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舆论监督,是指公民享有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和自由。公民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传播媒体,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表达舆论、影响公共决策的一种社会现象。新闻舆论监督属于舆论监督的狭义概念。即指公民享有依法运用新闻传媒充分发表意见、建议和呼声,表达自己意志的权利和自由;享有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和自由。包括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对社会生存环境的监测。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党和人民群众通过新闻舆论对各级党政机关的工作及其他工作人员以及对社会事务实行监督。  相似文献   

2.
舆论监督犹如解毒剂,可以清除社会肌体内部的许多毒素,使社会自身健康起来。只有加强舆论监督,才能净化社会环境。正确的舆论监督不仅能够指出我们前进中的问题,反映群众的疾苦,给广大人民群众以鼓舞,使人民群众看到希望。因此,各级领导和社会各方面都要支持舆论监督。广大新闻工作者更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用事实说话,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绳之以法,使舆论监督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新闻舆论监督体现了党和人民利益的最终一致性。如果连大众传媒都对社会上的消极因素、丑恶现象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闻而不问,必然严重损害国…  相似文献   

3.
鲁兰洲 《新闻实践》2005,(12):16-17
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个重要方面,是社会民主的重要环节。新闻舆论监督是舆论监督的主体。按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舆论监督在本质上并不是新闻媒体的监督,而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社会事务的监督。这种监督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是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的条件下,舆论监督在揭露腐败、违法犯罪和社会不良现象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4.
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舆论监督与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群众监督的有效结合,是保证社会生活有序运行的重要因素。舆论监督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民主,是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一个重要途径。党和国家通过舆论监督,能更好地改进工作,更好地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舆论监督是党和政府有效行使职能的得力助手。 舆论监督是新闻记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舆论监督如同一面透视镜,可以映照社会上一些不法行为和丑恶现象,以引起社会的关注,从而通过政府行为、法律行为以及道德规范,疗治社会弊  相似文献   

5.
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情民意是各级党报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能,为此,各级党报都设置了群众工作部。党报群众工作部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关注社会生活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和通过舆论监督缓解各种矛盾及平抚群众情绪的重任。它的新闻载体一般说来是读者来信,占据了党报舆论监督前沿和窗口地位。正因如此,各界人士、广大群众便把党报群众工作部视为倾诉烦恼和投诉不公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把舆论监督定性为社会发展的需要、新闻工作的职责、人民群众的愿望、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手段,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社会团体及其工作人员重视舆论监督工作,支持新闻媒体的采访活动,  相似文献   

7.
2月27日,人民日报举办“新世纪党报舆论监督研讨会”,与会人员就进一步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提高舆论监督效果,做好新世纪党报的舆论监督工作,进行了研讨。 中纪委副书记夏赞忠说,无论是基础性的宣传教育工作,还是关键性的监督制约,都离不开新闻舆论的支持。人民日报是党中央的机关报,传达的是党中央的声音,在人民群众中威信高,影响大。党报以其鲜明严谨、说理透彻的言论和丰富多彩的栏目以及图文并茂的形式,着眼于人们思想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从思想道德上筑起拒腐防变的第…  相似文献   

8.
孙红 《新闻界》2001,(4):47-47
新闻舆论监督是党赋予其领导下的新闻事业的庄严使命,是人民交给新闻媒体的一项神圣任务,也是新闻工作者应当肩负的社会责任。由于舆论监督在揭露和批评丑恶现象、腐败行为、不正之风及在扶正祛邪方面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愿望,保护了党和国家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不仅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然而,作为党的喉舌的党报,舆论监督并不是其宣传的目的,而是手段。它的目的是通过媒体对那些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错误行为及现象的曝光,引起有关部门和决策者的重视,使问题得到解决,最…  相似文献   

9.
舆论监督要寻求社会性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论监督不仅是党报舆论宣传的一个重要功能,也是党和人民群众赋予新闻工作者的一项神圣使命。 目前,新闻从业人员感到,在党报的整个宣传工作中,舆论监督的稿件最难采、最难写、最难见报,同时也最容易惹麻烦、出问题乃至“引火烧身”,说它是新闻工作中的难中之难并不为过。那么,如何让党报的舆论监督沿着一条健康、正确的轨道发展前进呢?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努力寻求社会性合作,把党委、政府、人民群众作为搞好党报舆论监督的坚强后盾和可靠“后方”。 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使党报的舆论监督更具权威性 舆论监督主要是在媒体上通…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新闻舆论监督是针砭时弊、扶正祛邪、预防失察、惩治腐败的有力武器,是反映人民群众呼声、帮助单位和个人纠正错误行为、改正工作缺点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我们党和党的各级新闻媒体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近几年来,《濮阳日报》利用现有版面,不断开辟新闻舆论监督栏目。除增加《龙乡晨刊》一版新闻舆论监督稿件数量、开辟《桥梁纽带》专栏外,还利用《濮阳日报内参》及时向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反映社情民意,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1.
舆论监督是社会大众通过新闻媒体同偏离或违背社会正常运行规则的行为相斗争的一种手段。它实质上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舆论监督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党报权威地位的重要基础。通过舆论监督政府及全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是传媒政治功能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2.
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市人民群众通过新闻传媒对社会进行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为使新闻舆论监督有章可循,在全市形成重视和支持新闻舆论监督的氛围和环境,建立起我市新闻舆论监督的良好机制,以促进我市两个文明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指导思想 坚持党性原则,坚  相似文献   

13.
舆论监督在本质上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监督,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对人民群众广泛监督的客观反映。  相似文献   

14.
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要"进一步扩大公民、社会和新闻舆论对政府及其部门的监督". 事实上,政府近几年来一直强调舆论监督的重要性.去年温总理提到:政府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其中包括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支持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15.
作为舆论监督主要载体的批评性新闻,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党务、政务活动和党政工作人员,包括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工作人员实施的一种监督。其目的是推动社会进步,维护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不断遇到新问题、新矛盾,解决这些社会现实问题需要舆论监督,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需要舆论监督,推动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需要舆论监督。河南省  相似文献   

17.
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传媒,对党务、政务活动和各级党政机关包括领导工作人员实施的民主监督。从广泛性和透明度意义说,舆论监督有着其他任何形式的监督都不可比拟的自身优势。所谓:“言及乘舆,则天子动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就是舆论监督的力量。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发展民主、加强法制,要维护稳定、反对腐败,都离不开舆论引导,离不开舆论监督。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该怎样接受和支持正确的舆论监督,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对新闻传媒来说,该怎样加强和正确进行舆论监督,提高舆论监督的质量?确乎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搞好舆论监督,何为舆论监督? 198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关于转发《中宣部新闻研修班研讨纪要》的通知中,对舆论监督作了如下表述:“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介,对党务、政务活动和党政工作人员包括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工作人员实施的民主监督。”还指出:“舆论监督的目的是推动社会进步,维护党、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清楚地说明了实施舆论监督的部门、被监督的对象和监督的目的;实施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的一项基本的重要的功能。 近年来,我省各新闻媒介不畏艰难,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19.
舆论监督ABC     
舆论是社会公众的言论。舆论监督是指人民群众通过新闻传播工具对党和国家各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它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本质的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必要措施,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坚持反腐败的重要思想武器。舆论监督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民主,是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一种重要途径。党和国家通过舆论监督能更好地改进工作,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舆论?什么是舆论监督? 舆论就是公众的意见或言论。是利益相同、认识相近的相当数量的人的议论或意见。它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道义的、精神的力量。在我国,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一种有效的形式,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传播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也是党和人民通过新闻传播工具对社会的监督。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人民的意志和情绪,人民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新闻传播工具反映出来,形成舆论,引起党和政府的重视与考虑,就是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