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举行游行示威,抗议巴黎和会漠视中国主权,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罪行.5月6日,北京学生反帝爱国运动的消息传到浙江,学界首先响应,杭州、绍兴、嘉兴等地学生举行盛大集会游行示威,声援北京学生的斗争.  相似文献   

2.
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为反对巴黎和会拒绝讨论中国代表提出的废除列强在华的一切特权和取消"二十一条"的要求,北京大学等校3000多名学生齐集天安门前示威游  相似文献   

3.
胡政之单枪匹马采访“巴黎和会” 历时4年又3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美、日等27个战胜国,于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讨论和决定战后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问题和对德国议和等问题。中国作为战胜国,派陆征祥、顾维钧等人作代表出席了“巴黎和会”。“巴黎和会”为全世界所关注,各国纷纷派出记者采访“巴黎和会”,美国、英国各有200多名记者赴会采访,日本也有30多名记者参加采访,而中国北洋政府却没有考虑到派记者前去采访。  相似文献   

4.
八十年前,在北京爆发了划时代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示威,抗议巴黎和会承认日本接管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各种特权的无理决定,它在短时期内就以不可阻挡的声势席卷了全国,促进中国人民迅速觉醒起来.  相似文献   

5.
北洋政府时期北京的交通工具极其落后,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城市的发展.随着北京人口急剧增加,落后的交通工具很难适应近代都市交通发展的需要.北洋政府为解决交通困难情形,决定兴办北京电车.为此,北洋政府于1921年成立了官商合办性质的北京电车股份有限公司.经过三年多的筹建,北京电车公司于1924年12月17日在天安门南面举行了隆重的开车典礼,当时车上乘客异常拥挤,沿途观者亦人山人海.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学生反抗运动在北京爆发,此即五四运动。事情经过是这样的:消息从巴黎和会传到中国,说欧战中的战胜国已经蔡元培说,他从来无意鼓励学生闹学潮,但是学生们示威游行,反对接受凡尔赛和约有关山东问题的条款,那是出乎爱国热情,实在无可厚非。  相似文献   

7.
五四爱国运动是在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下爆发的。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则是它的导火线。段祺瑞继袁世凯之后掌握北洋政府中央政权以后的卖国投日和日本帝国主义疯狂对中国侵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化。段祺瑞出卖山东和在巴黎和会期间的谋签和约又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人民在五四爱国运动中所提出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正义口号,其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卖国投日的段祺瑞及其政府。因此考察段祺瑞的卖国投日对于研究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正>青年觉醒者的斗争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对北洋政府腐败无能的痛恨,长期积郁在青年和民众中的愤怒如火山般迸发。随着斗争的发展,浪潮波及20多个省150多个城市,运动中心也由北京移到上海。各地纷纷举行游行示威,声援北京学生。这场运动为中国青年提供了直接的斗争经验,并锻造了一批进步分子,  相似文献   

9.
1918年12月,胡政之以《大公报》记者身份赴欧洲采访巴黎和会,成为巴黎和会签字那天惟一到场的中国记者,也是第一位现场采访国际会议的中国记者。  相似文献   

10.
一自从2008年8月份北京宣布设立集会游行示威区以来,不少新闻媒体关注北京市公安局处理集会游行示威的情况。北京市公安局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公布,8月份以来,北京市主管机关共接待申请集会游行示威77起149人次。其中,境内人员提出申请的74起146  相似文献   

11.
谁采访了巴黎和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中国新闻史学界多认为胡政之采访了巴黎和会,而且是"采访这次会议的唯一的中国记者"。本文作者方汉奇先生经考证,最近有了与自己以往不同的新发现。结论是,胡政之确实采访过巴黎和会,但并不是采访这次和会"唯一的中国记者"。有关巴黎和会进展情况的信息,包括来自会议现埸的直接采访,在会埸外和在巴黎市内进行的近距离的采访,和在法国及其周边地区进行的观察、分析和评论,是通过几个传者的群体,协作完成的。以记者身份进入和会会埸的,是第一群体。在巴黎市内奔走于会埸外的凡尔赛、公使馆、代表驻所等地进行采访的,是第二群体。在巴黎和会前后访问巴黎和欧美各国,撰写旅行通讯和时事评论文章,为读者提供有关巴黎和会的历史背景和外围材料的,是第三群体。  相似文献   

12.
凌争 《今传媒》2012,(6):32-33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的新闻法制制度在曲折中发展。北洋政府的新闻立法在客观上推动了新闻法制制度完整化,但本质是抑制和阻碍新闻自由。北洋政府通过新闻立法,以保押费、预先审查、禁载事项、错误解读宪法、恐怖统治等方式对新闻自由进行干涉,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简报     
奥运期间,丰台区世界公园、朝阳区日坛公园和海淀区紫竹院三个公园中将规划专门的区域开放给意见人士进行示威,北京奥组委安保部部长刘绍武同时强调,将不允许在任何奥运场所、场地或区域内进行任何“政治类、宗教或种族宣传”的示威。  相似文献   

14.
自从2008年8月份北京宣布设立集会游行示威区以来,不少新闻媒体关注北京市公安局处理集会游行示威的情况。北京市公安局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公布,8月份以来,北京市主管机关共接待申请集会游行示威77起149人次。其中,境内人员提出申请的74起146人次,境外人员提出申请的3起3人次。此外,还接待有关集会游行示威的咨询22起24人次,其中,境内人员咨询13起14人次,境外人员咨询9起10人次。  相似文献   

15.
民国初期北京城内的交通工具非常落后.人们出行的代步工具主要是人抬的轿子和骡马拉的轿车以及人力车.随着北京城市人口日益增加,住户遍及四城,"交通滋形不便"[1],急需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北洋政府为解决交通困难情形,决定兴办北京电车,成立了官商合办性质的北京电车股份有限公司,筹备电车开通事宜.  相似文献   

16.
陈鹏 《北京档案》2013,(1):44-45
1928年对于古都北京来说,是极不平静的一年.这一年的6月,北伐军攻占京城,宣告了北洋政府时代的终结.经过南北各政治派系的权力角逐,国民政府最终定都南京,降北京为特别市,明令其易名为"北平",古都的命运就此改变.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北京交通困难的情况,北洋政府成立官商合办的北京电车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北京的有轨电车事业。当时,因资金不足而无法完工,北京电车公司为了筹集资金,迫不得已发行公司债,但从此背上了高额债款,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相似文献   

18.
94年前老报纸的故事:
  1912年至1928年北洋政府时期,军阀混战,皖系军阀段祺瑞、直系军阀冯国璋、奉系军阀张作霖轮流控制着政府大权。自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至1920年,皖系军阀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控制着北洋政府大权。他为了扩充与壮大自己的势力,与日本政府于1917至1918年,秘密地签订了总额达5亿日元的一批借款,其中西原龟三代表日方与段祺瑞政府签订的八项借款就达1.45亿日元。通过这一借款,段祺瑞政府将我国山东和东北的铁路、矿山、森林等大量权益出卖给日本。1918年5月6日,日本陆军少将与段祺瑞政府代表靳云鹏,在北京秘密签订了《中日陆军共同防敌的军事协定》,19日中日双方又签订《中日海军共同防敌的军事协定》。两个“协定”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日本在战争期间可以进入中国境内,中国应派兵支援。通过协定,日本派出大批军队进入中国东北,中国面临被日本独占为附属国的危险。北京市档案馆的档案记录了《国民公报》因披露北洋政府向日本借款真相而被查封的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是一场由学生运动引发的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它实现了罢免三个亲日派卖国贼职务和拒签巴黎和约的目标.就深层次意义上讲,它不仅是一次广大民众爱国意识的觉醒,还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五四运动中,北洋政府的行为往往被视为一种反动的象征,尤其是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在运动中的种种举措多为时人所诟病.本文通过对基本史实的梳理来揭示文人总统徐世吕在五四运动中的处境,以便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理解历史.  相似文献   

20.
商昌国 《兰台世界》2013,(10):33-34
董康是中国近代立法过程中一位重要的人物.他不仅参与了清末修律,还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主持和负责了《暂行新刑律》的两次修正案起草.南京国民政府期间,董康还积极参与民刑立法的讨论,为中国立法的近代化作出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