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当代体育》2010,(1):70-72
做为血肉男人,重情重义的李楠已超越了他在球场上书写的那段传奇。全运会上的告别"时间过得太快了,就好像自己参加的第一次全运会就在昨天,"当第11届全运会的铜牌争夺战的终场哨响之后,当李楠宣布自己从此告别球员生涯之后,已经连续参加了四届全运会的他不禁心生感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近3届全运会游泳比赛优秀运动员参赛战术的研究,发现全运会游泳获奖运动员比赛时前后程百分率差距进一步缩小,中长距离项目前半程比后半程百分率要大。“争权夺标”战术是优秀运动员在第9届全运会上普遍采用的战术;“破纪录”战术和“后发制人”战术亦是在第9届全运会中行之有效的战术,但对运动员的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3.
许基仁 《新体育》2013,(6):33-33
现在大家都在说“中国特色”,但我感觉全运会恰恰缺乏这种特色。全运会是一个浓缩版、地方版、迷你版的“奥运会”。虽然参赛者是清一色的中国人,但除了武术,所有项目都是奥运会、冬奥会项目。近20年来,全运会设项时刻与奥运会保持同步。  相似文献   

4.
《新体育》2013,(8):46-47
无论年逾古稀的老冠军。还是风华正茂的年轻小将,当谈起参加全运会的经历,都是神采奕奕,自豪感油然而生。将青春的汗水洒向赛场,在艰苦的训练条件中苦中作乐,这就是老一辈运动员们共同的回忆。“条件艰苦”、“对成绩的追求”、“超越自我”、“无畏向前”,记者在采访中,老冠军们表达出一致的体育精神。1959年首届全运会至今,运动员留在赛场上的,是让后辈赶超的纪录,是体育精神的传承,还有那拼搏不屈的信仰,仍在空中飘扬。在第十二届全运会开幕前,跟随《新体育》,听全运冠军们回忆他们和全运会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晓马 《篮球》2001,(22)
全运会的篮球比赛不同于CBA的篮球比赛,所以,全运会的球员转会也不同于CBA的球员转会,用规范的语言来说,这种转会应该是“省际交流”在本次全运会上,就有这样几位球员,他们就像以前流行的那句话一样,“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体育赛事无形资产的概念、属性等进行了初步的界定,对体育赛事无形资产形成过程进行了梳理,基于形成与价值的实现过程以全运会为例分析了我国体育赛事无形资产流失的表现,包括:1)全运会核心价值理念的缺失、品牌标识系统的缺位造成的“获得性流失”;2)各种负面信息导致的全运会公信力丧失带来的基础性流失;3)标准化缺失、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带来的保护性流失;4)合作伙伴、赞助商等权益的保障不足引发的保障性流失。在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分析认为体育赛事无形资产的无形性,体育赛事无形资产的“累积性”与“特质性”带来的定价难题,全运会的“二重性”等是造成全运会赛事无形资产流失的客观因素;全运会的行政性路径依赖、各种“怪象”、定位不清、市场开发能力不足等是赛事无形资产流失的主观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全运会无形资产流失的规避机制:完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品牌标识系统规避获得性流失;提升赛事公信力,规避基础性流失;完善产权保护与开发体系(包括明晰全运会无形资产内容,进行赛事无形资产的合理评估与定价,统一全运会资源开发主体等方面)规避保护性流失;保障赛事无形资产消费对象权益规避保障性流失。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的最后一次全运体坛盛会,10月24日在上海降下帷幕。全运会,从本世纪50年代末起,至今已走过了四十年的征程。古人云:四十而不惑。如今,站在世纪之交的全运会,(?)否真正“不惑”地面对自己的未来?21世纪的全运会究竟该何去何从? 八运会比起以往的全运会来,最大的改革举措是竞赛项目“减肥”。第六、第七届全运会分别设立了44个和43个比赛项目,设项之多已远远超过了亚运会和奥运会。各省市为了“每分必争”,不得不拉长战线,对全运会的非奥运项目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从而分  相似文献   

8.
全运会是我国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是各地区展示体育实力的主要舞台,但是全运会总是出现很多特有的现象,如“东道主效应”显著、竞技成绩突出、负面影响增多、金牌奖励金额攀升等现象已经成为规律,究其原因是因为全运体制、“唯金牌论”导致举国上下对全运会的重视程度高、国内竞技水平促进了优异成绩的出现,并对全运会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设想。  相似文献   

9.
全运问与叹     
如果要推选中国体育的“标志”,全运会其实比奥运会更有代表胜。全运会代表着中国体育走过的道路,代表着中国体育发展的格局,代表着中国体育努力的方向。这三个“代表”,呃,更能说明全运会是中国体育的特色产物。  相似文献   

10.
评选全运会“最受欢迎的运动员”活动,由第五届全运会始,迄今已历两届。此项活动将做为传统活动继续举办下去,每届全运会评选一次。第五届全运会的评选活动由上海《文汇报》、《新体育》杂志社联合举办。“最受欢迎的运动员”是:男子跳高金牌得主上海的朱建华,  相似文献   

11.
柏强 《新体育》2013,(10):42-44
曲终人散,沈阳奥体中心也没有了昨日的喧嚣,但有关全运会的话题还在继续。和以往的几届全运会一样。罢赛、黑哨、默契球……这些屡见不鲜的负面新闻,引发话题无数。和以往几届全运会不同。“东道主现象”没能延续;全运高举“节俭”大旗;橄榄球、高尔夫奥运项目被列入全运会比赛项;大球一冠计三金……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全运会最“重”的一枚金牌,全运会足球比赛历来是最受人们瞩目的焦点。纵观已经举行的六届全运会绿茵大战,可谓届届争夺激烈,冷门迭爆,好戏连台,令人回味无穷。第一届全运会足球赛于1959年9月3日在北京擂响战鼓,从预赛脱颖而  相似文献   

13.
许诺  王建亮 《游泳》2010,(1):22-24
害羞的表情、俏皮的笑容,16岁的陈倩还是个孩子。只是她胸前叮当作响的3枚金牌不时提醒人们,她是全运会冠军,是中国游泳的“新星”。但陈倩的目标,不仅仅是在全运会上逞强的“流星”,而是成为一名像刘子歌那样的恒星。  相似文献   

14.
以我国第10届“全运会”和第28届“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前八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理论“优势分析”方法,对“全运会”和“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前八名运动员总分与七个子项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全运会”女子七项全能优势项目较“奥运会”少二项,劣势子项多二项,主要体现在径赛项目上,且“全运会”选手各单项水平发展参差不齐。从而得出:我国女子七项全能水平与世界相比,差距很大,应加大劣势项径赛项目的科学训练力度,注重七个子项均衡发展的结论。企望为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教练员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春晖 《新体育》2013,(9):38-38
在2005年之前,江苏拳手还从来没有在全运会上夺得过金牌。第十届全运会上,江苏本土拳击运动员雷玉平,在81公斤级的较量中拔得头筹,打破了江苏拳击在全运会上的无金史。媒体也因为雷玉平在全运会上的凶猛无畏,冠以“雷老虎”的称号。  相似文献   

16.
张春晖 《新体育》2013,(10):39-39
随着全运圣火熄灭,全运会安保工作圆满完成。零失误,竞技体育中简单的三个字,是对本届全运会安保人员的一种肯定。在零失误的背后,是安保人员的“严防死守”。  相似文献   

17.
《新体育》2013,(6):24-27
全国运动会创办于1959年,是在国民经济发展第二个五年计划时代,如今已经是“十二五”,全运会也办到了第十二届。5月18日,新体育(北京)传媒有限公司在北京莲花会馆邀请几位往届全运会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共叙当年深刻而美好的记忆,以亲身经历和感受对全运会成为体育盛典做出客观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分析我国运动员交流带来的负效应:个别项目不公平竞赛或为运动员消极比赛提供机会;短暂的“功利性”交流行为违背交流政策的指导思想;过分依赖“交流运动员”有碍竞技体育的发展。建议:限制全运会参赛单位交流项目数,禁止全运会单败淘汰赛制项目的“交流运动员”参赛,限制短期“交流运动员”参加全运会,构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竞技体育人才交流市场。  相似文献   

19.
被誉为“中国魔水”的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10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吉林厅举行向第七届全运会捐赠仪式。“健力宝”集团首家赞助第七届全运会300万元人民币,同时为七运会提供开、闭幕式仪式和火炬接力的全部服装等。出席签字仪式的有第七届全运会筹委会主任、北京市常务  相似文献   

20.
《历届全运会奖牌统计排名表》编制说明:历届全运会奖牌的排名,一直是各省市区体委领导及有关人士关注的问题,同时也为广大体育爱好者所关心。但据过去各大小报刊登载的如《历届全运会金牌榜》,以及各省市区分别统计的“历届全运会奖牌排名”均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