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寓言散文真正被重视,并臻于成熟是从柳宗元开始的,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寓言文学的形成.柳宗元的寓言散文丰富了古代散文的种类,为后代作家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天地.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古代散文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并曾有过几个奇峰突起、大放异彩的时代。先秦时期是散文创作的一个极其繁荣辉煌的时期:几部历史散文巨著的写作技巧和语言风格对于后世的叙事文学、传记文学有着深远影响;先秦诸子散文风格多样,或气势磅礴,或雄辩锐利,或浪漫奇幻,对我国后代散文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散文”是一个具有中国古代文学特色的特定概念,既有别于现代意义的文学散文,也不同于古代论者以之与韵文相对的广义散文或与骈文相对的狭义散文。应把它放入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加以审视,寻求其流变轨迹,从实际出发,指明其不同阶段的美学特征。可以发现,作为一种文体,它乃是我国古代由初具文学色彩走向纯文学的一种发展变化的散体文章,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它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大致说来,在我国古代文学中,除了小说戏剧、诗骚词曲以外的具有文学性质的散体文章,都属于中国古代散文的范畴。重要的在于探求它在流变过程中,有怎样的具有文学性质的美学特征。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一、散体为用、贵在朴真的先秦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随着中国文字产生之后而产生。卜辞所记:“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记录的实用性,形式的散体化,语言的简短纯朴,音节的自然押韵,内容的情感内蕴,使它具有朴素的文学性质。随着社会的需要、经济的发展和文学的进步,早期的先秦散文就沿着由这种实用性派生出来的记事、说理两条路子走下去。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古代散文的流变与理论古人论及散文,并不是从文学角度(他们始终未能清晰地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而是从文体的角度来粗略区分的.在古人心目中,散文是指与韵文、骄文相对立的一切散体文章,即便如此,不同时代,人们的认识也并非一致.在中国,这种散文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当文字出现后,人们便会自觉地运用文字去记录一些事件,以取代极不方便的结绳、  相似文献   

5.
散文,是文章大家庭中一个最玲珑透剔、最富有魅力的文学样式。它在我国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根基和优秀的传统。人们对散文的含义,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理解:在我国古代,它是指不押韵和句法不整齐的文章;发展至现代,便成了  相似文献   

6.
传统儒学与古代散文的历史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轴心的是孔子开创的儒学,它所产生的一整套文化价值观念,成为左右文学发展的主要杠杆.在传统儒学影响下,古代散文在其整个历史流程中,封闭性的理论结构和开放型的创作心态始终显示出尖锐的矛盾,同时也为古代散文的发展标示了一条明显的轨迹.  相似文献   

7.
散文,历来有种种不尽相同的含义。我国历史上,把韵文和骈文以外的文章,即凡不讲韵律、不重排比、不要对仗的散体文章,统称之为散文。大约唐宋前后,含义缩小在文学范围内,把诗歌以外的散行的文学体裁,称为散文。随着文学体裁的发展,到现代,散文则是与小说、诗歌、戏剧并驾齐驱的一种文学体裁。这种散文是狭义的,主要是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记叙散文和抒发感情为主的抒情散文,以及以议论为主的议论散文。议论散文,在我国文学界,一般称之为杂文,它是从散文里分支出去的。因此,我门现在一般所说的散文则专指记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散文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传统.古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散文遗产,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散文创作经验.有人说,中国是一个散文之国,不是没有道理的.早在西周、东周时期,我国出现了第一部记叙和论说文集.因为是上古之书,所以称为《尚书》.它是战国以前流传下来的一批古代历史记录.当时的散文还很不成熟,保留下来的也很少.到了先秦时代,散文空前发展,既有叙事的历史散文,又有说理的诸子散文.著名的散文著作有《春秋》、《论语》、《孟子》、《庄子》、《左传》、《战国策》等.这个时代的散文,大都用近于口语的文字写成,明白畅达,精炼简洁,既是优秀的历史著作,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中,尤以《左传》和《战国策》对以后的散文创作影响为大.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文学史上,唐诗是古代诗歌的高峰,散文在唐代的发展也写下光辉的一页。在唐代,出现过一大批宛若群星般杰出的诗人,放出了绚丽的异彩;也在唐代,出现了数以千计的优秀散文家。他们前仆后继地进行了一场改革文体的古文运动,对散文的发展、创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极为丰富的文情并茂的散文作品,丰富了我国的文学宝库。  相似文献   

10.
寓言散文真正被重视,并臻于成熟是从柳宗元开始的,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寓言文学的形成。柳宗元的寓言散文丰富了古代散文的种类,为后代作家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天地。  相似文献   

11.
寓言散文真正被重视,并臻于成熟是从柳宗元开始的,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寓言文学的形成。柳宗元的寓言散文丰富了古代散文的种类,为后代作家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天地。  相似文献   

12.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作家中比较注重古代修辞理论的学者,因此,他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朱自清在《文学与语言》一文中说:“比喻在口语中我们常常用到它,但在文学中,比喻尤其重要.”他在《文学与语言》中还说:“山头、山脚都是比喻,用惯了便不觉得.”“比喻是文学的重要一部分,它的来源有二:改变旧的,或创造新的.诗人与文人必须常常制造比喻、改造比喻.”因此,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大量运用了比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先秦的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历史散文是记载历史事实的史书,它要求如实地记载真实的历史事件,一般不用文学创作的方法进行虚构。在我国古代,史籍非常发达,其中有许多著名的史书,如《史记》、《资治通鉴》等。这些史籍,有的记载的年代跨度大,有的记载的内容庞杂,因此在编写的过  相似文献   

14.
在文学领域里,散文是一种选材范围广,形式多样,感情充沛,能够敏捷,灵活,生动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我国散文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十分繁荣,而且影响相当深远,那时的文学家,哲学家差不多都是散文家.到了唐宋,形成了专写散文之风,故有“唐宋散文”之称.“五四”时期,文学上来了一次革命,就是新文学运动,这是反帝反封建内容所决定的.这一时期鲁迅的散文从内容到形式,对前人的散文都是一个革命的突破.他的《野草》是优秀的散文诗集.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是当时散文发展的高峰.在和反动势力进行激烈的斗争中,鲁迅写了大量如匕首投枪的散文,把散文的战斗作用发挥到了空前的高度.建  相似文献   

15.
董宏量的散文,在纷繁芜杂的当代散文园地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存在,它继承了中国古代、现代散文的优秀传统,以沉厚的内蕴、绵厚的韵味和醇厚的语言,显示了宁静、清雅、精致的文学品质,代表了当代散文健康的发展流向。  相似文献   

16.
在古代散文创作第一个高峰的先秦两汉时期,受当时的文学观念和山水观念影响,山水没有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进入散文作品之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人们对于审美的自觉以及对于自身主体地位认识的强化,山水之美才开始大量进入文学主体的视野。直到我国古代散文发展的第二个高峰的唐宋时期,散文山水游记,终于脱颖而出并迅速发展,取得了极为丰硕的创作成果。  相似文献   

17.
拉毛 《青海教育》2011,(7):30-30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作家中比较注重古代修辞理论的学者,因此,他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朱自清在《文学与语言》一文中说:“比喻在口语中我们常常用到它,但在文学中,  相似文献   

18.
不同时代和语境下的散文概念,反映不同的散文观念。宋元时期古文运动与文章评点之兴等外部因素,加上文体自身发展的内部因素,促使宋元散文最接近古典散文概念,即古代散体文,后世散文大抵沿袭宋元,故宋元散文最有资格代表散文的文体概念。直至近现代西方文学理论思想引入我国,散文文体与文法才发生变化。现代散文纯粹是文学意义上的散文,与宋元散文有着实质性的差别,除了语体之异,二者最突出的差异乃文体观念之异,具体表现为现代散文文体等级的倒退、文体层级的倒错。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散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与其悠久的历史相比,中国古代散文译入法国的时间要晚得多,直到 20世纪方才引起法国汉学家的注意。本文将考察20世纪以来法国出版的中国古代散文译本,全面梳理法国汉学家对中国古代散文的翻译成果,深入分析不同时期中国古代散文在法国译介的重点与特点,以弥补我国目前对中国古代散文在法国译介状况认识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论欧阳修散文的语言美缪向勇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到唐宋时期形成了一个新的高峰。唐宋时期散文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在前代散文的基础上发展了散文的文学性,讲究谋篇布局,重视语言的锤炼,从而大大提高了散文的艺术表达效果,使散文写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明人罗万藻说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