 ,向内收敛和向外辐射对立统一的二元格局 ,不仅可以评价宋代文人心态 ,而且是文学审美的原则所在。整体上积贫积弱、向内收敛的社会环境 ,可以是培育妥协退让的温床 ,也可以是催生慷慨赴难精神的沃土。影响到文学思想 ,“扩疆拓域、威凌八方”的汉唐气魄亦构成宋代文人心境的蔚然大观。由于诸多时代因素的合力作用 ,作家关注个人情感世界 ,抒发隐秘幽思时 ,他们的心态是向内收敛的 ;而当关注时事民生 ,抒发爱国悲愤人生忧患时 ,他们的心态又是向外辐射扩展的。这一现象 ,直接催生了宋代文学婉约与豪放双峰并峙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中,宋代名家的文学作品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以欧阳修,范仲淹、苏轼这三个大家,他们在被贬谪的路上,直道而行,超然自得,不改其度,以人格高标立世,是有宋一代贬谪文人的标杆。笔者在本文试图通过解构初中语文教材典型选文,联系作者的写作心境,探寻宋代贬谪文人的生活和政治上的进退的美学意义和哲学价值,从而给社会和经济转型期的中学生以有益的人生启示。  相似文献   

4.
贬谪,是中国古代一种很常见的政治现象,贬谪者将其被贬谪的人生感悟和谪居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蕴涵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因而称之为贬谪文学,这是一种在内容情感上独具特色的文学体式。但“贬谪”在历史上,又可以称为“左迁”、“贬”、“流”、“谪”等,于是,研究界便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称谓,或称之“迁谪文学”,或称之“贬谪文学”、或称之“逐臣文学”,其实,它们各自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并不一致,应予区分,以便能较准确地指称和描述贬谪文学这种特殊的文学体式。  相似文献   

5.
宋朝是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世界大国,不仅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而且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享誉国内外的史学大师王国维和陈寅恰都极为推崇宋代文化。王国维认为:“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近世学术,多发端于宋人”①。陈寅格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末之世”②。他又说:“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民族遗留之瑰宝”③。王、陈两位是具有世界眼光的学界泰斗,他们的论断绝非轻率之言。当代家史权威邓广铭先生也认为:“两宋时期内的物质…  相似文献   

6.
对岭南的文化偏见、对贬入岭南的恐惧心理以及对遇赦北归的强烈期待,这三个因素导致岭南贬谪文人无法接纳岭南,也无法看见一个真正的岭南。他们与岭南之间的疏离关系也导致其岭南驿道诗中所写之景与所处之景之间的疏离与隔膜。  相似文献   

7.
名字,本是名和字的合称。《礼记·檀弓》云:“幼名,冠字。”随着社会的发展,成年后的加冠礼不再举行,名字则指一般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别号是指人的名字之外的自称,如五柳先生陶潜。古代作家,大都喜欢在名字以外,另立别号,有些作家的别号名目繁多,似乎难于理解,倘我们对这些作家的生平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就能从中发现他们取名定号的用意,这将有助于我们对这个作家的认识。“名”和“字”的关系大致有如下几种: (一)“字”与“名”互相说明。清初文学家钱谦益,字“受之”。从“满招损,谦受益”而得名,行冠礼而加字为“受之”,实有  相似文献   

8.
借物兴怀,托物言志,是我国古代诗歌传统方法。自《诗经》、《楚辞》以还,诗歌中咏物一体屡有出现,至唐宋而极盛。词兴起以后,也产生了咏物之作。在宋代,特别是南宋,文人咏物词不仅数量增加,而且它的思想性、艺术性均有显著的提高。宋以前文人咏物词是不多的。晚唐五代,词在文人中流行,咏物词却很少。以《花间集》为例,其中除《杨柳枝》等一部分与近体诗相近的咏物词外,作为长短句的咏物词只有十二首。这些都是小令,构思比较单一,多用白描,形象鲜明,语言明快,置之“镂玉雕琼”,“裁花剪叶”的香艳词中,尚能给人以清新之感。象牛峤的《梦江南》  相似文献   

9.
俚词可视为“游戏文学”,其风格突破了传统言志载道“经典文学”庄重典雅的模式,呈现为戏谑调侃的面貌。宋代文人以“游戏”姿态大量创作俚词,是他们特定心态的流露。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偏离儒家教条,有些因无法进入统治阶层而放浪形骸,有些因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而寻求自适。而士人心态的消极化,正是封建制度趋向衰落的表征。  相似文献   

10.
年老退休是我国自古至今对国家官员的一项管理制度。古代史书中把官员退休称“致仕”、“致事”、“致政”等。这一名词的出现早在先秦历史文献中即已有之,但真正形成一种制度在全国普遍推广实行则起始于汉代,经过隋唐时期的不断发展,到宋代时统治者日益认识到这一制度的重要意义,“尤所重之”,并制定了一系列条例和法令,使这一制度更加完善与系统。对致仕官员的年龄、待遇、安置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贬谪是封建统治者对罹罪官员的惩罚,是中国封建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现象,贬谪文学是政治制度的产物。唐贬谪文学是唐代士人人格的一面镜子,唐代的贬谪文人促进了唐贬谪文学和文化的繁荣,丰富了唐诗的内容;贬谪文人通过对贬谪地的山川、风物、人情的抒写、宦海沉浮的叙述,表达自身政治的失落、人生的悲惨、迁谪的痛楚,以此来表现贬谪文学的主题,其创作手法丰富多样。  相似文献   

12.
白居易、刘禹锡二人同庚,晚年诗歌酬唱,关系密切,有《刘白唱和集》,并称“刘白”.刘、白二人交情甚笃,均曾经历过痛苦忧愤之贬谪.贬谪期间二人凭诗遣兴,诗歌创作数量大,各成特色.他们听闻贬诏,均心怀惶怖;他们贬途劳苦,均满心凄怆;他们身临恶境,均苦闷抑郁;他们位处闲职,均落寞彷徨.他们同样选择了坚守,选择了超越.但不同的是,白居易在六年的江州、忠州转徙中,辩识了穷通,安放了一颗“中隐”之心,而刘禹锡在二十三年的磨难中,锻造出一身豪迈,养就了排云碧霄的志气胸襟.“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诗穷而后工”,这“感动激发人意”的效果,何尝不是诗人之痛苦所换来?  相似文献   

13.
<正>台湾作家琦君在《留予他年说梦痕》中这样写道“:每回写到我的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这一份情。”正是这样一份独特、真挚的思乡之情,琦君写出了《桂花雨》。《桂花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桂花和故乡的美。而寓情于物是本文创作的一个特点。教学时,要让学生透过“桂花”看到“故乡”,透过“物”看到“情”,寓情于物的写法就会在悄然之间融入学生的认知中。  相似文献   

14.
近代文人的入世之心更切 ,风气也更为败坏。其急于入世 ,多是为了名利 ,“入世”即“入仕” ,首要之务是“附势” ,于是形成了以权要为中心的若干文人集团。一旦入世受挫 ,文人或消沉 ,或愤激 ,甚或颠狂。尽管近代文人中不乏仁人志士 ,他们代表了近代文人的主流 ,但众多庸碌之辈却最终使他们的努力付诸东流  相似文献   

15.
一北宋末年组织方腊起义的所谓“吃菜事魔”(或称“魔教”)这一秘密宗教,许多人认为是唐代传入的摩尼教或摩尼教的一支,这一判断是值得商榷的。“吃菜事魔”或“魔教”,都是官书记载和统治阶级文人对这一秘密宗教的称呼,是含有污蔑之意的。至于教徒自称则不是这种名字,他们自称为明教。“宋会要稿”一六五册,刑法二(上)载徽宗宣和二年十一月四日臣僚言:“温州等处狂悖之人,自称明教。”又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闽  相似文献   

16.
北宋文人歌妓词具有独特的意蕴和审美价值,是解读当时文人心理的一把钥匙。因其内容所限,此类词本该是俚俗的,但北宋文人俗中求雅,不断提升其内在之质与外在之形。在内容上,文人们或专力突显歌妓优秀品质,或抒写真挚爱情,或寄托身世之感,通过这些开拓使其达到“神”变;在表现形式上,他们尽力使用雅语、典故,创造清新淡雅的意境,从而使其达到“貌”变。北宋文人歌妓词的“神”“貌”之变体现了北宋文人的雅化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17.
寺院经济的研究,是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寺院僧尼的经商活动又是寺院经济的组成部分.从佛教教义和人的趋利本性上认识僧尼经商这一现象,或许有助于我们更真实的了解寺院僧尼和客观的看待他们的经商行为.佛寺僧尼经商的历史由来已久.东汉末年的《理惑论》中有:“今沙门耽好酒浆,或畜妻子,取贱卖贵,专行诈绐,此乃世之伪,而佛道谓之无为耶”的记载,但这只是个别现象.东晋僧徒从事经济活动的范围已经很广.东晋释道恒《释驳论》记录了当时有些僧人“营求孜孜,无暂宁息.或垦殖田圃,与农夫齐流;或商旅博易,与众人竞利;或矜持医道,轻作寒暑;或机巧异端,以济生业;或占相孤虚,妄论吉凶;或诡道假权,要射时意;或聚畜委积,颐养有余;或执掌空谈,坐食百姓.”表明当时僧人从事农业、商业、手工业、占相、卜卦等等.这一情况一直延续至后世.隋唐以后,寺院本身就拥有果园、从林、手工作坊、店铺等.到宋代,寺院僧尼经商更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寺院僧尼经商更加普遍化.佛教寺院往往兼作重要交易场所,“东京大相国寺,乃  相似文献   

18.
<正> 桐城派在文学史上可谓是声名显赫。可是,当我们考察、研究二、三百年前这些声名赫赫的一代文章宗师们的文学主张、创作实践和他们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时,我们不能不非常惋惜地慨叹:这些才、学、识均高出他们的同时代人的文章魁首们,实际上是经历了一场不以他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无法回避的历史悲剧。他们把封建文学昌盛时代的两汉文学和唐宋八大家作品当作典范楷模,总结出“义法”、“神气”、“音节”、“章句”等戒律,以为照这个模子套,便可挽回颓势,造就一个封建文学的中兴局面,来与两汉、唐宋文学相媲美、相辉映,这实在是刻舟求剑式的徒劳的  相似文献   

19.
文人与吟诵     
诗词吟诵是展现诗心、点燃诗情、表达诗美与感动读者的重要手段。 一字一音、一调一义的汉语,最宜于以灵活多变、抑扬顿挫的节律来表现诗词之深情、意象之大美。我国的诗词从来都是可歌可诵的,《尚书·尧典》上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毛诗序》上讲:“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永哥”就是“吟诵”。《文心雕龙·乐府》上讲:“诗为乐心,声为乐体。”诗是乐的灵魂,声音是乐的形式,  相似文献   

20.
<正> 在古代和中世纪,无论东方和西方,都是一种农本经济。这种农本经济是谋生经济,足衣足食是它的根本目标。所谓谋生,包括谋衣,谋食两个方面,亦即耕织两者的紧密结合。这种保守、封闭型的生产结构在中国持续了几千年,表现也十分充分和典型。《孟子·尽心篇》中就说过:“百亩之田,匹夫耕之”,“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汉初文景之世,贾谊晁错等所献经世治国之策亦不外:“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汉书·食货志》上)这种以家庭为本位的男耕女织的自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