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才算享受过一流的教育?如果你置身如下的教育场景之中,就会获得会心一笑的体悟。公开课前,执教老师端着一杯矿泉水,慢慢地,从孩子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大家集中精力,注意品味空气中的‘香’味。”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杯子举了举,问:“哪位同学闻到了杯中水的味道?”有一个学生回答说:“我闻到了,是香味儿!”他再次走下讲台,端着杯子,从学生的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叮嘱:“请你们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下空气中的气味。”过了一会儿,他第三次走到学生中间,让每一位同学都嗅一下杯子中的水。这一次,除了一位同学外,其他同学都…  相似文献   

2.
怎样才算享受过一流的教育?如果你置身如下的教育场景之中,就会获得旷心一笑的体悟。公开课前,执教老师端着一杯矿泉水,慢慢地,从一班三年级孩子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大家集中精力,注意品味空气中的‘香’味。”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杯子举了举,问:“哪位同学闻到了杯中水的味道?”有一个学生回答说:“我闻到了,是香味儿!”他再次走下讲台,端着杯子,从学生的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叮嘱:“请你们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下空气中的气味。”过了一会儿,他第三次走到学生中间,让每一位同学都嗅一下杯子中的水。这一次,除了一位同学外,…  相似文献   

3.
品味陶诗     
林正曙 《现代语文》2008,(12):62-63
一、“味”的审美标准的变迁 钟嵘《诗品》中,有“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味”是指文章的滋味,浓厚深远的特点。司空图进一步解释钟嵘的观点,所谓“味之者无极”中的味,是味外味。司空图的突出贡献在于他举盐为例,一道菜加入了盐,使得这道菜味道更加醇美,而不仅仅是一种咸味,这样一种醇美,是所谓的味外味。  相似文献   

4.
一天,在课堂上,哲学 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 站在讲台前说:“请大家闻闻 空气中的味道!” 一位学生举起手回答: “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 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 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 的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  相似文献   

5.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程少堂先生关于《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一文说:“所谓语文味,是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份为“派往明天的教师”精心配制的“营养丰富”“五味俱全”的精神食粮。“五味子”是该书的灵魂。一是“教育哲学”味,力求体现教育哲学的“高屋建瓴、微言大义”之味;二是“教育文化”味,力求体现教育文化的“深深厚重、反思批判”之味:三是“教育散文”味,力求体现教育散文的“文辞隽永、情真意切”之味;四是“教育故事”味.[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程少堂老师关于《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一文说:“所谓语文味,是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他说得比较理性。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  相似文献   

8.
有两位四年级语文老师在教学《三味书屋》一文时,遇到了同样的情况,教者简介课文内容后,一个学生问:鲁迅先生读书的地方为什么叫“书屋”不叫“学校”?“三味”是哪三味? 一位老师听了学生的这个提问,答道:“这有什么好研究的!就跟你们的名字一样,爸妈给取的呗!”听了老师的回答,有的同学若有所知,更多的同学则觉得老师的回答里似乎缺少点什么。另一位老师听了学生的这个提问,略思片刻后微笑着说道:“哎呀,你真聪明,问题问得多好啊,谁能给他解释吗?”学生受了老师的鼓励,立刻有人举  相似文献   

9.
不知从何时起有了这样的情形,即教育与教学可以相对而论:既深情地谈论着“教育”又科学地谈论着“教学”,或者不是描绘着教育而指责着教学,就是同情着教学而反对着教育,当然都自成体统。这情形由来已久.也许是“事之固然”,人们都习以为常。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情形?教育与教学之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是怎样的关系?一会儿举右手一会儿举左手,总这样举来举去,人们就不能不疑惑了,或者是糊涂了。  相似文献   

10.
对语文教育“味”的探索,当代学者陈本源先生有《谁解其中味——谈古代语文教育中关于“味”的理论》,他把“味”和语文联系起来,认为:在语文教育的领域里,有两个密切相关的基本含义.一是指语文材料的丰富意蕴和审美特征,亦即语文材料中蕴含的理性意义和美感力量.……二是指在读写活动中,对语文材料的一种认知方式和审美体验.真正把语文和“味”组成词并变成一个概念的,当首推程少堂老师.  相似文献   

11.
新语文教育有“一个本质“:“新语文教育“就是一种“奠基性“的“精神教育“,是通过“语言“奠定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真实自由的个性精神。“新语文教育“有“两个基本原理“:一、“新语文教育“主张以“举一反一“为主“举一反三“为辅。二、着意于“精神“,着力于“言语“必得益于“能力“。  相似文献   

12.
郑友霄 《语文知识》2001,(12):56-59
清华大学附中的韩军先生在《百年现代中国语文教育八大关系》一文中说:“语文学习不太类似于‘科学化’的数理化学习,可以‘举一’(如例题)‘反三’(做习题),‘举少’而‘胜多’。语文学习常常是‘举三’而‘反一’,‘举多’而‘胜少’,‘举十’才‘反三’。人类语言的学  相似文献   

13.
一杯水……     
公开课前,执教老师端着一杯矿泉水,慢慢地,从三年级一班孩子的座位旁边走过。他一边走一边说:“请大家集中精力,注意品味空气中的‘香’味。”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杯子举了举,问:“哪位同学闻到了杯中水的味道?”有一个学生回答说:“我闻到了,是香味儿!”他再次走下讲台,端着杯子,从学生的  相似文献   

14.
张奠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09,(6):F0004-F0004
日前特级教师周继光来访,谈及我国的数学双基教学.周老师说,南洋模范中学的赵宪初先生曾经提出,中学数学教学需要“举三反一”,甚至有时需要“举十反一”,“能够‘举三反一’,孺子可教也”(见《赵宪初教育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相似文献   

15.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其评价的首要标准是它是否具有“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返璞归真,回归语文教育的本色---“语文味”,就成了一个重要命题。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论述:从多“读”上呼唤“语文味”的回归;从多“品”上呼唤“语文味”的回归;从多“写”上呼唤“语文味”的回归。  相似文献   

16.
关于教学,孔子有一句被人引用得最多的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中国古代的教育智慧在这里得到了最凝练的确证与表述.……  相似文献   

17.
近日,重读了本刊第2期所刊发的杨冬梅老师的文章——《味在读中浓情在读中升》。文中,杨老师以约匕京的春节》一课中的“除夕”语段为例,强调“读”在教学中的作用:初读,感受除夕的印象。自读,走进生活化情境。再读,感受除夕的热闹。不可否认,杨老师所举的语段教学以读为主,以读促思,以读促学,在“读”中,除夕“味”浓了,感悟“情”深了——这是“得意”。  相似文献   

18.
办班变“味”析江苏省射阳县委研究室刘剑,文之时下,许多部门为强化服务基层,提高各类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举办一系列的综合或专业培训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然而,在有些地方,却违背了办班的初衷,使办班变了“味”。办班本为提高业务,却借机游山玩水。以举...  相似文献   

19.
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践行“四个服务”的战略要求。通过调查发现,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总体向好,但存在“研究”特性凸显不足的问题。结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际,提出浓厚思政课堂“学术味”、专业课堂“思政味”、学术研究“文化味”、实践活动“探究味”和校园文化“理论味”,构建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五味”俱全的思政教育体系,并进行了针对性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一、教师:你[Al]才和同李打架, 遇踵行焉是多持的呱? 举生:姗的。┌─┐│椒│└─┘二、教师:既然韶藏蜡筷,今援 敲怎像? 举生:改遏。三、教师:能不能保澄: 率生:保澄!┌──────┐│二擎蹄 ││李撤…御,,│└──────┘呀!又得「教育J了。形式的“说服教育”@邵健平$苏州大儒中心小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