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安排建议] 可安排在第一单元议论文中进行教学。现行课本高中第六册讲读课文“二、杂文二篇”改为课外自读课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讲读课文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按照“预习提示”预习。“预习提示”共四节,提示了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题解,预习时要了解课文的背景;二是概括了议论的中心。预习时要领会邓小平同志“批判了”什么,“深刻地指出”了什么,“科学地论证”了什么;三是要联系“北京发生的动乱和反革命暴乱”,领会学习本文的“重大指导意义”;四是注意本文的论证的  相似文献   

2.
一、检查预习,梳理结构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我先来检查大家预习的情况。(师出示词语。生分列读两组词语,先正确认读,再读出词语的“情”和“意”。)  相似文献   

3.
张英 《辅导员》2013,(17):23-24
一、英语预习的方法探讨1.单词、词组、句型的预习对于英语单词,预习时要做到读音准确,词义明确,词性明了,对于听、说、读、写都要掌握的"四会"词,还要求拼写正确。对于新课的词组、句型和课文的重点、难点,可充分利用课后注解加以明确,初步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在预习单词、词组、句型的时候,可充分发挥英语词典的作用。经常在课前查阅词典,将有助于丰富同学们对相关单词、词组、句型等用法的理解和把握,站得更高看得更远。2.英语课文的预习对于英语课文,建议同学们在预习单词的基础之上先仔细听几遍课文的录音带,训  相似文献   

4.
学习语文,老师常常要求预习新课,有些同学只是读上两遍,至多遇上生字新词,再查查字典就应付了事。下面归纳的五个“想”,有助于同学们预习能力的提高,不妨一试。一想文章的“[睛”——课文的题目。它的作用是什么?是概括文章主题还是指出文章重点,是揭示文章的思路还是题材范围,或是……二想文章的“灵魂”——课文的主题。它要表达作者写此文的什么意图、目的?三想文章的“血肉”——课文的材料。作者是怎样博采材料,精选材料,巧妙使用材料,从而使文章“言之有物”的。四想文章的“骨骼”——课文的结构。细细精读、逐段分析,作者先写什么,…  相似文献   

5.
教师精心设计预习题,能激发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并以积极探索的精神去寻求答案,预习课文。叶圣陶先生认为:“练习阅读的最主要的阶段是预习。”我在指导学生预习时是这样做的: 将预习分为一般预习(意在读通课文)和重点预习(意在读懂课文)两类,按下面的步骤指导: 第一步,学字。初读课文,划出生字、回生字,然后查字典,运用汉字造字规律学习生字、回生字,初步做到“四会”(认读、书写、理解、运用)。  相似文献   

6.
预习要求:1对照注释理解课文,读课文,理解语文的批注。2从语言理解的角度,每人就“……写出了……”、“……表现了……”准备说一句话。教学环节如下:一、教学铺垫。(3分钟左右)1导入。2抢答(检查预习):———作者,体裁,形象,层次……二、读———读准字音。(5分钟左右)1同学们齐读课文,老师听音。2请同学们注意如下字词的读音。缀 苫 倚 薪 暇 黠三、读———读懂词意。(6分钟左右)1同学们读课文,读注释。2请同学们向老师自由提问,看还有哪些字词不认识,哪些字词的意思弄不懂。3教师强调如下字词。(重点在第四段)①指出用法:止(  )…  相似文献   

7.
语文“阅读课文三步法”就是将阅读课文分为三步走:走近课文谈感知,钻进课文深理解,走出课文写作文。具体操作如下。一、走进课文谈感知感知的内容:感知写作思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感知语言。感知的方法:1.预习。预习是“走进课文谈感知”的开始,预习时提出明确要求:(1)标段,(2)勾画中心词句;(3)概括主要内容;(4)积累词语、走进作者。“1、2”记在书上,“3、4”写在积累本上,这四项内容每课必须提前做好,第二天上课才能水到渠成,不至于措手不及。  相似文献   

8.
一、注重课前自主预习,发现已知与未知的知识点,为课中教学打下基础。表面看来,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小,自觉性差,似乎不适宜进行课文预习。但我认为,针对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可对他们提出相应的预习要求。课文预习可安排在学完汉语拼音后,从字、词、句的预习慢慢过渡到课文预习。在预习过程中,我要求学生采用我摸索出来的“一标自然段,二读课文,三画生字词,四答问题,五问疑难”的五步预习法,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围绕“任务”自主学习,这也就是建构教学理论所强调的“任务驱动法”。例如,在教《精彩的马…  相似文献   

9.
每逢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笔者都要求同学们在预习时,首先要找出能集中体现课文题旨,表现课文脉络的重点词句来。然后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与归纳。这些词句实际上就是课文中心思想的体现,是课文的闪光点和精髓,也就是我们在教学中常说的“文眼”。只要把握住了“文...  相似文献   

10.
师:请同学们按课文前面“预习“提出的要求自由朗读全文.……  相似文献   

11.
周梅华 《考试周刊》2011,(93):40-41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今天,我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小草和大树》。二、展示预习成果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现在就请大家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1.我会读。(课件出示)  相似文献   

12.
(谈话引入新课,检查预习时生字掌握情况) 师: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后第一题列出的分段提纲。(生齐读提纲) 师:这篇文章自然段很多,分段比较困难,请同学们边默看课文,思考怎么分段,边用“‖”分段。(生默看、分段)  相似文献   

13.
(一)预习课文要求在三年级时曾经训练过“预习课文,提出不懂问题”,四年级的时候训练过“带着课后思考题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提出三项要求:首先要学会读通课文,所谓“读通”课文,就是要读准课文中的每一个字的含义,并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最后还要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在预习的过程中,还要把实在弄不懂的词语、句子和内容做上记号,一般方法是横线加问号。帮你提升我们知道这是一种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养成自学本领起辅助性作用。在做这一类型的阅读题时,首先要好好地去读课文,最起码读三遍以上,对文章有个初步的印象,接着在文章中做上…  相似文献   

14.
九义小语教材从四年级起,将“预习”编入课文,使预习成为阅读教学过程的第一环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编写特点,灵活运用“预习”,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创新设计】一 教学内容理解回忆录的特点 ,了解文章的选材和布局 ,体会文中真挚的感情和简明平实的语言。二 课时安排1.课时 :两课时 ;2 .课型 :说读课。三 预习要求1.读课文 ,了解母亲的事迹 ;2 .根据课文第一层次练习“理解·分析”中的三个问题 ,理解课文记事的顺序和课文的结构布局。三 教学蓝图全篇文章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 :1.整体感知课文 ;2 .整体理解课文 ;3 .整体赏析课文。四 教学主要过程教学板块之一 :整体感知课文。 ( 2 0分钟 )1.同学们读课文 ,体会文中母亲的事迹、母亲的品德。2 .请同学们用“母亲是…  相似文献   

16.
一、检查预习,感动全文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做小老师,同桌一人一段轮读检查课文朗读,注意生字读音,同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相似文献   

17.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3课《丰碑》。(板书课题,读课题)师: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课文,通过预习,你读懂了哪些内容?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生:我知道了这篇课文讲的是在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板书:“军需处长”)生:红军队伍的任务很艰巨,行军条件很恶劣。生:我补充,课文写了将军开始为军需处长生气、发火,可是知道军需处长被冻死以后,对军需处长表示了深深的敬意。(板书:“将军”)生:我知道了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师:同学们课前预习得很好。请再说说你有哪些不明白…  相似文献   

18.
第一节:指导预习,自学字词,初读质疑三年级,大纲规定:“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一般来说,三年级下学期预习宜分两部分,一部分在课前,在家里自学。内容有二,一是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掌握生字在本文的组词;二是读课文,要达到正确、流利。另一部分就是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借助字典,学习新词。这是对上学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能力的复习、巩固,也有助于自学习惯的进一步养成。课堂指导便于落实对差生的帮助,有利于他们的进步。上课先请同学们展示预习成果,汇报读课文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最近,到小学听一位老师教《再寄小读者》,这位老师开头一问,就把我“抓”住了:师:同学们,《再寄小读者》这篇课文大家预习了吧。生:(齐)预习了。师“大家知道这篇课文是书信体裁,先回忆一下,冰心奶奶开头是怎样称呼你们,最后又怎样署名的?生:冰心奶奶开头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学法指导讲话第四讲学习过程的学法指导(一)○吴爱宝(海口市教科所)余志君(海口市第十一小学)第一节预习的学法指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从三年级起开始学习预习课文。九年义务教育小语教材从第七册开始,“预习”已进入课例,与“课文”、“思考·练习”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