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电视发展的历程,以往频道比较少,观众不存在太多的选择性。电视是皇帝的女儿,不愁观众看不看。但随着卫星技术和有线技术(特别是光缆技术)的发展,可供观众选择的频道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突出自己的频道,赢得观众,赢得收视率,成为传媒人士最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CCTV-电视指南频道是我国唯一的在全国范围内播出的导视频道。其主要功能是向观众推介中央数字电视平台上40个付费电视频道及其精彩内容.一是向准备订购付费频道的观众提供内容参考.另一个是向已经订购的用户提供节目播出信息,方便观众选择收看。随着电视传播技术的不断升级。加上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新媒体的纷纷涌现.观众收看电视的方式和习惯悄然发生着变化。如何利用各种传播渠道的优势,为观众提供优质资讯的导视服务,是电视指南频道必须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电视栏目的品牌化操作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在观众换台的几秒钟内吸引到观众,如何让观众优先选择某个频道并且在固定的时段把这种选择变成一种依赖,这是赢得当下竞争激烈的中国电视市场的关键。而电视传媒个体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以独特的、新鲜的方式吸引观众。这就需要打造具有品牌化的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4.
赫丛年 《记者摇篮》2005,(12):58-58
大家知道.目前中国的电视纪录片没有多少观众.很多纪录片栏目被挤到了“垃圾时段”,有的甚至被请出了主频道。而有意思的是.近些年,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队伍不断壮大.在国外获奖的纪录片也越来越多.可收看中国纪录片的观众却越来越少。这种创作的繁荣与观众的萎缩,不能不让人反思一下中国的电视纪录片。  相似文献   

5.
陆康 《视听纵横》2005,(6):96-97
多年来,广大电视艺工作为了使荧屏丰富多彩,满足不同层次的电视观众的不同需求,想尽一切办法.不断改进节目内容、节目形式,提高节目的化品位,创作出不少新颖别致、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艺作品。但是.随着观众“口味”的变化,曾有着“新花招”的电视艺节目又慢慢成了观众眼里的“老套头”,观众没兴趣看.当然影响收视率,这样.又逼着你对节目、栏目进行改版.推出更适合观众“口味”的“新花招”,以赢得电视市场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6.
李燕 《新闻窗》2007,(6):54-55
随着数字电视的整体平移,观众所能收看到的频道数较之以往已是成倍增长,频道拥挤,观众分流已是大势所趋,而预告类节目与电视周报一样,是观众收看电视的指南,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时代,包装已不局限于商品的包装,电视节目也需要包装,包括内在化包装和外在化包装。只有经过包装,才能使电视形成统一鲜明的频道特色,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较高的收视率。电视包装的演变和发展是循着电视技术特别是CG技术的发展轨迹走过来的。  相似文献   

8.
王坤 《新闻传播》2007,(6):33-33
在目前,我们的电视播出是处于“准数字化阶段”,仍以线性播出为基本特征,而这种以时间顺序传递信息的特征,就决定了电视与以空间顺序传递信息的平面媒体在编排规律上有很大的不同,也就是说,受众在接受平面媒体时,选择权是主动的,而接受电视媒体时,选择权是被动的。多频道时代的电视竞争,又赋予节目编排以特殊意义,因为频道的增多,节目选择空间的加大,并不总意味着观众总收视时间的必然加大,也不意味着观众会将自己的时间均匀地分配给每一个频道,而忽略其他大量的一般性的频道。  相似文献   

9.
提高电视科教节目的可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的优势在于它的可视性。眼见为实是观众对电视的最直观的评判与选择标准。可视性是电视的本质特征,但是观众所要求的又不仅限于原生态的粗糙。以往,在频道中影视剧、新闻是观众的主要收视内容,科技类节目仅仅作为点缀穿插其问聊作补充.以央视为首的科教类专业频道的出现,满足了当前受众市场的需要,同时在无形中又给为科技节目的拍摄、  相似文献   

10.
论电视专业频道的品牌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频道专业化是指电视媒体经营单位根据电视市场的内在规律和电视观众的特定需求,以频道为单位进行内容定位划分,使节目内容和频道风格能较集中地满足某些特定群体受众的需求。频道专业化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频道的节目类型组合结构相对集中;二是频道的实际观众组合结构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11.
塑整体形象 创名牌集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波 《新闻爱好者》2001,(11):34-35
又一次全国性的电视传媒巨大变革目前正如火如荼,这不仅仅是以往电视运营机制的改头换面,更重要的是对旧有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的冲击。这次变革,给了各台调整自我、更好服务观众的机会,也为各台重新定位、再塑形象创造了良机。一、形象塑造的基本原则:电视进入多样化、品牌化的激烈竞争之后,频道同质化倾向十分严重,栏目雷同,精品匮乏。观众具有了充分的选择空间,并不断提高了选择标准,更具主见性、文化性。各个频道都会借助现代化办台理念积极出点子、想办法、标新立异,以争取最大受众面的目标观众群;任何一个频道都会努力寻找一…  相似文献   

12.
频道专业化是电视改革的方向,这在理论上已经没有异议了。不少电视台在实践中也早已将自己的第2套节目由综合台改成了专业台(频道)。今年,又有一些省市进行有线、无线合并,实现了频道专业化分工。应该说电视人为频道专业化倾注了很多心血,遗憾的是,对现在地方台的一些专业频道观众似乎并不看好。其原因就是专业频道的特征并不明显。那么专业频道为何会特征模糊、专不起来?频道专业化究竟难在哪里?面对频道专业化实践中的难点,电视人又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3.
王志忠 《新闻传播》2009,(10):107-107
当前,频道专业化已成为我国电视媒体发展的新趋势。在这种频道专业化、受众“分众化”、传播互动化的形势下.教育电视台在栏目的策划与设置过程中应该有自己的定位原则,以求办出特色,赢得观众,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14.
谢鸿鹤 《声屏世界》2000,(12):23-23
大家知道.湖南电视最先引人注目的是新锐综艺节目.而今影响最大的依然是观众习惯在周末品尝的“综艺大餐”:目前.湖南电视“五虎三龙“有一半以上频道拥有自己的综艺节目.而且每周至少二档.有的频道还有三四档之多.当然最有代表性的首推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湖南卫视称之为谈话类节目.但人们习惯划入综艺节目范畴)和湖南经视的《真情对对碰》(《真情》还上了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  相似文献   

15.
电视是大众传媒,多少年以来,我们一直强调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地位和作用,希望生产的电视产品能兼顾所有的观众和所有的内容。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市场的细分和受众需求的变化,媒体开始将受众细分、将自己的传媒产品细分。像其他生产领域一样,电视针对不同的目标观众(目标消费者),生产出不同的电视节目,并将它们分类在不同频道中播出,这个时候,专业频道应运而生。与江西电视台其他几个专业频道一样,江西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运作了一年多,从摸索到前行,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专业化频道符合电视市场的发展规律,它的天地将越来越宽阔。频道专业…  相似文献   

16.
电视购物是以电视台的专门购物频道或节目为平台,不间断地以直播或录播的方式播出商品信息,为观众提供全新的视听感受与多样性选择的一种家庭购物方式。QVC是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购物频道,其运作模式也是电视购物中的佼佼者。本文旨在分析QVC成功的运作之道,对于改进国内同类型的电视购物节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嘉  海燕 《传媒观察》2005,(8):21-23
频道专业化是指电视媒体根据市场规律和受众分群化媒介消费习惯,针对不同的目标受众对信息的特定需要组合成内容定位专一的电视频道。专业化频道所应具备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应是:频道节目内容的定位专一与目标观众对象的分众化。  相似文献   

18.
李辉 《记者摇篮》2004,(12):24-24
随着频道专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电视台以都市市民为最大化目标观众,以反映市井人生。关注百姓的喜怒哀乐为基本内容生活服务频道应运而生。这在中国电视发展史上是一种进步。然而,如何办好专业化、生活化的频道.对电视人而言,仍然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课题。本人拟就生活频道的定位方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都市频道是深受本土观众欢迎的电视媒体,也是深圳广电集团强力打造的第一地面频道。在深圳这个资讯非常发达的城市里,都市频道连续5年在深圳地区所有电视频道中蝉联收视冠军,它的影响力、观众忠实度、社会美誉度独占鳌头。从纵向的频道自身发展轨迹来看,都市频道作为主流电视媒体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连年攀升。从2007年开始,都市频道整体收视率超过香港翡翠台,完成了深圳电视史上历史性的超越,引领深圳电视媒体进入了"本土黄  相似文献   

20.
奚小兵 《视听界》2013,(1):62-63
“频道是观众打开电视的第一接触点,也是按下遥控器按键的直接反映,因此我们必须以频道为基础单位进行经营,着力提高观众规模和频道忠诚度。”世界传媒大亨、新闻集团总裁默多克认为,频道制运营对于电视媒体的发展至关重要。不过在我国,长期以来频道只是作为一个播出平台或呼号而存在,并没有成为运营主体。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事业属性的影响,加之频道资源匮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