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中,"教不严,师之惰",师父有权对徒弟进行教育和责罚。在《刑案汇览》和《驳案汇编》中的诸多案例反映出清代律法认可师父的责罚权。但当时律法也对师父责罚权的实施范围和方式设置了限制条件,不得随意行使。首先,师徒关系必须为法定的师徒关系,行业不同,认定标准宽严不一。其次,师父责罚"违犯教令"的徒弟是"以理殴责",不能临时起意随意殴打,且不能针对徒弟轻微过失而毒打,否则丧失师徒之义。再次,在奸盗特殊情况下,师父责罚徒弟不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2.
曾读过一个名为"满了吗"的故事,说的是有个徒弟学艺三年,认为自己技艺在手,可以出师了,于是便向师父提出请求。师父未回答,而是拿出一只装满石子的碗,问徒弟:"满了吗?"徒弟回答:"满了。"师父又抓了一把沙子撒进碗里,问:"满了吗?"徒弟回答:"满了。"师父又在碗里撒上石灰,仍没有溢出,再问:"满了吗?"徒弟点了点头说:"满了。"师父又向碗里倒入一些水,问:"满了吗?"徒弟见状,略有所悟,终于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3.
文化人类学研究宗教旨在探究人类文化,而在宗教文化系统中,宗教行为即仪式极为重要。度戒作为瑶族重要宗教文化又超越其宗教内涵,在一定程度上承载厚重的民族文化使命,借助这一制度性仪式给即将走上社会的男子灌输传统道德、社会责任、生活礼仪和文化教育,富有象征意义和内涵的度戒仪式本质上合理调适人与人、人与社会、民族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民族与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4.
卞文志 《教学随笔》2015,(Z1):88-89
<正>曾读过一个名为"满了吗"的故事,说的是有个徒弟学艺三年,认为自己技艺在手可以出师了,于是便向师父提出请求。师父未回答,而是拿出一只装满石子的碗,问徒弟:"满了吗?"徒弟回答:"满了。"师父又抓了一些沙子撒进碗里,问:"满了吗?"徒弟回答:"满了。"师父又在碗里撒上石灰,仍没有溢出,再问:"满了吗?"徒弟点了点头说:"满了!"师父又向碗里倒入一些水,问:"满了吗?"徒弟见状,略有所悟,终于无言以对。师父的所为是在提醒徒弟:石子满了还有沙子,沙子满了还有石灰,石灰满  相似文献   

5.
仪式是人类社会中最古老、最普遍的一种文化活动,而大多数这样的活动(尤其是群体性的大型仪式)中都伴随着音乐,因此,"仪式音乐"便成了人类学和民族音乐学论著中经常被提使用的一个概念。苗族是贵州境内最为聚居且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多依托于仪式而传承及演变。  相似文献   

6.
法治文明秩序的理论促使人们对法治对于文化的效用提出了追问.福柯所揭示的规训(权力)对于分析立法对文化的作用机理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启迪.在主体、基础、范围、方式上,立法对文化"规训"是通过对社会和国家的行为在利益关系上的调整方式,进而反作用于其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并由此作用于其所具有的文化基因和文化生态,从而牵引相应的文化上的继受、生产或再生产,实现对于其中主体的思想文化意识的内在"规训".立法的文化规训与道德教化、社会归化和宗教感化等是不可分割的,澄清立法的文化规训,有助于在文化立法中更加牢固地将文化权利(人权)置于优位.  相似文献   

7.
一切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了人类的生存和更好的生活,通过各种途径保持和传承其文化和文化中的理念,并按照其文化中形成的某种价值体系来规范下一代人的行为、思想、价值观等.千百年来,少数民族的各种文化仪式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载体,有效传递着各民族的文化,实现了人类文明的沟通和传承.  相似文献   

8.
我国素有“文明古国”之称,传统文化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沉积下来,渗透于民族的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之中,并构成一种强大的力量作用于当前与未来,因此,我们不能忽视传统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在对传统文化不断挖掘的过程中,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最根本的传统——礼仪文化,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道德因素对大学生修身立德的影响不容忽视。一礼仪,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表示互相尊重而在仪表、仪态、仪容、仪式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规范与程序。在我国古代,“礼”最初是各部族祭祀的各种仪式。在夏、商两代共…  相似文献   

9.
从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及苗族丧葬仪式《指路辞》的田野调查实践中发现,在人类传统社会生活中,构成身份认同的方式可以由区域性共同生活环境、语言使用的民族性、宗教信仰的同一性、社会记忆的历史性等多层次特点所组成。民族身份作为一种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对于社会历史的记忆都有着相同的情感和来自"本位"的自觉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0.
裕固族大头目部落原驻址在今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乡西牛毛、巴音、康丰、红石窝等地。历史上裕固族文化受到周围各民族影响,形成多元文化特点。裕固族大头目部落丧葬仪式独特,通过分类描述和火葬仪式分析,可以看出裕固族大头目部落火葬仪式过程由"三次告别"完成且存在"二次葬"文化现象。其火葬仪式具有原始信仰与宗教信仰相结合的复合特点,具有文化整合、继承发展、组织调节等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