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波涛 《新闻世界》2014,(7):166-167
人民网强国论坛是众多网友讨论国计民生,形成网络舆论的重要平台。当下我国已进入风险社会,在鼓励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同时,也要及早发现舆论热点,合理疏通引导,促进网络生态良性发展。本文以强国论坛为例,浅析该论坛舆论引导的经验和策略,为合理引导网络舆论,认识网络舆论的传播规律和引导机制提供更多思考。  相似文献   

2.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其重要地位无不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彰显殆尽.新闻宣传工作历来是我党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只有加强网络传播舆论引导,才能抢占思想舆论阵地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3.
黄阔  刘哲君 《军事记者》2011,(10):40-40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在军营的普及,军营网络已成为官兵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官兵各种思想观点和意见建议的集散中心。提高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构建和谐的军营内部环境,必须加强对军营网络舆论的引导调控,有效掌握这一思想政治建设新阵地的主导权。  相似文献   

4.
社会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是网络宣传和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是工作难点之一,它直接关系到社会舆论的走向和社会生活的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中央政治局年初进行的38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提高网上引导水平,讲求引导艺术,积极运用新技术,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  相似文献   

5.
舆论引导能力评价是网络群体事件舆论引导规范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在新时期下考验党的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构建舆论引导能力评价机制有利于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加强舆论引导主体引导能力建设、健全和完善舆论引导责任追究制度、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是网络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能力评价机制运行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6.
蔡汉珞  梁锋 《新闻前哨》2011,(10):22-24
本文在对网络舆论和法院审判关系作了一定探讨,认为网络舆论对法院审判工作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很大的破坏性的风险如容易发生舆论审判,并提出通过加强网络舆论引导促进法院审判工作的对策:完善网络立法、加强网络伦理建设,培养网民的自主型网德意识,形成他律和自律相结合的网络传播环境;建立健全法院审判工作信息发布机制、形成培养专业意见领袖,帮助网民把对舆论客体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建设法官队伍提高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形势下,网络舆论引导越来越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认识上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它的导向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对人们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从网络舆论的定义、网络舆论特征和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措施三个方面来对网络舆论引导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王艺涵  包晓峰 《今传媒》2011,19(3):135-136
当前,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思想及行动方面的影响是深刻的,本文针对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网络舆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工作及具体对策,以期帮助高校开创舆论引导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陈志娟  王楠 《新闻前哨》2023,(15):17-19
网络意见领袖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代表性角色,其舆论引导作用的发挥对于网络舆情工作意义重大。通过在舆论引导方面,争取网络意见领袖的正向认同感;在舆论事件中,指导网络意见领袖发表正向言论;搭建与网络意见领袖的沟通平台,畅通互动渠道三种途径加强对网络意见领袖的规范和引导,使他们在舆论导向方面起到积极正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林凌 《当代传播》2012,(5):27-29,38
移动互联网集传播工具属性、媒体属性和社交属性于一体,使网络舆论在网络"熟人社会"中呈现出病毒式传播,给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崭新的研究课题。移动网络舆论具有随机性、碎片化和聚众传播特点,传播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破坏事实真相的完整性;隐形舆论的隐蔽性更强。因此,难以用引导PC网络舆论的方法有效引导移动网络舆论。必须加强移动网络舆情监测,及早引导移动网络舆论;用全面信息消除碎片化信息的负面影响;同时采用多种传播渠道引导移动网络舆论,提高其引导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字化信息时代,网络正逐渐成为各大媒体新闻宣传的主阵地,发挥着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然而出于互联网自身特性,网络上的新闻报道常常存在一定的隐患。本文简要论述了加强网络新闻舆论引导的必要性,详细探讨了相应的提升策略,希望能够有效提高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新闻舆论主要产生于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或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新闻话题中,如果引导不当很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引起群体性事件,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加强网络新闻舆论的监督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网络新闻舆论的特点1.1网络新闻舆论的虚拟性与真实性网络新闻舆论的主体是网民,他们在网上发表意见时  相似文献   

13.
涛总书记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提高网上引导水平,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网络逐渐成为高校师生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要渠道.新形势下高校要不断研究和探讨网络舆论的形式、特征和影响因素,不断改进舆论引导的方式和方法,牢固把握高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4.
网络媒体发展改变了人们对传播的认知,其传播情境便利而复杂,呈现多样性特征。网络舆论与传统舆论相比也更加复杂和难于把握。分析网络舆论的概念,对网络舆论的构成要素进行剖析,在肯定网络舆论的积极建构价值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当前网络舆论在其四个构成要素方面存在的主要不足,提出要理性认识网络舆论,对网络舆论要加强引导、管理。  相似文献   

15.
张维 《出版广角》2016,(10):73-75
舆论属于社会的软控制系统,新闻出版在形成舆论和引导舆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网络出版单位要应牢记出版职责,做好网络出版的舆论引导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原则;建立导向把关,进一步强化舆论导向管理;强化编辑能力,规范网络出版传播内容;与传统新闻出版业相结合,形成舆论引导合力,才能切实把握好舆论导向,不断提高网络出版对舆论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6.
舒斌 《新闻战线》2022,(1):44-46
<正>网络新媒体特别是党网新媒体,是推动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主体。加强网络内容建设、构筑主流舆论声势,推动网络空间治理、营造清朗网络环境,创新网上群众工作、切实做好服务引导,开展网络公益活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张姝彦 《新闻世界》2012,(10):67-68
新媒体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日益深远,新时期,要正视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正确看待新媒体舆论引导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占领舆论引导主阵地;抓好宣传队伍建设,构建舆论引导主力军;加强舆情信息工作,提升舆论引导预见性,努力提高新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张希熙 《今传媒》2020,28(5):59-61
如今,网络中的民粹主义言论屡见不鲜,在一些网络公共事件中还呈现极端化倾向,对舆论造成负面影响并导致事件非理性发展。探析网络民粹主义,应当考虑到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心理动因,并反思网络技术本身在言论思想繁杂的时代,如何来有效地加强正面引导及监管,发挥舆论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超 《新闻世界》2010,(11):190-191
网络的"第四媒体"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由于互联网本身的特性导致网络新闻宣传报道隐患重重,迫切需要加强网络的舆论引导。本文分析了网络舆论引导的现实意义,进而提出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最有效方式是加强网络深度报道,并对如何加强网络深度报道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时代,我国网络舆论工作面临信息飞沫化、网络舆情危机常态化以及网络舆论生态复杂化等严峻挑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在把握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和网络舆论工作实践,探索现阶段网络舆论引导的可行路径,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