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永福 《寻根》2006,(5):44-53
有人说,不管你在韩国生活多长时间,如果没有在那里过过中秋节,就不能说真正了解韩国文化。这话听起来好像有点夸张,可一点不假。应该说,韩国人的中秋节,从渊源来说,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的联系,中秋节全家团圆、赏月等习俗,也与中国类似。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经过消化、吸收、创造,韩国中秋节的习俗已与中国有明显不同,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韩国中秋节的主要活动是为感谢祖先而进行扫墓、祭祀,吃特制的松饼而不是月饼。  相似文献   

2.
在韩国过春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永福 《寻根》2007,(1):88-94
在韩国,传统节日很多,四大传统节日是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其中春节和中秋节是最重要最盛大的节日之一,法定假日都是三天。[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中秋节的起源杨琳起源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秋节是何时出现的?二是中秋节是在什么基础上形成的?先来探讨第一个问题。流行的观点认为中秋节出现于宋代。具有权威性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中秋节”条中说:“及至宋代,中...  相似文献   

4.
待到月圆时     
侯敦 《滇中文化》2004,(4):26-27
地点 某乡,普为家。时间 中秋节,傍晚。人物 普为,乡长,防洪指挥部总指挥(称普)。徐月,普为之妻(称徐)。[幕启两块天蓝色景片,门为虚拟;摆桌、椅。桌上有电话,摆着月饼和中秋节食品。  相似文献   

5.
沈海滨 《世界文化》2007,(10):51-51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其实,一些亚洲国家也过中秋节。但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6.
“月饼”亦指“茶饼”□周建邦《中秋节的起源》(杨琳,载《寻根》1997年第4期)对中秋节的起源多有考证,读之受益良多。文中涉及中秋月饼的起源,虽然辨证中秋月饼在唐宋出现之说不可靠,但将“月饼”称之为“一种月形的普通食品”,似乎失之笼统。同时说“月饼”...  相似文献   

7.
谁都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中秋佳节.可是在大理市白族聚居的周城村,中秋节却是观音会.为什么周城的中秋节,除晚上人们合家团聚,敬月、赏月、谢月之外,白天还举行盛大的观音会呢?  相似文献   

8.
许凤才 《寻根》2008,(5):96-98
据曾经历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张衡石先生回忆,1929年的中秋节刚过没几天,在淮阳师范任国文教员的新诗人徐玉诺,不知何种缘故,正上着课时情绪突然激动起来,撂下讲义扬长而去……这一下使整个校园舆论大哗,  相似文献   

9.
漫话中秋节     
《滇中文化》2006,(3):21-23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中秋节。中秋之夜,明月似镜,大地如洗,丹桂飘香。正是:“八月中秋月正圆,平分秋色一轮满。”此时,阖家欢聚,席地而坐,一边赏月,一边品尝着月饼、瓜果,岂不美哉乐哉!  相似文献   

10.
手捏的月亮     
奶奶的月亮是手捏出来的. 奶奶的月亮是在中秋节捏出来的. 中秋节还没有到,村里的人就问奶奶,今年做不做月饼,奶奶总是说做.奶奶说,早早拿来点好.  相似文献   

11.
小舅     
张旗 《大理文化》2012,(12):46-49
小舅今年八十岁了,我还是喊他小舅。他年轻时赶马,吆牛耕田,一生都和牛马牲口打交道。现在家里买了微耕机,买了客货两用的皮卡车,不养牛也不养马了,小舅也老了。母亲去世时还牵挂着小舅,嘱咐我要常常去看看他。母亲去世已经十六年了,每年的中秋节、春  相似文献   

12.
公元2005年9月17日,恰值中国农历乙酉中秋节的前夜,举世闻名的中国皇家园林颐和园内的气氛恰如古人浓郁的诗意表达:“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中国和法国2000多位嘉宾欢聚于此,在秋高气爽的一派习习微风里,在一轮“曾经照耀古人”的千古明月的辉光下,在庆祝中华传统中秋佳节的喜庆气氛中,在这个专为庆贺法国文化年圆满谢幕的游园晚会上,在古色古香的文昌院内,  相似文献   

13.
西贡的涅槃     
几天后,我踏上了回国的飞机。这要归功于徐赞工作过的‘潘昙江’的主管上司,在他的帮助下,我比预想的更快拿到了回国的机票。那时,越盟军攻势十分猛烈,联合国军遭到了越盟军无情的突袭。越盟军利用中秋节的48小时休战时间,展开了大规模的突袭行动。  相似文献   

14.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载“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古代帝王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礼制,祭月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仲秋节”。  相似文献   

15.
笑话幽默     
想吃月饼英语课上,老师见王磊在睡觉,便走过去推醒他问:“homesick(想家)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他回答不上来,老师提示道,“中秋节你想什么?”小王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想吃月饼。” (龚 君) 漫画 无题三明治一个美国人在南非旅游时喜欢上了大象。他决定在回家时,带走一头。于是,他在大象的两个耳朵上分别挂了一片面包。在海关,他被告之:“我国法律规定,走私大象属于非法行为。”那个美国人大声申辩:’我认为,我有权决定在三明治里夹什么。”作 弊“汤姆在考试作弊时被开除了。”“怎么回事啊?”“在生理卫生考试中,他数自…  相似文献   

16.
赏月话中秋     
倪宝诚 《寻根》2010,(5):60-66
<正>崇拜月神的由来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清澈如水。中国人每到这一天的夜晚,都要全家团聚赏月,品尝月饼、秋果,共享天伦之乐,所以,中秋节在中国民俗节日中又称"团圆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十六两天的夜晚,月亮分外光明、圆满。民谚更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为此,不知有多少诗人为之动情而诗兴大发。如唐代诗人李白脍炙  相似文献   

17.
一 今年核桃成熟上市的时候,我的老家,位于无量山和哀牢山结合部的峡山县靠山庄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说大,它还真不算大;可说小,它一点也不小.它撞击着许多山民的心,让人久久无法平静,其中包括远在州城一所大学教书的我. 事情是这样的. 就在中秋节前一天,刚进入知天命之年的三叔,终于冲破重重阻拦,把自己含辛茹苦、倾注心血...  相似文献   

18.
王蕾 《华夏文化》2006,(3):18-20
花朝节,是我国民间岁时八节之一,也叫花神节,又称百花生日。自春秋起源,袭至明清,一直绵延不衰,其重要程度可与中秋相媲,是中国古代的重要节日之一。因其经常与中秋节并举,中秋古时又称“月夕”,进而形成“花朝月夕”、“花朝月夜”等成语,流传至今,用来形容良辰美景。然时至今  相似文献   

19.
李海珉  吴旭江 《寻根》2009,(3):74-85
俗语云: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习。江南市镇,就风俗习惯来说,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相对独立的一面。位于江苏吴江县的古镇黎里,自南宋建镇以来,积淀着近九百年的历史文化。明清及民国时期,这里有一个十分特殊的习俗,即每年中秋节前后的“显宝”。显宝本来只是把古董宝贝拿出来供亲朋好友、四乡百姓观赏,而事实上一开始就伴随着显艺。随着时日的推移,显艺日益增多,有文的也有武的。20世纪40年代,黎里出现了一位农学家倪慰农,揭开了显宝全新的一页,显出了他的农副业产品。  相似文献   

20.
2008年上海民族乐团完成各类演出197场,其中联合演出12场。上海民族乐团演出季在保留有一定市场影响音乐会的基础上,推出一系列新品牌,如端午节的“九歌&#183;神曲”、中秋节的“乐和江南”,整台小节目的“品乐集&#183;如梦令”,戏曲音乐专场“梨园珍韵”,罗小慈作品音乐会、体现“走出去”战略的“乐鸣东瀛”和“相约香江”等主题音乐会。每套音乐会曲目都有原创作品加入,突出了上海民族乐团的艺术风格。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乐团迅速反应,在演出季首场大型民族音乐会《春之抒情曲》增加“国之殇”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