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午餐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幼儿的营养与健康,同时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进餐能力,对幼儿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本学期我园对大班两个班幼儿进行自主进餐探讨活动。自主进餐活动前,都是保育员将碗筷放好,老师打好饭菜,让每桌的桌长进行分发,汤碗都是老师来发。"支架四"指出尝试一餐两点由儿童自主完成,老师只是自助餐的服务生之一,我园大三班、大四班幼儿在进餐时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由教师分餐、儿童等待的进餐方式,转而采取了幼儿自主进餐的形式,利用幼儿园配备的取餐工具以"桌"为单位学习自主取餐。  相似文献   

2.
<正>所谓餐后活动是指从第一个幼儿用完午餐到全体幼儿进行午睡,大约一个多小时时间段内所展开的活动。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餐后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常常存在随意性强、容易被老师忽视的问题。餐后活动是两个不同活动环节的交互,一部分幼儿已经用完餐,开始进入下一个生活环节,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自主游戏;而另一部分幼儿则在进餐,他们还在用餐环节上努力着。如何更好地组织这个时间段的活动,考验着老师的智慧和  相似文献   

3.
漫画是传播知识的一条途径,它越来越深受大家的喜欢。而餐后活动是幼儿自主游戏和安静活动相结合的时段,将漫画在中班餐后活动中让幼儿欣赏,旨在营造餐后欣赏环境,合理选材,科学地指导,让漫画欣赏成为中班餐后活动的一个亮点,丰富幼儿餐后活动,并提升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编者按餐后活动时间是幼儿重要的自主活动时间。就幼儿人格发展而言,自主活动的重要性不容置疑。问题是幼儿自主性体现在哪里,如何管理?过度追求活动的宽松与自由,就可能会有意外事故的发生;过分强调安全,则会抑制幼儿自由的天性,扼杀他们的快乐。面对餐后活动,这个一日活动中的薄弱环节,如何针对不同年龄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进餐活动的"规则"具有普遍性,其对座位、入座、坐姿、声音、干净和速度的要求详尽。教师采用公开批评和隐蔽规训的技术,通过个别处理和集体教育的方式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维护班级的活动秩序。但这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使幼儿处于高控状态和陷入等级化危机,单一的模糊性评价也影响了幼儿的发展。教师需以幼儿为本,生成幼儿自主的"真"规则,还可针对幼儿的进餐行为形成具体的"个案",促成幼儿的具体性、发展性评价。  相似文献   

6.
袁揽 《教师》2010,(2):105-106
自主性是主体最为主要的内在规定性。幼儿期是人成长过程中身心发展的重要奠基阶段,因而拓展幼儿的自主性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自由、自主的教育活动组织形式,为幼儿活动提供了一个自主发展的环境,有利于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幼儿阶段是智力启蒙和潜能挖掘的重要阶段,很多良好习惯的培养都需要在这一阶段开始.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和培养则是对这一要求的良好呼应.文章以幼儿区域活动为主要研究范围,通过对活动中幼儿自主学习行为的观察和评价,了解影响幼儿自主学习的关键因素,并给出科学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幼儿教育的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娟 《教育教学论坛》2012,(40):263-264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那么如何创设一个能吸引幼儿,引导、支持幼儿的学习环境呢?可以结合一定的主题内容,将开展区域活动作为幼儿一日学习的重要部分。通过为幼儿提供一个有准备的、丰富的、有序的、变化的环境,来引发幼儿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自主建构。  相似文献   

9.
正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关于幼儿餐后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工作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也是大家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在很多幼儿园中,一个班两位教师的工作,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基本上是独立带上午班或下午班,而幼儿餐后的这段时间正是两个教师交接班的时候,因此,教师一般采用利于组织的安静的餐后活动。比如请吃完饭的幼儿把椅子端出来,坐在走廊上,教师发一张纸给幼儿绘画或折纸,或者让每人拿一本图书看,或者提供少量的积木给幼儿玩,形式机械单一,幼儿往  相似文献   

10.
骆群 《考试周刊》2014,(77):188-188
<正>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学前的启蒙教育。人们不仅关注幼儿园的条件、教育方法方式,更关注幼儿园对幼儿的细节管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以后学习优秀或取得其他成功的条件之一。幼儿园的进餐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幼儿餐后良好的习惯,对于幼儿的身体发育及今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这里的餐后活动是指从第一个幼儿用完午餐到全体幼儿  相似文献   

11.
<正>"探索型主题活动"是幼儿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自主观察、探索周围现象和事物,教师适时、适度地予以支持和引导的一种系列活动。而主题墙饰不仅是作为进行"探索型主题活动"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部分,还是促进幼儿全面发  相似文献   

12.
王晓庆  李金凤 《教师》2019,(7):101-102
STEM教育理念强调多个领域知识的融合,将基于现实问题的内容转化为游戏化的真实情景,促使幼儿动手操作、探究体验,趣味性浓郁,对组织幼儿的在园一日活动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而餐后活动是幼儿在园活动中很重要的一环,教师通常采用利于组织的安静活动,但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效果不佳。而大班幼儿精力旺盛,对安静、被动的活动往往兴趣不高,时间稍长,幼儿就按捺不住,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基于此,文章对如何组织好幼儿的餐后活动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3.
姚逸 《成才之路》2014,(29):66-66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育面向全体幼儿,以幼儿发展为本。"美术活动中的面向全体幼儿是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幼儿的个性特点,鼓励他们运用不同的、自己喜爱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从而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价值,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因此,教育的落脚点就在于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将原来课程实施过程中幼儿单一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探索式的、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正是一种幼儿以问题为导向的、需要高度智力  相似文献   

14.
幼儿生成活动是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自主产生的活动。它能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并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我园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开展幼儿"生成"活动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突出自主、自发、自由;二是要把握好教师和幼儿、预设和生成、环境与生成活动这三个关系;三是要运用好关注、支持和引发等三个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一、研究的背景与提示 ●"幼儿园探索型主题活动",是上海市中小学"研究型课程"向幼儿教育阶段的延伸部分.它是幼儿围绕着一个主题(可以是幼儿生成,也可以是教师预设)进行自主观察、探索周围的现象和事物,并自由地表达与表现,教师适时、适宜、适度地予以支持、引导的活动.这类活动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综合性、游戏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我们希望一日活动中每个环节都做到自主、自由,饭后散步活动亦如此。综合目前幼儿园散步活动开展的现状,制定了"二定一分享"的散步模式:使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散步,通过散步展开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使幼儿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更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7.
体育区域是指幼儿在一定的体育活动区域内自主自愿的游戏活动。它可以打破幼儿年龄、班级界限,扩大幼儿之间的接触与交往。我们因地制宜,就开展区域性体育活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首先,活动环境的创设要因地制宜;其次,活动器材的提供要科学合理;再次,活动的组织形式要灵活有效。最后,让幼儿身心得到活泼健康的发展,真正体验到"快乐体育"。  相似文献   

18.
正科学区活动,即一种幼儿个别化的、对周围生活中的自然事物和现象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是提供与科学内容相关的材料,给幼儿一个自我观察、自主探究、自我学习及和同伴进行合作游戏的活动形式。中班的幼儿正处于一个对外界事物、现象都十分好奇的阶段,科学区活动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了解和掌握一些科学知识,也是幼儿个性化教学的最佳方式。有效的设置科学区环境、加强教师指导能更好地提高中班幼儿科学区活动的  相似文献   

19.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那么如何创设一个能吸引幼儿,引导、支持幼儿的学习环境呢?可以结合一定的主题内容,将开展区域活动作为幼儿一日学习的重要部分.通过为幼儿提供一个有准备的、丰富的、有序的、变化的环境,来引发幼儿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自主建构.  相似文献   

20.
目前,教师组织幼儿进餐活动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教师重进餐、轻育人,健康教育中生活教育理念落实不到位;重管控、轻引导,健康教育中幼儿的主体性缺位;重分工、轻合作,健康教育中保教团队未能形成有效合力的现象较为普遍。为此,教师应将生活教育的理念贯穿于进餐活动的全过程;引导幼儿自主进餐,提升幼儿主体地位;保教合力促进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开展,从而使幼儿在进餐活动中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