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在探讨图书馆与生态文化的交融、图书馆所面临的生态文化环境的挑战以及图书馆生态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基础上,指出了图书馆的生态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图书馆制度生态、人文生态、服务生态、建筑生态及信息生态五大维度。并逐一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既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又受整个社会文化的影响。图书馆生态文化按文化形态的一般分类法,可以分为物质层次的建筑生态文化、精神层次的信息生态文化、学术生态文化和制度层次的管理生态文化。在现代图书馆的运作中,这三个层次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决定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的交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认为在生态科学理论已渗透到现代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时代,图书馆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必然也存在自身的生态文化。因此,现代图书馆应通过图书馆文化与生态文化的交融,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智慧图书馆文化源于图书馆的文化基因和对智慧集成的系统思维。文章借鉴图式理论,提出智慧图书馆文化图式的概念,从网络文化、数据文化、制度文化、生态文化、馆员文化等5个方面论述其要素内涵和建构思考。智慧图书馆文化图式是一种表达智慧图书馆文化要素构成及其关系的认知工具和思维模式,对智慧图书馆文化建设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化权利的实现与图书馆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权利和图书馆文化的内涵入手,论述了图书馆在充分实现公民文化权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构建“以人为本”图书馆文化的必然性。并对如何构建“以人为本”的图书馆文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正式将文化数字化战略布局为国家战略。文化数字化为图书馆数字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生态空间。在具体实践中,图书馆可以数字藏品为内容创新开端,以打造图书馆元宇宙为空间创新目标,实现数字资产、知识内容和交流空间的关系再塑,开拓生物人、数智人、机器人并行知识交流的场景。结合Web 30的发展,图书馆也需关注体制变革与治理问题,重视图书馆元宇宙的资源端和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强调“虚实融合”的服务均等,以“包容审慎”的态度寻求体制创新和责权制约的平衡。最终,以特色资源、应用平台和制度创新的图书馆元宇宙体系,融入文化元宇宙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目标,助力文化强国战略的整体推进。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7.
基于知识服务的图书馆文化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知识服务背景下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构,图书馆的精神取向.为实现知识服务目标,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上应加强机制创新,实现文化的重构.  相似文献   

8.
论图书馆的文化自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存在。图书馆自发性的泛滥、自觉性的丧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图书馆对图书馆的文化本质的漠视、图书馆文化迷失造成的。图书馆文化的自觉会激发起自主的、无穷的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图书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文章对此进行了阐述,并就如何实现图书馆的文化自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浅论发展图书馆文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图书馆文化是一个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为中介,物质文化为表层的结构体系,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及辐射功能。发展图书馆文化,关键在于把传播和发展人类先进文化作为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提高图书馆馆员的整体素质,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文化建设中的生态审美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对图书馆化建设问题进行审视,提出图书馆化建设中的生态审美理念,重视图书馆化建设的生态环境,立足于自己的生态环境,着眼于生态适应和生态改造,选择自己的生存策略和发展策略,实现图书馆化建设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对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与不断创新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凝聚着中华民族努力奋斗的精神,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文化的传承是通过图书馆文献保存未实现的。所以,文化传承本身必然离不开图书馆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达变求新的文化理念,也促进图书馆文化的创新建设。文章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理念提出研究图书馆文化中的服务管理新视角:拓宽读者阅读渠道,提高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增进图书馆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提供者(图书馆)、消费者(读者)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一起组成了图书馆文化生态系统。从文化生态学角度研究少年儿童图书馆的遗传性和变异性,分析少年儿童图书馆与文化生产者、读者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文化生态视域下思考少儿图书馆的服务和建设,对促进少儿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公民文化权利内涵的阐述,分析了图书馆在工作中树立公共服务意识的重要性,讨论了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科技进步是图书馆文化变迁的驱动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科学技术对图书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冲击,促进了图书馆文化的变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是中国图书馆实现现代化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5.
在祖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图书馆的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图书馆的生态效应将成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文章从生态文明系统建设角度分析了目前面临的问题,探讨了系统建设的原则和可行性,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责任文化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责任文化的建设,关系到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图书馆事业的兴衰,关系到它所履行的社会责任能否实现。加强图书馆责任文化建设,促进事业的发展,是图书馆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培育责任文化的目的、加强图书馆责任文化建设的原则、搞好图书馆责任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图书馆推进责任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搞好责任文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有效且高质量的服务,图书馆需从用户的角度评价自身的表现,不仅要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还应建立图书馆独特的评估文化。深入探析图书馆组织文化和评估文化的内涵、分析构建图书馆评估文化的必要性,并将其置于图书馆环境和组织文化的变革之中开展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章春野 《图书馆建设》2011,(7):88-90,94
图书馆的现代化既是历史概念也是文化概念。在我国图书馆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片面重视历史进程而忽视了文化内涵的获取、确立。要实现图书馆的现代化,除了必须兴建新型图书馆、建立适应新型图书馆的工作制度、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手段之外,还必须改革图书馆的精神素质,重新塑造图书馆的灵魂,把图书馆变成具有现代文化意义的图书馆。  相似文献   

19.
论创新和发展图书馆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纯 《图书馆》2006,(6):108-109,112
文章论述创新和发展图书馆文化建设对于建设中国先进文化、形成学习型社会、实现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使图书馆文化建设实现新的历史性发展,必须树立五个创新观念。  相似文献   

20.
试论图书馆组织文化的内核——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图书馆组织文化的核心和基石是图书馆共有的价值观.图书馆价值观是实现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图书馆要通过价值观的确立,塑造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图书馆组织文化,并保证组织文化持续增长的动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