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中平 《文教资料》2005,(36):113-114
本文围绕电视散文及其创作进行研究与探讨:文章在概述了电视散文的基础上,对电视散文的美学特征进行了阐述,并从整体构思、题材选择、运用联想、注重文采、利用现代影像技术以及追求意境等方面就电视散文片的创作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2.
电视散文是以电视为载体对文本散文进行三维展现的电视节目形式。其语言形式也由文本散文的纯文字增加为文字、画面和音乐等等。本文选取典型的电视散文节目从认知学角度出发运用Fauconnier&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对电视散文语言意义建构和传递进行解读。电视散文的意义建构是一个不断发展复合的动态过程,三种语言类型必须恰当配合方能达到其信息和情感传递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电视文学的代表电视散文停播了,主要原因有:收视率低,难以参与电视节目的竞争;缺乏学理依据,创作上缺乏合理规范的理论指导;题材选择、创作风格的单一带来的审美疲劳、古典高雅情结与大众娱乐意趣产生的疏离、电子画面对文学语言的消解等一系列电视散文自身的问题使电视散文走向式微并最终被淘汰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4.
电视散文的特征研究有二种基本分歧:一种认为应从为文字散文服务(或利用文字散文“二度创作”)出发来归纳其特征;一种认为应从电视艺术(影像为主)出发来归纳其特征。本文认为这二种观点都有偏颇。电视文学应是一种新型文学,它实际上与网络文学才是一家。电视散文具有影像的意境独立性、声音的交错综合性、文字的中断跳跃性、主题的交集弥散性四大特征,电视散文特征的研究应从电视散文的自我本质“数字文学”出发。  相似文献   

5.
周作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而特殊的历史贡献,在散文理论方面大力提倡小品散文,确立了小品散文在现代散文中的重要地位,并在研究散文流变方面对现代散文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散文创作实践方面,周作人的独特的美学追求、文体和语言的革新,促进了中国现代散文创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林非先生对我国现当代散文理论的研究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科学地界说了散文创作与研究的特点、关键、使命价值和自己的“散文关文观”,建构了自己系统的散文理论范畴体系,着力倡导散文创作的现代观念和创新意识,努力实践散文理论研究和散文创作的创新发展,对新时期散文理论与创作的繁荣,建有筚路蓝缕之功,起到承前启后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电视散文为散文这一古老的文体带来生机与活力。它张扬了散文的美学特征,强化了散文的意境美,增强了散文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电视技术使散文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得以充分施展。电视散文也有与生俱来的缺憾,它直观的画面和有声的解说会限制观众想象力、感受力和理解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电视散文赏析与语文读写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从1997年开始从事“电视散文赏析与语文读写教学”这一课题的研究。通过实践我感受到,从美学、美育的角度论述电视散文赏析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电视散文赏析恰恰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多媒体教室的普及使电视散文有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下面是我的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孙绍振的散文理论一如他独特的文艺美学、幽默理论,富于原创性、独特性.是独树一帜的.他从一贯坚守的文学性出发,依据其"文学形象三雏结构理论",倾力于散文审美形式的建构.通过散文与诗、小说的比较,在大量经典性、代表性文本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梳理散文审美规范,对当下散文现象给予科学的命名与分类,拓展了散文研究的领域与视野,并对许多散文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重点问题做出精当分析.凡此种种,对于促进散文创作与研究,规范散文的"失范"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散文传统源远流长的国度 ,古往今来名篇佳作层出不穷 ,散发着永久的艺术魅力。“天下有美文 ,奇文共赏之。”但传统的散文欣赏 ,大都局限于纯粹的个体阅读。随着传媒的发展 ,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出现了 ,它就是电视散文。电视散文将文字表述形态转化为视听综合表现形态。由于电视载体的优越性 ,电视散文能用画面拓展意境 ,以音乐烘托主题 ,再加上优美的语言解说 ,美文变成可视性的动画画面。又由于电视媒体的普及性 ,它将散文传统的个体欣赏演变为公共的集体审美愉悦。有人认为 ,电视散文是电视和散文的简单叠加 ,抑或是电视对文字的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