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邢台学院学报》2019,(2):100-103
抗战时期,在日本毒化政策影响下,皖江地区烟毒泛滥成灾,人民深受其害。皖江抗日根据地建立后,根据地政府坚持推行禁烟政策,广为宣传,颁布法令,厉行惩处。皖江抗日根据地的禁烟运动,不仅成果显著,也为新中国建立初期彻底解决烟毒之患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
1938年7月爆发的冀东二十二县抗日大起义,是抗日战爭时期发生在华北地区的重大事件,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华北敌后抗日战爭的具体行动之一。大起义爆发后,党进一步領导冀东軍民展开游击战争,并在經过艰苦的斗爭后,开辟了冀东抗日根据地,打击了敌寇在淪陷区的野蛮統治,牵制了敌寇的一部分兵力,在抗日战爭的历史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要介紹的就是冀东抗日大起义和冀东軍民抗日斗爭的簡略经过。一华北地区是日本侵略者在“大陆政策”中预定的第二步要吞并的地区。冀东是华北地区的前哨,早在日寇发动“九·一八”事变吞并了东北三省以  相似文献   

3.
在东北的抗日游击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创建了若干小块抗日游击根据地,并以此为依托,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的殂民统治,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和各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立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武装侵占东北以后,共产党的东北各级组织,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迅速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领导反日斗争方面来,并把主要力量用于领导抗日武装斗争。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抗战路线思想的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在敌后开辟一系列抗日根据地,对打败日本侵略者起了决定性作用。国民党政府作为正面战场也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近现代时期 ,日本在对中国进行武装侵略的同时 ,也积极进行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的侵略。他们控制了日伪地区的教育权 ,对中国民众进行奴化教育 ,以图在灵魂深处迫使中国人归顺日本人。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民族的利益 ,在对日本侵略者进行顽强的武装斗争的同时 ,也全力开展反文教侵略的斗争 ,广泛启发全体民众的抗日觉悟 ,建立抗日学校 ,培养抗日干部。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彻底驱逐入侵者 ,赢得国家、民族的独立和解放  相似文献   

6.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晋绥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建立的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抗日民主政权和各族人民群众,在大青山极其艰苦、复杂和残酷的游击战争环境中,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不仅在敌后的“蒙疆确保区”开辟了游击根据地,而且战胜了各种困难,使游击根据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坚持斗争直至最后胜利,这是同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工作分不开的。财政经济工作,是大青山抗日斗争的一条重要战线,它为大青山抗日游击战争发展、坚持和取得最后胜利提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杨靖字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斗争的实践中,杨靖字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团结义勇军、山林队等抗日武装,形成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地团结抗日武装力量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相似文献   

8.
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民族矛盾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抗日成为了中国人民的首要任务。在此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决定放手发动群众,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为此,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了提高群众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的社会教育,其中的冬学运动是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它具有应急性、政治性、广泛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抗战路线思想的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在敌后开辟一系列抗日根据地,对打败日本侵略者起了决定性作用.国民党政府作为正面战场也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凯恩斯 《留学生》2013,(3):26-26
近期,《环球时报》记者报道了东南亚眼中的日本,认为缅甸、越南和泰国在内的东盟国家对现代日本人不乏好感。东南亚国家和中国都曾遭到日本的侵略。当今中国荧屏上映很多抗日片。而在缅甸、菲律宾、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很少有涉及抗日题材的影视作品。尽管日本在“二战’期间曾对越南发动过侵略战争,并对越南实施了近4年半的占领,但现在日本在越南民众心目中的形象“还不错”。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进程中,始终将廉政建设当作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反腐倡廉工作。通过加强党政军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作风建设,建立和健全一系列廉政制度,严惩贪污腐败行为,推动了抗日根据地的反腐斗争,维护了党和民主政府的廉洁形象。山东抗日根据地廉政建设的思路与实践,对于当前的反腐倡廉工作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优待抗属政策是中共军事动员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共壮大武装力量、巩固抗日根据地政权、抵制日本侵略的有效措施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基于对乡村传统的顺应,中共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内推行了优待抗属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体现中共政治理念的优抗政策还始终与乡村传统相纠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是中共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略过程中的一个重大变化。中共制定“逼蒋抗日”方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建立了新的根据地。二是中日民族矛盾经,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要求迅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三是日本加紧对华北进攻,危害英美在华利益,英美开始反击日本。四是国民党蒋介石为了维护自身和英美在华利益,对日政策逐渐改变。五是国民党军政大员和地方实力派中,有些人开始转移到抗日上来。六是国共两党代表有联系和接触。  相似文献   

14.
陈睿 《华章》2011,(33)
东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东北人民在开展武装抗日斗争的同时,还运用文化活动的形式,来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唤起民众的觉悟,鼓舞抗日军民的斗志.姜春芳就是东北抗日文化活动的先锋之一.  相似文献   

15.
孔令波 《科技文萃》2004,(9):125-130
东北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号召影响和直接领导下,以人民抗日武装为主体,团结群众抗日武装,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伪满洲国统治,独立坚持14年游击战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文学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所反映的产物,它同社会、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我中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动员民众、团结一切力量共同抗日便成为这一时期的时代精  相似文献   

17.
“七七”事变到武汉陷落期间 ,中国军队在各抗日战场进行了英勇抵抗。和“七七”事变前及武汉陷落后相比 ,国民政府的表现令人满意。究其原因 ,“七七”事变爆发后 ,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和国内的抗日浪潮 ,国民政府及民族主义情结浓厚的蒋介石不得不改变其前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 ,带领全国人民积极抗日。而武汉陷落后 ,日本消灭中国的危险暂时消除 ,国内的抗日反蒋运动也因战争而平静下来。但共产党军队的壮大重新给国民政府造成威胁 ,其行为走向反动也就不足为奇  相似文献   

18.
一二·八事变后,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国民政府改变此前的不抵抗政策,提出了“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解决方针。一方面,以一定兵力援助十九路军抗日,但将之限定在一定的、局部的范围;与此同时,又积极通过国联及英美等大国的斡旋,争取双方停战和日本撤兵。在交涉中,最初力图将上海事件与东北问题一并解决,但由于日本坚决反对,中方只得接受“沪事单独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下一代》2001,(Z2)
1.全民族共同抗日与世界反法西斯战线形成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全民族共同抗日局面的形成。“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经过多次谈判,于1937年9月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华儿女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汇成全民族抗战洪流,到处都燃起了抗日的烽火。  相似文献   

20.
游击战争理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其内容丰富多彩,给了日本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并成为中国人民抗日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败转胜的关键一环。抗日游击战争在中国人民抗击外敌入侵的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