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仁平 《军事记者》2002,(12):61-61
在基层搞新闻报道,时常听到不少报道员埋怨:“现在在军报上登一篇稿子真难啊!没有关系你就甭想,即使投的稿件再多也是白搭。”因此,不少报道员对在军报上稿信心不足。军报上稿果真这么难吗?非得有关系才成吗?我的经历对这一问题作了彻底的否定回答。今年“五一”前夕一天,我们部队政治部陈主任不经意地对我说:“小贺,今天报纸上有你一张照片。”于是,像往常一样,我立即找来当天的《人民军队》报,翻了个底朝天,竟看不到半点照片的影子。心想:难道是主任看错了?不会是《解放军报》?我随手打开《解放军报》,二版中间熟悉的训…  相似文献   

2.
我是第三次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说起来惭愧,论发表的稿件,我加起来才10来篇。虽说收获不大,毕竟自己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由一个“火头军”到通讯报道员的转变,是我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两年来的最大收获。为了提高新闻写作水平,今年我参加了第16期函授学习。记得第一次参加第11期军报新闻函授学习的情景。当时我在连队当通信员,机关的郑干事见我写的演讲稿有点文字功底,就鼓励我参加军报的新闻函授学习。那时,我对函授学习也热了一段时间。收到教材后,我把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用在函授学习上,后来有一篇“豆腐块”在当时的《新闻与成才》(…  相似文献   

3.
2001年7月13日军报第三版“战士视点”栏目,发表了我在军报的处女作《班长,请注意批评方式》。这篇近两千字稿件的发表,不仅圆了我的军报见稿梦,而且打破了所谓的“没有关系就别想在军报上稿”的传言。作为一名基层连队的新闻爱好,从没见到过军报记长啥模样的一个普通战士,能在军报发表这么长的稿件,这向战友们证明了一个真理:只要稿子写得好,就一定瞎不了。“多琢磨稿子,少琢磨编辑。”也成了我新闻路上和战友共勉的一句座右铭。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看了《新闻与成才》新开辟的“编辑看稿札记”专栏,作为报道员,我感到眼前豁然开朗,心里透明了许多,以前对军报太多的偏见也随之烟消云散。“编辑看稿札记”为报道员和编辑架起一座“连心桥”。说实话,当我们把一份份稿件邮给你们,都希望自己的稿子能变成铅字,可是过了很长时间仍然不见稿子上报,心里面便会产生很多对编辑们的偏见和不切实际的看法,而这些看法的理由大多是:编辑跟咱不熟,稿子再好也不会上报;给编辑们送点礼稿子肯定能登;再加上一些谣言:某团宣传干事花了多少钱才在报纸上登了个“豆腐块”;“要想稿…  相似文献   

5.
5月初,驻滇某部宣传股经过商讨,决定用《新闻爱好者》这本杂志作为辅导教材,对报道员进行培训.“两用人才培训”的新闻班教室里,教员在黑板上赫然写道:《新闻爱好者》是初学新闻的良师益友.至7月上旬,报道员们的文章陆续在《解放军报》、《战旗报》等军报上发表,95%的报道员发了处女作.  相似文献   

6.
我是当第二年兵的时候认识《新闻与成才》的。凭着以前在家时曾在报纸上发表过几篇散文、小诗,新兵刚下连我就被指导员相中,调到连部当了一名文书。通过看报发现,和我一块当兵的同班同学、后来调到团报道组当报道员的吕杰经常有新闻稿在《前卫报》上发表。羡慕之余,便萌发了搞新闻的念头。但由于我以前只写过文学稿,对新闻报道接触少,刚开始起步时,那些靠在“黑暗”中摸索的稿件寄出之后便泥牛入海。于是我便去请教吕杰,他向我介绍了《新闻与成才》。看过这本杂志以后,恰如久旱逢甘露,我毫不犹豫地订阅了全年的《新闻与成才》。每…  相似文献   

7.
我是西藏军区某旅一名士官报道员。以前与其他报道员聊天时,总听到他们一些埋怨,说自己在军报上不了稿主要是在报社没熟人、没有关系。每听到这些话,我总会为军报编辑感到愤愤不平和冤枉,因为我今年在军报发表的每一篇稿件,几乎都是自然稿,没有找任何关系,也没到北京送稿。  相似文献   

8.
初当报道员时,我只顾埋头写稿,半年渐过,却没有一篇见报。焦急之余,去报社请教。一位编辑看了我写的几篇稿件后,对我说:“报道员不光要会写稿,而且还要学会看宣传战线的哺场”’。经他一点拨,我恍然大悟。于是,我将当月报纸全部置于案头,认真阅着,发现报纸上刊登的徐洪刚事迹和与徐洪刚事迹有关的事比较多。我领悟到新闻报道的主旋律是弘扬时代精神。恰巧当晚连队有个战士因救助一位遭欺侮的少女而被歹徒砍伤,住进了医院,我当即赶到医院对他进行采访,并连夜写出《南大桥下战士无畏》,第三天就在《海口晚报》“一曲赞歌”栏目…  相似文献   

9.
维护报纸声誉,报社责任重大。但是,作为给报纸写稿投稿的报道员,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特别是像我们这样拥有一支庞大报道员队伍的军报,更不能忽视他们在维护报纸声誉中的作用。 维护报纸声誉是报道员起码的职业道德。近年来,受社会上一些实用主义、功利色彩等错误思潮的影响,新闻队伍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有偿新闻”和钱稿交易等不正常现象。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的军报能坚持自己的办报原则,风气是比较正的,用稿的机制是科学的,稿件质量也是比较高的,编  相似文献   

10.
“只要问题抓得好,不跑不送照上搞。”这是他从写稿中悟出来的一条体会。厚厚的见报剪贴足以验证他这句话。不信,请看去年岁末的事实;12月16日至30日短短半个月时间,《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等中央级大报就刊发了他5篇稿件,且都是“大块头”。其中“河南嵩县亟需五方面人才”一稿在军报发表后,他收到四面八方的来信:感谢的、请搭桥的、谈理想见解的、表决心的……他,就是河南嵩县人武部新闻干事王天立。今年29岁的王天立原是济南军区某团专职报道员。他曾先后两次参加《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和石家庄等地两用人才函授学院新闻…  相似文献   

11.
说句真心话,我是抱着到部队考军校的目的参军的。但事与愿违,到部队后不久,正值团报道组青黄不接,宣传股长得知我入伍前曾在家乡小报上刊登过文章的情况后,便把我调到报道组担任了一名报道员。   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到报道组时,我不管稿子写的怎样,接二连三地向军报及军区《前卫报》投稿。结果三个月下来,寄出去的稿件都“泥牛入海”,杳无音讯。在那段时间里,我是在沮丧与压力中煎熬,甚至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心中不觉打起了“退堂鼓”……后来,我从《解放军报》上看到了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的招生启事后,就毫不犹豫地用入伍时父…  相似文献   

12.
通讯员园地     
退役士官贾东海当上了编辑本刊讯厉成道报道:武警8692部队政治处报道组退役士官贾东海,凭借扎实的写作功底和较强的采编能力当上了《江苏科技报》编辑。这一消息在部队上下传为美谈。贾东海入伍后刻苦钻研新闻写作知识,参加军报新闻函授,深入基层一线采写了许多有质量的稿件。先后在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人民武警报》、《新华日报》等军内外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980余篇。为此,多次被上级单位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优秀报道员、2次荣立三等功,并被单位和上级树立为优秀士官标兵。某装甲师提高报道员业务素质本刊讯商学…  相似文献   

13.
通讯员园地     
驻豫某高炮团政治处主任徐汉发是位“老宣传”,但却甘心情愿为报道员们当“助手”,成了助人成材的“六大员”。 “信息员”徐主任在生活工作中处处留心,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及时通报给报道员。仅去年一年,新闻干事和报道员就从徐主任那里得到了86条信息,其中有76条信息形成稿件后在报上发表。 “读报员”徐主任在多年关心扶持报道员工作中,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习惯:凡是《解放军报》上刊发反映部队基层的头条新闻.他再忙也要抽出时间给报道员们读一遍,帮助报道员分析稿件,增强新闻敏感性。 “资料员”有一次,新闻干  相似文献   

14.
海装广州局新闻函授学员成绩斐然本刊讯函授学员凌青报道:近日,海装广州局报道员陈亮打电话给局政治部,称自己又有3篇稿子被《柳州日报》采用。至此,该局自年初所有报道员报读军报第11期新闻函授班以来,半年内已在各类报刊发表稿件33篇。该局90%的干部是技术干部,平时埋首业务,对文字工作存在畏难情绪,也影响了撰写专业论文的热情。局党委决定,以抓新闻报道为突破口,提高大家的文字表达能力。措施之一就是规定各单位的报道员必须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局政治部为大家办理了报读手续,并要求学员认真学习函授教材,按时完…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章善玉报道:日前,武警江苏边防总队2006年党委扩大会上宣布:军报新闻函授学员、江苏镇江边防检查站士官报道员费伯俊被评为“优秀报道员”,这是他连续第四年被上级评为“优秀报道员”。费伯俊同志曾先后4次参加了军报新闻函授学习,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学员”。去年,他在军内外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220多篇(幅),为其所在部队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作出了重要贡献。费伯俊获“四连冠”  相似文献   

16.
周鹏 《军事记者》2011,(6):63-63
4月12日早上,连队通信员刚拿到11日的《解放军报》就兴奋地嚷嚷:"快来看啊,咱连的周鹏在《解放军报》上稿子了!"顿时,许多战友围了过来。我是一名业余报道员,也曾多次向军报投过稿,却一直未能“露脸”。突如其来的惊喜,让我激动不已。接过报纸一看。一篇标题为《红军乡的红色传说》的稿件,署名为周鹏,和我的名字一字不差。我立即明白,这是遇上同名作者了。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解放军报》新闻摄影宣传曾经创造过辉煌:军报刊发的抗洪救灾新闻照片曾被《人民日报》等中央级大报和香港报纸大篇幅转载;军报发表的众多优秀新闻照片曾经获得“全国好新闻”一等奖或者在国家级摄影比赛和展览中获得大奖;军报的许多新闻摄影佳作曾经被全军官兵传为佳话,被基层部队作为政治思想教育的生动教材;军报曾参加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被评为“报纸要闻版运用好新闻照片”一等奖;军报推出的新闻摄影新人很多成为全国新闻摄影界的新星……荣誉已成为历史。荣誉只代表过去。在荣誉和成绩面前…  相似文献   

18.
每每翻看影集,有这样一张照片令我分外喜爱:解放军报社大门口,《新闻与成才》杂志匾牌旁,笑眯眯的我满脸绽成一朵花──一种从没有过的甜蜜与幸福、自豪与荣耀此刻凝结成神圣的喜悦!相识《新闻与成才》,是5年前的新兵连。训练间隙,休息之余,我总爱思考些问题,琢磨些点子,然后趴在床铺上抄抄写写,居然有一篇稿子被报纸登了出来。初试“锋芒”成功,我看报写作的劲头一浪高过一浪。有一次,军报介绍一期《新闻与成才》的要目和下面赫然打出的“告新战友”参加新闻函授的启事吸引了我。我暗自思忖:要想在新闻写作上有所“成才”,…  相似文献   

19.
有位名记者说过,好新闻是脚板底下跑出来的。兰州军区某团战士解开平就是这样一个为追求好稿而不怕吃苦的报道员。在连队就喜欢新闻的解开平,1996年5月在《人民军队》报上发表了一个豆腐块后,有幸被团新闻干事看准把他调到政治处当报道员。到报道组后,小解为不负领导的厚望,一心想早出成绩。便整天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不停地写,几乎一天写一篇,结果三个月过去了,寄出去的稿子,竟然在报纸上一个字也没见到。他失望了,认为自己不是搞新闻的料。新闻干事看出小解的心思后,便指着他那些没刊用的稿件底稿语重心长地说:“不是你文字基…  相似文献   

20.
说来很幸运,我发表的第一篇稿件竟是在《解放军报》上,但这并非易事。起初,我和许多初学写作的同志一样,雄心很大,一心想登军报,漫无天际写稿,皆泥牛入海。冷静分析,我的败作多为“本报讯”等只有一版二版才能发的稿件。转念一想,军报一版二版的稿件多出自记者、专职新闻干事之手,和他们争版面,自然败的多、胜的少。何不在记者、新闻干事很少问津的一些“栏目”,寻找一些适合自己写的稿件。1990年11月我从军报三版看到一个新开《大家问大家答》栏目和“欢迎赐稿”启示,联想到我的同乡陈副连长和妻子感情不合,“离”也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