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崇高感情。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的教与学的共同活动中,学生对教师授业、传道的接受程度,是同师生之间感情沟通和交融程度密切相关的。教师对学生施以爱心,学生对老师才能信赖,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育后进生,更需要师爱。  相似文献   

2.
师爱的意蕴     
教育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这种教育就不能称为教育。那么,在教育实践中,教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活动触及学生灵魂,进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呢?可以肯定地说,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是教的最高境界,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那么,在教育实践中,师爱到底意味着什么?师爱是教师对学生发展所承担的责任。教育部周济部长对新时期师德内涵作出这样的概括和阐述:“爱与责任——师德之魂”。他在大家普遍认可的“师爱是师德之魂”这个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责任”在教育工作中的重大意…  相似文献   

3.
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师爱又是师德的灵魂。在很大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全  相似文献   

4.
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师德是师爱的核心。师德是润物无声的教育至高境界。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不同的时代赋予了师德丰富的内涵。《现代汉语词典》对“师德”这样作解:指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应遵从的行为规范。我们认为,无论在哪个年代,“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都是对师德丰富内涵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5.
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作为班主任,要懂得热爱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关怀,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严格要求也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责任感的体现,严中有爱,严就是爱。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浅谈师爱——师德的最高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有人说:师爱是师德的最高境界。而师爱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即“师魂”,是师德的核心。它自觉而理智、纯洁而全面、普遍而持久,是一种无私、高尚、伟大的爱。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素质中的灵魂和核心.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做好教育工作必须要有良好的师德,而师爱则是师德之魂。做好教育工作就是要对学生有着爱心,这是做好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正>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师爱不仅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而且关系着年轻一代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是衡量每位教师师德的重要标准之一。师爱的内容无比丰富,从根本上分析,它来自教师的“敬业”和“爱生”。 “敬业”是师爱的先决条件。 师爱来自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坚定的信念,对自己职责的忠诚。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热爱他所从事的  相似文献   

8.
正我的教学生涯已走过了34个春秋,三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和连续担任整整30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使我深切地体会到:"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浅谈师爱的魅力。一、热爱学生,信任学生所谓师爱,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即"师魂",是师德的核心;师爱应像慈母,像阳光。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要体现在教育事业中,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被爱护和诚挚所感动时,就会把自  相似文献   

9.
一、师德建设的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主要体现在3个层次,即“学高为师——师德之基,身正为范——师德之本,热爱学生——师德之魂”。  相似文献   

10.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而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对本职工作的爱;其二,是对学生的爱。师德应该在爱中体现,平凡的师爱就会产生非凡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陈小英 《中国教师》2011,(23):49-50
<正>"现代教师之魂"包含的元素很多,而"师爱"是它的核心内涵。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师爱这个核心,师德和师能就无从谈起,这是共识,也是常识。问题是,今天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师爱,每一个站在第一线面对学生的教师应该怎样去爱学生,并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这真的是一个需要重新思考和学习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正>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爱能和师爱相比拟。人们都说母爱伟大,可是母爱在某种意义上却是一种生物的、本能的、自然的骨肉之情,而师爱则是一种社会的、高级的、政治的感情。师爱是教师热爱人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祖国未来的具体表现,是教师师德的核心内容,是教师承载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师爱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为此,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研究师爱,进一步加深对"师爱"的理性认识,使师爱在教育教学中作  相似文献   

13.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必须以师爱为本。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内容,是教师神圣职责的最具体、也是最崇高的体现。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教育就是从爱出发,师爱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教育的核心和根本。那么,这种爱是如何体现在我们实际工作中的呢?  相似文献   

14.
我们说,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师爱只讲付出不计回报,师爱是严慈相济,师爱是无私奉献。学生一旦体会到师爱,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那么如何去爱孩子,去履行自己的责任昵?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爱心是师德的核心,是师德的灵魂。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是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如何爱学生     
李丽 《广西教育》2008,(16):28-28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心盈注,情感丰赡,是做一个好老师的前提。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种师爱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爱学生是道德情感,是职业之爱,而不是私情之爱,因此,师爱是“泛爱”,  相似文献   

17.
姜海龙 《考试周刊》2011,(15):207-208
师爱,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是令人崇敬的师德之魂,是师德的核心。这种爱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是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神圣的。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教书育人,做好教育工作必须有良好的师德,而师爱则是师德之魂。  相似文献   

18.
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 教育是一方充满理性的天地,也是一片饱含情感的空间。 先从理想境界的高度,来谈师德的高尚要求: 首先,师品。德高为师。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9.
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师爱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达到“不教而教”的奇效。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教师的心应当充满对每一个他要打交道的具体的孩子的爱。”这足以证明师爱是博大的爱,是理智的爱,它包含着沉甸甸的责任感、使命感。爱是教育的前提,更是一名教师应具有的师德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0.
浅谈师爱     
师爱是师德的精髓,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崇高的道德感情,也是沟通师生思想感情的一座桥梁,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情感动力。教师的事业是爱的事业,只有真心实意地爱学生,才能收到春风化雨、昭苏万物之效。热爱学生是中国教育的宝贵传统。孔子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主张教师要“诲人不倦”,要尊重学生,提出学生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