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配钥匙     
小张、小丁、小李同时被一家房地产公司招聘为工作人员,更巧的是,三人又同时被安排在同一个办公室内工作。  相似文献   

2.
每年从9月份开始就有很多的单位同时到学校招聘学生,经常来招聘的单位在选中学生后都会很快签订协议,因为他们很清楚,如果决定晚了,选中的人将会被别的单位"签"走。这是啥专业那么火?为什么会这么火?  相似文献   

3.
小孙是安徽一所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如果没有疫情,他此刻正在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现在,他庆幸自己在寒假前已经被一家单位录用。"尽管一般,但还好有个保底的。"小孙说,寝室的另外两位室友还没有找到工作,在家很着急了。"已经打电话问亲朋好友,推荐合适的工作。"线下招聘取消、企业缩减或取消原定招聘岗位、复工时间不定……本该在年后热闹起来的招聘市场,随着疫情的发展好像开启了"慢镜头"。  相似文献   

4.
赵静 《班主任》2014,(7):15-15
正一天中午,小唐皱着眉头来找我:"老师,没饭了!"原来,小李因故被老师叫到办公室,他先去给小李送饭,结果回到教室时饭已分完,没他的了。因为以前偶尔也发生过少饭的事情,所以我马上领他去食堂又要了一份。回来的路上,他小声嘀咕着:"早知道就不帮小李拿了,好人没好报!"我听后觉得他的想法有些偏激,但当时并没多说什么。  相似文献   

5.
1、凡事不要先断定结果 因为家境贫寒,他年仅20岁就辍学踏入社会。 那时正逢经济萧条时期,要想找份工作非常艰难。一家知名医药企业刚刚贴出招聘职员的启事,就引来了数十名应聘者,他也在其中。应聘者被一一编了号,他排在30多号。排在前面的几位应聘者相继沮丧地从招聘室走出来说:“条件很苛刻,没有大学文凭,没有两年以上的从业经验,一概不收!”  相似文献   

6.
在供大于求、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求职者永远处于弱势,当急于找工作的迫切心情被某些人利用,从中牟取利益,招聘也就变了味.黑心中介收了钱却不介绍工作;要上岗得先交数千元的"抵押金";交了数百元的"上岗费",却发现招聘单位突然从人间蒸发;月薪两万元的前提条件是几乎不可能达到的销售指标……  相似文献   

7.
朱彦冰 《培训与研究》2007,24(12):97-99
校园招聘作为企业外部招聘的一条重要途径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的青睐。或者是出于追赶潮流,或者是出于宣传企业形象,国内许多企业也开始策划各种校园招聘会。然而,"画虎不似反类犬"。这些企业在进行校园招聘时走进了各种误区,非但没有招到他们需要的人才,反而得不偿失,破坏了企业形象。本文分析了企业校园招聘中存在的诸多误区,并就国内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校园招聘制度提出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8.
刘宏 《考试周刊》2011,(75):196-196
校园招聘作为外部招聘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企业吸收储备人才的重要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有效招聘的衡量标准,其次指出了中小企业在校园招聘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有效招聘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我之前服务的公司是一家销售公司,每年都去学校招聘销售代表,也会面向社会进行招聘,对于不同的应聘者,在招聘的时候我的想法是不同的,对于学校招聘,想的更多的是做储备,为了未来备用,看这个面试者具不具备可培养的潜质;而对于社会招聘,我保持的是“拿来主义”的观点,要求能够拿来就能用,能够立竿见影看到效果。而正是这两个出发点的不同,我在招聘时候采取的标准也是不同的。对于社会的招聘,我看中的是他的工作经历,他所拥有的一些经验对我们所招聘的职位是否有意义。对于学校的招聘,我更加看重的是一些个人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包…  相似文献   

10.
无言 《西北职教》2004,(1):37-37
俗话说,功夫在诗外。一些公司深得这句话的真谛,在招聘时,为了考验应聘的真正品质和能力,往往在招聘正式开始前就已经在物色所需的人才了。所以,求职在求职时应处处留心公司可能布下的考题陷阱。  相似文献   

11.
代丽丽 《成才之路》2011,(25):94-I0023
小李是北京一所大学2011届毕业生,学电气工程专业的他至今还徘徊在招聘会上。谈到至今未找到工作时,他有些无奈:“我的英语口语相当好,可以非常自如地和外国人进行交流。”英语口语是小李引以为傲的优势,也是许多企业所需要的“核心技能”。可是小李在求职应聘的过程中却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相似文献   

12.
招聘过程是员工与组织第一次正面接触,应该是心理契约建立的第一个环节,招聘过程中传递的信息是创建和信守心理契约的基础.本文分析了招聘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针对招聘过程提出了心理契约建立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校园招聘的特点、校园招聘的基本流程等方面对提高企业校园招聘有效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介绍了在招聘测试环节中为许多大企业所认同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试方法,以及提高校园招聘有效性的实用技巧.  相似文献   

14.
小李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全年级数他个儿最高。由于上课时他管不住自己的嘴巴,经常随便说话,影响同学听课,且"屡教不改",该班学生家长很有意见。无奈,班主任季老师只好将他安排到教室最前面右侧靠窗户的一个位置上,使其尽可能"远离"他的同学。小李没有了"交流"的对象,就一个人唱起了"独角戏"--拆文具盒、叠纸飞机、"画眼描眉"……每天都有新花样,老师们对他无可奈何。小李渐渐成了班上谁也不愿管的"自由人"。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中国高校在教师招聘工作方面经验甚少,存在着招聘前准备工作不充分、招聘程序陈旧、招聘渠道过于单一以及对应聘者的考核不全面等问题,长期阻碍了中国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相比之下,美国高教的繁荣与之完善的教师招聘系统密不可分。面对中国高校教师招聘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唯有善于参考和适当借鉴美国高校教师招聘中的成功经验,做好招聘前充足的分析和准备、招聘渠道的合理选择和结合、招聘中的全面考核等工作,才能保证中国高校教师招聘工作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教师招聘考试为研究对象,通过具体考察先笔试海选后评审面试的基本程序,以及准教师身处其中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与心路历程,揭示为了成为教师而数字化生存的社会特质.在教师招聘的整个过程中,分数是绝对主角,准教师始终处于"被"的状态中,被公开凝视、被简单审核、被片面裁决,而无论是被迫接受还是主动参与,准教师们都是被数字粗暴加工的对象.在这其中,结果残酷无情,但过程却无比优雅.  相似文献   

17.
总裁选才     
阿远 《内蒙古教育》2007,(12X):61-61
公司总裁是个小个子男人,睿智的他在事业上一帆风顺。我负责人力资源部的招聘工作,所招聘的人才几乎都不合总裁意。这天,他对我说:“小王啊,下一轮招聘,我给你示范示范。”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被广播电台招聘为编辑记者的比例很低,这在某种程度上暴露了广电专业教育的不足,如专业课定位不准、核心实验课欠缺、知识结构偏离以及办学模式不科学等,导致该专业学生缺乏核心技能,就业竞争力不强。因此,广电专业应转变观念,创新办学模式,强化核心技能,同时,应与国际接轨,按"立刻胜任率"来考核其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收礼部     
小李这几天坐立不安:看到同事们都相继提了干,他心里那个急啊!向好友小王一打听,敢情得送点礼。第二天,小李拎着礼品就往楼里跑,正好看见老板在财务处.小李一个健步跨上前去:"老  相似文献   

20.
校园招聘会具有可以减少毕业生的求职成本、加大他们求职成功的几率、促进就业等优势,但也存在诸如企业的招聘信息不准确、签约率低等问题,因此要优化校园招聘模式。一方面,高校应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的面试技巧;加强校企合作,严格把关参会企业,并大力发展网络招聘;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专业设置,举办行业招聘会,并在适当的时候引进人力资源公司承办校园招聘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