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现代远程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一个需要探索的实践的课题。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本文分析了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在远程开放环境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是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的教育改革,是传统“应试教育”向思想道德素质、科技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艺术修养并举的综合素质型教育的转变,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目前,许多学者把素质教育中与创造、创新教育相关的教育活动界定为“创新教育”,这表明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因此,农科大学开展素质教育是培养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创新教育是培养农业科技技术创新人才的关键。笔者认为:农科大学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人才应该做好“五个结合”、“三项”措施,实现农科大学培养农业创新人才的目标。一、农科…  相似文献   

3.
大学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虽然素质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但核心是围绕着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上,创新精神和的实践能力是现代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最突出最根本的素质。而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创新素质,培养创造型人才”为宗旨的创新教育,最能集中体现出人才的实践能力以及对其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创新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5.
培养创新人才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上海加快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必然要求.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高中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黄金时期".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在传承追求卓越的"金牌精神"的基础上,近年来探索和实践了基于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创新性人格培养模式,以德育为核心,以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重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搭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平台,为孕育于其中的拔尖创新人才苗子提供了良好的素质营养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黄芳 《学语文》2002,(3):5-5,11
21世纪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世纪。素质教育对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这其中,创造素质更是语文教师必备的一项素质。正如陈至立部长所说:“只有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必须身先创新。  相似文献   

7.
全面实施德育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德育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途径和核心,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知识经济社会对未来人才素质构成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未来社会人的发展要适应社会的需求,既要有创造能力,还必须具有事业心;既要有竞争开拓能力、交际适应能力,又必须有责任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它是一种新的创新素质教育理念,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突出了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基础教育工作者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将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高速发展的时代 ,同时也将是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在这个新时代 ,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水平。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提高教师素质是关键。一、创新教育与教师素质的关系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学会学习等能力的教育 ,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学校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培养创新人才 ,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端正教育思想 ,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 ,…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理念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培养创新人才,教育本身就必须创新。教师则必须具备创新素质.教师的创新素质主要是:创新的教育观念、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多层次的能力结构、新时代的人格特征、良好的身心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