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9 毫秒
1.
创意贴画     
本学期,大一班美术课由我上,这个班的孩子们喜欢画画,而且有的孩子还真画得不错,不过每次美术活动过后,总有绘画练习纸被扔到垃圾筐里,我看着被孩子们扔掉的画,真有点心疼。几天前我不经意地翻看幼儿的练习画,灵机一动,何不变废为宝用废画进行创作呢?于是我挑了几幅画剪下上面的各种图案,重新组合粘贴起来。美术课上,我拿出粘贴好的作品让幼儿看看这幅画是谁画的,大家都说“:这不是画的。“”那是怎么来的呢?”孩子们有的说剪的,有的说是拼的,还有一个孩子说:“这是粘贴画。”嗬,还真有明白人呢!“好看吗?”我问“,好看!这些都是从哪里剪来…  相似文献   

2.
儿童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竞争意识,在其社会化发展过程中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园必须努力为幼儿创造更多的交往条件和环境。1985年,我设想将幼儿园的几间旧房改建成摹拟成人社会活动的游戏场所,以增加幼儿交往的机会。我的建议得到园领导的支持与老师们的赞同,大家同心协力,在不到100平方米的空间里,创设了一个有马路、商店、餐厅、剧院、游乐场等设施的儿童小世界。各班幼儿可以轮流到“小世界”活动。“小世界”活动开展起来后,确实很受幼儿欢迎,但随之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有的孩子在“小世界”里兴奋得东跑西窜;有的孩子为争夺角色吵个不停;有的孩子只顾挤在小商店里买玩具……其后,一成不变的“小世界”主题也使孩子们开始厌倦,打打闹闹的事渐渐多起来。这些问题的出现,使我看到为幼儿创设交往的物质环境只是一个开端,更重要的是教师还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在解决各类矛盾中主动认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音乐韵律活动“苹果丰收”,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孩子们愉快地做着各种“苹果”的动作。有的与同伴手拉手,有的变换着方向,孩子们都很投入。集体表演后,我像以往一样请部分幼儿到集体面前来表演,其余的幼儿坐着欣赏。在舞蹈过程中,浦未来的一个动作给我一个启示,她是坐着欣赏的,在悦乐小朋友跳到果园果子时,她伸出了小手轻轻地喊:“来,我的果子!”是啊!何不请其余的孩子来做果树呢?这样游戏就更有趣了。表演结束后,我立刻请浦未来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大家,孩子们高兴极了。“我们把椅子围成一个果园,留个门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4.
一、寻找科学活动探究的源头 [从一次“抓蝴蝶”说起]一天,阳光明媚,我带领幼儿去草地散步。“蝴蝶!快看,蝴蝶!”一位小朋友的叫声停住了我们的脚步。顿时。孩子们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朝着孩子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几只蝴蝶在野花丛中飞舞。孩子们被飞来的“小家伙”深深地吸引住了,纷纷围上前去。大概是人太多的缘故,蝴蝶突出了孩子们的包围,飞向另一端。小彦说:“大家别挤,人那么多,蝴蝶会害怕的!”可是,太远了又看不清楚,  相似文献   

5.
活动背景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带领幼儿外出散步,一路上红花绿草、蝴蝶飞舞,孩子们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边走边议论纷纷。我边走边引导他们观察花和树的特征。“哎呀,这棵小树怎么还没长叶子呀,真不好看!”洁洁大声叫起来。她的一句话引发了孩子们的议论。于是我设计了“美丽的花树”这一活动,以进一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巧用噪音     
在上常识观摩课《认识乐音和噪音》时,我正在教幼儿区分乐音和噪音,窗外传来飞机的轰鸣声,安静的教室立刻沸腾起来,孩子们兴奋地叫起来:“飞机,飞机来了。”如果此时一味制止幼儿,势必影响幼儿积极情绪,如何既能保持幼儿兴奋情绪,又不影响教学进程,保证观摩效果呢?我略一调整紧张情绪,马上投入幼儿激动的情绪中:“孩子们,快仔细听听飞机的声音是怎样的?”“这种声音在我们上课时听到是乐音还是噪音?”“噪音,这是噪音。”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兴趣又集中到我这里来。“那么谁有好的方法来减轻这种噪音对我们的影响?”我趁机…  相似文献   

7.
提起合作,我们许多人马上就会想到这是社会领域的目标,主要应在社会领域完成。其实不然,只要教师有心,科学活动以及其他各个领域的活动同样也能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合作机会,培养他们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当然,这一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的。 去年,我曾组织了一次“浮与沉的转换”活动。在活动中,我提供纸让幼儿记录,本意是为了结束时孩子们能更好地交流。而正是这张纸无形之中为幼儿提供了合作的机会:由于纸比较薄,容易被水浸湿,如果每个  相似文献   

8.
贾秋美 《早期教育》2003,(11):39-39
周一上午,大班的教师带孩子们去参观十字路口的交通,观察各种交通标志及人们是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有序过马路的。为了安全,我也跟随孩子们一起去。当孩子们到岗亭边观察时,一个令教师意想不到的现象被幼儿捕捉到了。“老师,你看骑自行车的人怎么停到汽车道上去啦?”“咦!汽车开的时候不能过马路的,大人怎么能过?”“老师,红灯亮了,自行车怎么还过马路。”“这有什么,我爸爸带我过马  相似文献   

9.
为了让幼儿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从而体会“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我设计了一系列旨在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教育活动,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活动,体会“团结”的作用。其中,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绘画”活动让我感触颇深。活动开始,我给每组幼儿各发了一张大白纸,并提出:每组小朋友随意自拟主题,在这张大白纸上合作画出一幅最大、最美丽的画。用这么大的纸画画,还是头一次,幼儿个个兴奋不已,拿起画笔迫不及待地各自画了起来。看他们的认真劲儿,我不禁为自己的设计窃喜。突然,亮亮尖叫了起来:“老师,健健把我画的长颈鹿弄坏了!”我赶紧过去,提醒健健…  相似文献   

10.
游戏时,孩子们用大纸盒搭了一座“城堡”,看着大家一起完成的作品,孩子们十分开心。这时,孩子提出还应该给“城堡”涂上颜色,使它变得更漂亮些。可是,“城堡”的高度高于幼儿,孩子们在涂色时遇到了困难。考虑到安全问题,我建议他们把“城堡”放倒来再涂色,结果,孩子们很快就把“城堡”装饰好了。事后,我的同事对我的指导提出了异议,认为这样做与现实不符,因为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把建好的城堡放倒再装饰。听了同事的一番话,我也困惑起来,不知该如何是好。您如何看待这一活动指导过程?如果是您,您会如何指导?给“城堡”涂色!浙江杭州@沈青…  相似文献   

11.
2018年9月,幼儿园开展“我的花朵我的花”系列活动,鼓励每个班选择一种花作为“班级花”。当我们把消息告诉幼儿时,他们一致表示想要选择向日葵。问其原因,大多是“我们见过”“它向着太阳”等。这也意味着向日葵是全园幼儿都非常熟悉的,所以不出所料,它早就被其他班选走了。得知消息后,孩子们十分失落。看着一张张失望的小脸,我说:“走!我们去幼儿园寻找一种与众不同的花!”听到“与众不同”四个字时,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相似文献   

12.
陆永芬 《学前教育》2014,(10):15-15
在一次消防演习活动中,当火警铃声响起后,孩子们沉着、冷静地跟着老师按逃生路线有秩序地撤离。在撤离过程中,天天和滔滔突然大声地叫起来:“老师等等,我们的北北和东东还在阳台呢!”孩子们一听,都着急地叫了起来:“对呀.我们不能丢下小动物!”“老师,快救救小动物吧.要不然它们就会被烧死的!“是呀,小动物也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我们不能剥夺它们生存的权利!看着孩子们着急的目光,于是配班老师迅速地折回阳台把小兔子北北和小乌龟东东也带着一起撤离。当孩子们安全撤离到大操场时.大家都欢呼着:“太好了,小动物和我们都安全了!”  相似文献   

13.
一次,我组织开展主题活动“味道”。活动室四周摆放着幼儿搜集来的各种食品、调料、水果等。幼儿自由地探索、品尝各种味道,气氛活跃。其中,幼儿感受最深的是辣味。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由探索,幼儿开始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就在这时,一个幼儿突然站起来说:“我感到太辣了,我要喝水!”全班随即沸腾起来:“我也觉得太辣了,我也要喝水……”场面开始混乱。此时,我心里十分矛盾:这是一次公开活动,如果我同意他们出去喝水,活动还能顺利进行下去吗?如果不同意他们,我又该如何往下引导?换句话说,孩子们抛过来的这个“球”我该不该接?如果接,该怎么接?  相似文献   

14.
为了培养幼儿的爱心,幼儿园结合一些典型事例组织了多次献爱心捐赠活动,可谓用心良苦。一次,在孩子们排队等待捐赠的间隙,我听到了他们的对话——“我拿了100元,我最多!你们都没有我多!”“他才拿了一个硬币,他最没有钱!”“我这里有满满一袋硬币,你们看!”孩子们兴奋地攀比着。这时,大家突然发现有三四个孩子手上空空的。于是,他们又开始议论:“你怎么没带钱呢?你是不是没有钱啊?”“你怎么这么没有爱心?”“你爸爸妈妈没有钱是不是?”在大家的追问下,没带钱的孩子难过地低下了头。捐赠仪式开始了,孩子们排好队伍一个个走到捐款箱前,将承载…  相似文献   

15.
今天是探索性主题活动“交通工具”的表征时间。在活动中,孩子们自己寻找合作伙伴,自己选择组画、泥塑、建构等多种表征方式。在组画区里,孩子们分成了两组,他们友好、愉快地合作着。当组画活动进入尾声时,锦雯告诉我:“老师,紫睎那组有人没画完就走了。”果然那一组有几个孩子的兴趣已经转移到了制作区,而组画作品还没有完成。于是,我趁机引导:“那怎么办呢?”世玮说:“我们已经画完了,可以帮他们画吗?”我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并与他们共同作画。最后,我特意将这幅画张贴起来,孩子们欢呼雀跃。我看到刚才没有坚持画完的幼儿有些惊讶和懊悔。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出现了互助合作的行为,这种  相似文献   

16.
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墙饰就像“骨架”一样,能把围绕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呈现出来。下面我们以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为例,谈谈墙饰创设与利用。一、背景在大班幼儿即将毕业的前几周,最热门的话题是:“你要上哪个小学?”“你准备了哪些学习用品?”幼儿都兴奋地表现着对学校生活的向往。有幼儿对我说:“我的朋友有的在尹江岸小学读书,有的在海曙中心小学读书,有的在广济街小学读书……我都快记不住了。”“是呀!那么多学校,怎样才能记住呢?”孩子们讨论起来,并很快想出了对策:请老师帮助记录这些小学名称,幼儿在自己要去的小学名称旁写上名字…  相似文献   

17.
有趣的豆芽     
在组织“我爱吃的食物”这一主题活动时,为了让幼儿更加直观地认识一些蔬菜的特征,我特意带来了一些绿豆芽。孩子们一下子兴奋起来,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我见过大大的蚕豆芽。”“上次去外婆家,我看见了从泥土里刚刚钻出来的豆芽。”一向爱提问题的杨明一本正经地说:“连老师,豆芽是从什么地方长出来的,你能解释一下吗?”“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好吗?”我一边说,一边给孩子们每人发了几颗绿豆,“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豆子的什么地方可以长出芽儿来?”孩子们拿着豆子左看看,右瞧瞧,最后一致认为芽儿是从豆子的“肚脐眼”里长出来的。为此,我们决定做个发芽小实验。两天后的早上,韩愈阳在种植区大声喊道:“快来看,绿豆发芽了!”孩子们一拥而上。“哇!原来豆芽不是从‘肚脐眼’那儿发出来的。”“是从‘肚脐眼’旁边长出来的。”“不对,爸爸告诉我,豆子的胚芽能发出芽来。”哦,原来是这样,孩子们终于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18.
从一篇文章中读到台湾幼儿园“赞美时刻”活动的内容后,觉得很有意义,便在我班也开展了此项活动,结果得到了全班幼儿的热烈响应,成了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幼儿园放学前的一段时间虽然不是很长,却是孩子们情绪最不稳定、老师最难管理的时刻,适合开展能够深深吸引幼儿又比较随意的赞美活动。开始时我先让孩子们想一想,今天谁最棒,谁进步了,然后说一说自己想赞美谁,为什么。丁灿说:“我要赞美张弛,因为今天他画的画很棒。”孩子们就边跳边拍着手一齐说:“张弛,张弛,我们赞——美——你!”被赞美的幼儿有的咧开小嘴巴笑嘻嘻,有的羞涩地低下头,看…  相似文献   

19.
大班幼儿已不满足于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孩子们经常会对我说:“老师,我想把自己画的电脑画贴在墙上!”“老师,我想把《西游记》光盘拿回家看!”“老师,我会玩一个新游戏,想跟大家分享!”……如何创设能满足孩子愿望的计算机环境呢? 我开始关注孩子们的活动,并设计了计算  相似文献   

20.
元吴用塑料螺丝积木插成了一个正方形面的大陀螺,吸引着班上的孩子一起参与到制作陀螺的活动之中,大家聚到木质地板上,展示自己的陀螺,并不时欢呼:“我赢了!我的陀螺转起来了!”孩子们的游戏情绪,在陀螺转起来的那一瞬间达到顶峰,只要自制的陀螺顺利旋转起来,就算是赢了。这就是孩子们自发的比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