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二十五军在长征及创立鄂豫陕根据地期间,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创作了大量红色歌谣。这些歌谣具有时代特质、政治特质、革命特质、阶级特质、文学特质、艺术特质、民俗特质、民族特质、生活特质和地域特质,以上特质又可归结为史料特质和红色文化特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红色歌谣发挥了明志、志史、宣传教育、提升红军凝聚力和战斗力、慰藉民众精神等作用。其经过红军和民众的广为传唱,瓦解了敌军斗志,鼓舞了红军士气,宣传了革命,发动了群众,对革命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史学和社会学方法分析研究红二十五军和鄂豫陕根据地的红色歌谣,重温革命历史,挖掘红色文化,对我们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奋斗的光辉历程离不开军队中出色的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从多个方面对红四方面军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更是收到了极为显著的成效。川陕革命根据地通过对红军的思想政治工作,统一了人民军队思想和行动,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扩大了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壮大了红军队伍;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强化了生命线地位,对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3.
绵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闻名已久的李白故里、红色沃土。在长征文化资源方面,绵阳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四方面军长征的第一站,为策应和配合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和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所留下的遗产是绵阳重要的红色文化遗产,需要很好地将其保护,让其体现社会、经济价值。努力打造绵阳红色文化资源品牌,才能突出红军长征路线四川绵阳段优质文化资源的"原产地域"概念,从而烘托出原生态绵阳红色文化资源品牌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在鄂豫陕三省边界地区创建新的根据地,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后,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情况,经过实地考察所作出的正确选择.陕南商洛山区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条件,鄂豫陕省委的正确领导、政策策略,红二十五军英勇顽强的殊死奋斗,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是根据地迅速创建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吴焕先同志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鄂豫皖地区红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历任中共黄安县农民自卫队党代表、鄂豫边革命委员会委员及土地委员会主席、中共黄安县委书记、鄂豫皖特委委员、鄂豫皖省委委员、红十二师政治部主任、红七十三师政治委员、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红二十五军军长、政委及鄂豫陕省委副书记、代理书记等领导职务,为鄂豫皖和鄂豫陕两块革命根据地及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和发展,为中同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被国家主席李先念誉为“功勋卓著”的革命家(李先念:纪念吴焕先同志牺牲五十周年题词)。本文仅就吴焕先同志在鄂豫皖苏区创建与坚持中的作用,谈谈我们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6.
在鄂豫陕三省边界地区创建新的根据地,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后,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情况,经过实地考察所作出的正确选择,陕南商洛山区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条件,鄂豫陕省委的正确领导、政策策略,红二十五军英勇顽强的殊死奋斗,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是根据地迅速创建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在川北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这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苏区。为发展经济、稳定金融、保障供给.川陕苏维埃政府先后发行“铜币券”、“银币券”(含布币纸币).其中以布币为大宗.这是在特殊条件下所出现的特殊现象。但它对红军的壮大和苏维埃政权的运转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障.对苏区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四川巴中,红色土地,红军故乡。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浴血奋战三年之久,创建了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合根据地,留下了博大精深的红军文化和光彩照人的红军精神。在纪念红军长征出发70周年之际,巴中市少工委组织少先队员开展了“争做红军后代”主题教育活动,带领队员们走进层层叠叠的大巴山区,去寻找红军当年留下的足迹,寻找那段属于中华民族的革命史诗……  相似文献   

9.
《商洛学院学报》2019,(1):12-19
鄂豫陕省委和红二十五军面对国民党的第二次"围剿",正确分析形势和敌情,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依托鄂豫陕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发挥红军的革命战斗精神,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将运动战与游击战相结合,政治与军事相结合,军队与人民相结合,在疲劳并牵制敌人的过程中寻找有利战机,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这次胜利,凸显了党的路线的正确,党对军队的领导,党对人民群众力量的重视和依靠,在反"围剿"中开展党的建设、军队建设、根据地建设,丰富了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王明“左”倾错误路线造成的严重危害和国民党军队的残酷“围剿”,使各个根据地日益缩小,红军损失惨重,不得不放弃原有的根据地,被迫实行长征。其中从鄂豫皖根据地走出的红二十五军在众多的红军长征队伍中,不仅是最先到达陕北,胜利完成长征的部队,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的长征,而且还因其与众不同的历史特点,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山水旖旎、多姿多彩的四川,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1933年,红军在这里创建了全国第二大的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今  相似文献   

12.
黄解林 《高中生》2010,(25):12-13
提起大别山,不能不说红安,这个在中国革命史上产生过许多奇迹的地方,是大别山革命斗争的摇篮,又是大别山红色歌曲和革命歌谣的发源地。《八月桂花遍地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曾分别伴随着在红安建立的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两支红军部队,一路唱出红安,唱到延安,唱遍全中国。  相似文献   

13.
川陕革命根据地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占有重要地位,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文教事业更是促成川陕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巩固的强有力支撑.文章通过探讨、分析川陕革命根据地文教事业的政策、方针、宗旨等问题,旨在阐明川陕革命根据地文教事业的特点、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毛浴镇党政工作会议的召开,是川陕苏区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它是中国工农红军党政工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特殊历史条件,红军全国政治工作会议的成果,无法直接体现在毛浴镇党政工作会议上。毛浴镇党政工作会议的相关材料表明,红四方面军党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问题的产生,既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因素。在评价川陕时期红四方面军党政工作时,应该注意把握其工作的相对独立性、成效的显著性、任务的艰巨性和问题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5.
巴中是全国第二大苏区,是川陕革命根据地所在地,也是全国的红色旅游景区之一,有着灿烂的红军文化。巴师附小的前身是1932年红军创建的“工农小学”,这里也是川陕游击队总指挥部所在地,有着厚重的红军传统。这些丰富、宝贵的德育资源为教育学生继承革命传统,热爱家乡,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提供了有利条件。我校经过充分酝酿,决定围绕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6.
明天会更好     
国庆节前夕,成都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组织近百名学生走进川陕革命老区腹地四川省万源市柳黄乡,通过重走红军路、为当地小学爱心捐赠、参观红四方面军遗址、听红军故事等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并展现他们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7.
陕西人民革命斗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时期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陕西人民积极响应五四运动,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坚守西安孤城,支援北伐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迎接各路主力红军长征会师西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建设模范抗日民主根据地;创建豫鄂陕根据地,保卫陕甘宁地区。勤劳、勇敢、质朴的三秦儿女,在中共陕西党组织领导下,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牺牲精神,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谱写了光辉壮丽的篇章,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仅次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二大区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白军开展分化瓦解与政治攻势。川陕革命根据地各级党组织通过加强对火线白兵的政治宣传、开展对白军俘虏的政治攻势、重视对白兵亲属的教育引导、优待白军投诚士兵和白区专门人才等具体工作,分化瓦解敌军,壮大了红军队伍,为夺取革命胜利积累了宝贵经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巴中是全国第二大苏区,是川陕革命根据地所在地,也是全国的红色旅游景区之一,有着灿烂的红军文化.巴师附小的前身是1932年红军创建的“工农小学“,这里也是川陕游击队总指挥部所在地,有着厚重的红军传统.这些丰富、宝贵的德育资源为教育学生继承革命传统,热爱家乡,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提供了有利条件.我校经过充分酝酿,决定围绕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体验‘红色‘生活,学习红军传统“活动,让学生了解历史,了解家乡,学习红军精神,争做红军好后代.……  相似文献   

20.
地理环境与红军长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的一切政治军事活动 ,无不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并与其发生密切联系。红军长征本身在空间形态上既表现为地理位置关系的变化 ,因此 ,必然留下地理环境影响和作用的痕迹。南方革命根据地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结构分布特点等地理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 ,成为南方根据地丧失、红军被迫长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