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变中求生存变中求发展──《民族画报》改版前后车文龙《民族画报》创刊于1955年2月,是建国初期继《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创刊之后又一本由国家创办的画报。画报创刊43年来,曾经两次停刊,走过了风雨坎坷的艰难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画报出...  相似文献   

2.
《城市画报》创刊于1999年,由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它立足广州,面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以“新生活的传播者”为理念,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城市阅读时尚。精致的“小资”情调在2001年《城市画报》进行的读者调查中,47%的读者认为’新生活”是指“注重享受与质量”的生活。近年来,日益兴起的“小资”情调越来越成为时尚。媒体的大力渲染,以及充满诱惑的安逸舒适的生活,使无数的年轻的中产阶级心向往之,他们有资本、有文化,向往新鲜事物,《城市画报》定位于这一部分目标读者群,针对性鲜明大胆。整本刊物的  相似文献   

3.
“你快乐吗?”是《城市画报》的一句广告语,这句直接追问人心的广告语以及《城市画报》的形象代言人李艾,总是会在人们快要淡忘它的时候,占据各大传媒的一角,提醒人们注意它的存在。这本被《新周刊》评为“最小资的传媒”的半月刊,创刊于1999年10月,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它迅速地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并创造了小资的阅读情趣,让“小资”概念广为传播。《城市画报》卷首的“读者在线”栏目,曾登载过一封读者来信:“我只是需要那种感觉——光鲜的纸质和包装,看着杂志满溢的那种美丽的笑容和活色生香的物质(包括无数美眉和中产阶级的物质生活),我就心满意足了。”这体现了它的热心读者的小资阅读方式——注重形式、消解崇高。  相似文献   

4.
《城市画报》(以下简称《城》)是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的八种媒体品牌之一。前身为已有41年历史的《广东画报》。于1958年创刊的《广东画报》在她的第379期刊物发行时从一个省级图片宣传刊物摇身一变成为面向城市青年的时尚刊物。改版后的《城》一度被冠以国内“最小资的媒体”称号,成为进行期刊品牌研究时无法忽略的经典案例。它将受众群定位在生活在全国大中城市的新兴中产阶层,年龄在25岁~35  相似文献   

5.
王娟 《出版史料》2010,(1):82-87
《启蒙画报》是清代末年中国北方出版的第一份画报,1902年6月23日创刊,1904年初停刊,前后持续了近两年的时间。创办人为彭翼仲先生。彭翼仲先生共创办了三份报刊,分别为面向不同层面读者的《启蒙画报》《京话日报》和《中华报》。《启蒙画报》的对象为“童蒙”,用白话。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我们做了一个《解放军画报》阅读方式的调查。在100份问卷中,有41位读者认同“看”画报,有59名读者在“读”下面打了“√”。读者普遍认为,现在的《解放军画报》比以前信息量大,内容更丰富了,他们已不是过去简简单单地看画报,而是耐人寻味地读画报。由“看”变“读”,一字之变,却反映了《解放军画报》三个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2022年,《幼儿画报》创刊40周年。40年来,《幼儿画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特别是2000年至今,月发行量一度超过200万册,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幼儿读物”,两次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成为了我国幼儿期刊史上的一个奇迹。我们作为《幼儿画报》的主要负责人,参与了这些年的编辑出版工作,亲身实践了《幼儿画报》如何为千万宝宝打造精神底色。寓教于乐筑牢幼儿安全防线联合国儿童教育基金会呼吁,儿童教育应从自护教育开始。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指出幼儿应该“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8.
1926年7月7日创刊于天津的《北洋画报》,是世界上最早创刊的大型画报之一,它不仅是华北地区经办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画报,而且还是当时刊登广告最多的画报之一,是研究近代中国画报经营的重要史料之一。《北洋画报》创刊伊始,便排出了版面  相似文献   

9.
1930年,《时事画报月刊》在美国芝加哥创刊,这是一份海外华侨华人创办的画报.画报刊载的内容,构建了一幅“家”之地方图像、国之民族国家图像以及向外张望的世界图像.“家”“国”图景的呈现体现了海外华侨族群的血缘地缘的自我身份认同以及民族国家归属感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陆明峰 《今传媒》2016,(10):70-71
“读图时代”的今天,为城市画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金陵画报》作为旨在代言文化南京的城市画报,依托现有的政策、人才优势以及南京的丰富文化资源,影响逐渐扩大。然而存在的问题困扰着《金陵画报》的进一步发展。只有采编人员不断改变观念,提升自身素质,锻造适合刊物风格的语言,策划立意高远、富有新意的选题,精准构图,城市画报才能取得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1.
柳军 《军事记者》2011,(11):56-57
《解放军画报》创刊于1951年2月,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刊名,其前身是红军时期的《红星画报》、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察冀画报》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华北画报》,迄今已出版833期,海内外发行约2.2亿册。作为建国后我军最早创刊的媒体之一,《解放军画报》是全国唯一的大型军事画刊。在全媒体时代.媒体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只有增强危机感、发挥主动性,努力提升《解放军画报》的竞争力.我们才能巩固和发展好这块中国军事新闻摄影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2.
章瑞  刘勇 《编辑之友》2022,(6):103-112
城市是一种文化形态,影响着栖生于其间的媒介之生长机制及特征,广告则承载了国家、民族与社会身份塑造等多元因素。文章通过分析分别位于上海和天津的《良友》画报和《北洋画报》1926年—1937年间的广告图像表征,从媒介地理学的视角,在民国时期的特殊社会历史语境中,沿着“地方中的媒介”和“媒介中的地方”两条路径,考察两画报如何以图像表征其地方意象,结合南北地缘和社会思潮差异,探索民国时期画报广告如何参与地方感的塑造。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由刘伯承和邓小平两位杰出将领任统帅的“刘邓大军”,文武兼备,名扬天下,它在战斗行军时也积极开展部队文化艺术工作,在从事新闻摄影报道和创办富有战斗特色的摄影画报画刊上,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我国的军事摄影史增添了光彩夺目的新篇章。八路军129师出版的《战场画报》八路军129师政治部1943年在华北太行抗日根据地,创办了反映部队现实斗争,为广大工农兵服务的《战场画报》。刘伯承师长和邓小平政委对画报的创办极为重视与关怀,两人同时为画报题词,刘伯承师长的亲笔题字是:“胜利到来之前必须越发结合群众机警顽强进行斗争。战场画报创刊,刘伯承敬祝,一九四三年第一日”(图一)。邓小平政委的亲笔题字是:“画报应该反映部队的生动事实,成为教育的有力武器。邓小平”(图二)。这是刘邓首长首次为军旅画  相似文献   

14.
《城市画报》在营销上感觉很像快速消费品。据主编李迪生介绍,他就是像卖可口可乐一样在做《城市画报》的营销。可口可乐已经不是一种单一的糖水,而是代表了美国文化,美国人称“可口可乐是装在瓶子里的美国之梦”。而正是可口可乐的这种理念,才能产生“永远的可口可乐”(AlwaysCoca-Cola)。市场营销理论中,4Ps组合理论较有代表性,即产品(Product)、定价(Price)、分销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以此相参照,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城市画报》的4Ps:产品是《城市画报》,定价5元,分销渠道依托南方报业集团发行网以及特殊场所的覆盖,而促销…  相似文献   

15.
《晋察冀画报》是在中国抗日民主根据地创办的第一家以刊登照片为主的综合性画报,1942年7月7日出版的第一期《晋察冀画报》也是中国人民第一部革命摄影集。文章通过介绍《晋察冀画报》的筹备和创刊,以及它的连续出版,揭示了《晋察冀画报》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6.
庄斌 《传媒》2015,(24):55-56
美国《体育画报》于1954年创刊,创刊之初连续12年处于亏损状态.但如今却拥有超过300万的订户,每周有2300万的阅读量,仅在美国就超过了1300万,是第一个两次获得美国国家杂志卓越表现奖的杂志.《体育画报》经历60多年的发展仍然长久不衰,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绝非偶然.本文对《体育画报》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为我国期刊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寰瀛画报》正名《寰瀛画报》是在中国最早以“画报”命名的不定期连续出版物。但是,多少年来有不少学者由于未见原物而因袭前人著述之误,往往称之为《瀛寰画报》。其实,这误称应该说始于《申报》的“新印各种书籍出售”告白。从1877年8月1日到1878年2月28日都误印为《瀛环画报》,1878年5月29日才改用《寰瀛画报》。而在是年7月16日的“画报出售”告白里,却又出现了“赢瀛画报”的误排。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期刊史上,《点石斋画报》不是最早的画报。按新闻史家胡道静先生在《报坛逸话》中的说法:“最早的画报为上海清心画馆所出的《画图新报》,第四才挨到《点石斋画报》”。如果一定要冠以“第一”的雅号,《点石斋画报》可称“第一个石印”、第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画报的定位、营销策略的转型和编辑风格的转变等三个方面对改版后的《城市画报》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城市画报》转型过程的创新之举。指出《城市画报》的转型为地方画报改革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画报的分化不能实现真正的转型,资源的整合才是画报新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立章背景:本栏文章及图画选摘自《点石斋画报》。《点石斋画报》,是中国第一份联系时事、以图像配合新闻进行报道的刊物。1884年(清光绪十年)5月 8日创刊。每旬出版,附属于《申报》,由忡报》附设点石斋书局石印,主编吴友如。由于该报画人们所画的那些沪上风俗画和以租界里的市井小民们为题材的社会新闻画,颇为生动真切,市民百姓竞相传阅。一时间,新闻画报成为一种时尚,沪上新闻界出现了一批摹仿该报的画报和“专画新闻”的画家。1898年底,《点石斋画报》终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