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论新闻信源     
本文试从新闻信源与新闻事实、不确定性的产生和消除、新闻信源的参与和信息的获得等三个方面来探讨新闻信源几个带规律性的问题。新闻信源与新闻事实一、新闻信源顾名思义,信源,即信息的来源;同样,新闻信源,即新闻信息的来源,也就是新闻信息是从哪里发出来的。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从新闻信源开始。只有信源发出了信息,才能投入传播,开始它的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2.
戴邦同志最近在《经济信息》上撰文认为,新闻、信息是新闻报刊的主体,信息是新闻的重要来源:新闻是对信息的挑选。文章说,信息一定要迅速、准确、真实,否则.或者失效,或者减少经济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媒体发展突飞猛进,信息传递变得越来越容易,市场对于新闻的需求也就不断增加,此外,物质生活不断满足的今天,观众对于信息的关注度也在提高,在这样的环境下,媒体为了增加新闻内容,吸引更多受众,对于新闻的要求开始降低,各种类型的新闻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这就为新闻内容来源的把握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新闻内容来源的把握,不仅关系到新闻的质量,也关系到国家对于信息的监管。  相似文献   

4.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的记必须因应这一挑战,掌握利用因特网开发新闻信息资源的能力。本简单简要分析了网上新闻信息的类型、获取途径和信息来源,指出了现实中存在的不足,认为必须加强对网上新闻信息资源的开发研究,才能成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合格记。  相似文献   

5.
微博兴起对我国新闻报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在信息整合和信息传播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它对新闻报道来说,既扩大了新闻信息来源,又能增强新闻可读性,并且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但是它不是完美的传播工具,与其他媒体一样有自己的天生不足:虚假新闻和信息泛滥,信息安全受到威胁等等.  相似文献   

6.
一、媒体形态变化背景下坚守电视新闻真实性的现实意义媒体形态变化主要是指新闻信息来源、新闻信息发布方式等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作为重要传播信息途径之一的电视新闻,其传递的信息和理念,已逐步成为人们效仿的对象和言行的指南.在信息来源多元化的当今,坚守电视新闻真实性,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刘坚 《传媒观察》2020,(5):5-11,F0002
在新闻智能化传播的环境下,传统媒介的新闻信息资源理念发生变化,智能算法成为新闻信息资源获取和开发的重要手段。智能化传播的新闻信息价值判断,建构了新闻事实信息-社会数据信息-用户需求信息三位一体的新闻信息价值确认系统,体现了智能化新闻信息价值理念的特殊追求。新闻信息生产流程中人工智能系统与新闻传播者形成特殊的生产关系,新闻信息生产理念强调人机协作与共处,由此产生新闻报道视野和新闻产品形态的变化。智能化的新闻发布机制,促进了新闻信息的多渠道推送和分散化传播,也有力推动了传统媒介新闻信息传播理念的智能化转变。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资源和新闻传播活动的原材料,“报料”(新闻信息来源)的竞争,如今已成为媒体竞争的关键环节,且出现了白热化的态势: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高山冰  孙聪聪 《传媒》2018,(4):94-96
数据新闻在海量信息处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表意类、表形类视觉元素,呈现可视化故事,满足用户获取即时信息的需求.数据新闻迎合"轻阅读"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来源虚假,信息接受浅层、被动化,用户趋于视觉表象而丧失深层思考能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产阶层作为广告的主体受众和电视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在新闻内容、信息来源、新闻价值观和趣味等多方面深刻影响了电视产业的内容生产。  相似文献   

11.
媒体每天收集到大量信息,但由于信息来源和渠道大致相同,能收集到的信息相差不大.很多时候记者是以同源的新闻事件为依据,去扩展它、充实它,或者改变它的性质。如果记者从原生性新闻受到引导和启发,发现新的新闻增长点,加以发挥,形成新鲜的有独特视角的报道,这种挖掘从时间上延长了原,生性新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新闻实践》2011,(9):79-80
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使新闻信息的来源发生了变化,随之而来需要改变的是信息获取方式。新媒体人应当运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双重视角,通过全面获得全国、全球的信息来定位报纸想要获得的信息,并且从观念和信息整合上改变采编方式,做出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所不可取代的报纸新闻。  相似文献   

13.
微博的出现再次改变了新闻报道的信息来源以及信息发布的格局,为了应对这些改变以及由此带来的挑战,很多媒体在一些重大新闻的报道中进行了多次尝试.笔者认为,应从新闻信息的来源及报道、媒体从业者的使用注意事项两方面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王萌  关晨 《新闻爱好者》2010,(7):121-121
新闻编译是国际新闻的重要来源和传播方式。我国报道的国际新闻主要是向国际新闻社订购,编译后呈现给受众的。国际新闻编译就是对蕴涵在另一种语言中的信息进行发掘、加工和再次传播的过程。国际新闻中的信息内容多样.信息的功能也各不相同,有的提供实际的服务、有的提供娱乐、有的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国际新闻编译工作者要从每日发生的大大小小的国际事件中挑选出适合和满足国内受众需要的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新闻编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梳理当前国外关于新闻从业者伦理研究的有关文献①,从信息来源保护、新闻从业者角色冲突和伦理困境、新闻从业者伦理全球化、发展中国家新闻从业者伦理研究等四个方面,论证了当前世界新闻从业者伦理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有关学者的研究提出对加强新闻从业人员伦理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网络媒体的新闻来源,以非原创性信息居多,如何对信源进行筛选和鉴别? 网络媒体的新闻信息来源 确保网络媒体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获知事实,需要拥有多样化的信息来源和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通常网络媒体的信息来源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7.
新闻的生命是真实,在传统大众媒体中,记者、编辑等作为新闻信息的"把关人",用专业的眼光和素养对新闻信息的来源予以过滤和审视,这保证了传统大众媒体上的新闻的真实性。但是自媒体不同,传受合一的传播模式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角色在传播过程中几乎不复存在,相对于  相似文献   

18.
2014年,以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为代表的传统主流媒体相继推出了独立的移动新闻客户端,并迅速积累了大量用户,成为用户接收新闻信息的全新平台,提升了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和影响力。移动新闻客户端已成为用户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来源。但一些移动新闻客户端在丰富网上新闻信息内容、满足人们多样化信息需求的同时,也存在"把关"功能弱化、报道尺度过大、违规登载新闻等问题,给舆论传播和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舆情引导难度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19.
网络的诞生与发展在新闻传播领域一直在印证这样一个事实:越来越多的电视、报纸出现的新闻事件,最初都来源于网络,网络已经成为传统媒体的重要信息来源之一。网民习惯于利用互联网的匿名、交互的特点,发布信息,揭示真相。这些信息容易引起网民群体的关注,在形成网络集合行为以后,成为具有新闻价值的值得传统媒体报道的新闻。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网民队伍的壮大,网络信源新闻正在崛起。  相似文献   

20.
解迎春 《新闻世界》2009,(7):164-165
本文从分析传统把关人理论面对网络环境的挑战入手,通过分析我国网络信息的来源,即主要为传统媒体中的新闻、网络媒体的非时政新闻以及网民发布的信息,指出我国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角色已经由传统媒体中传媒组织变成了网络传播中的传媒组织、个人以及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