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以来,外语教学研究开始越来越关注学习者个体差异,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作为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受到各国语言学家的高度关注,国外很多学者对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与外语学习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拟对国外该领域的研究做一梳理.  相似文献   

2.
国外“教师学习”研究领域的兴起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学习这一概念的出现是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师学习的主动性、日常性和教师知识内生性的结果。该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兴起反映了认知主义学习观中建构说对于传递说的胜利。至90年代末,随着认知学习观与情境学习观之争的出现,一批新的教师学习研究模式开始凸显,它们在思维方式上表现出了越来越走向复杂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开展了有关探究性学习的模式,有效拓展了学生数学思维,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效果明显,成为一种新兴的思维模式在数学教育界传播。进行思维方式的训练和拓展有利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率,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例谈班规     
《新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任务型教学途径是20世纪80年代在第二语言教学的背景下,外语教学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提出来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英语教学模式。它是指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以学习“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提出隐含知识特征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第一,教育信息化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必然带来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强大的冲击。以教育信息化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已成为现代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福建南安一中,在20世纪80年代成立了“电化教育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探讨了场独立、场依存型认知方式与高中生学习成绩的关系。采用镶嵌图形测验对昆明市某高中260名高三学生的认知方式进行测量,并结合其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成绩及总成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中男生比女生更偏向于场独立性;理科生更倾向于场独立型的认知方式,文科生更倾向于场依存型的认知方式;高中生的场认知方式与总成绩和数学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与英语、语文成绩的相关性较弱;场独立者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与总成绩均高于场依存者。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发展,阅读的心理过程研究先后出现了"自下而上"的信息加工模式;"自上而下"的语言心理模式以及"交互模式和图示理论.其中的交互模式与图式理论对外语教学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隐喻和转喻在经历了从传统修辞学研究内容向现代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的转变后,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家把隐喻和转喻看作是一种认知机制,是人类社会对世界事物进行整合概念化的过程。以隐喻和转喻不同的认知依据为基础,分析各自的特点,同时揭示隐喻和转喻这两种认知模式的本质特征及其差异。  相似文献   

9.
西方学术界对20世纪20年代英法关系的研究有如下特点:1.从20世纪30年代到现在,研究的视点和成果不断丰富,总体上经历了奠基、沉寂、景气、繁荣和完善几个阶段;2.学术观点主要分为三派,研究方式和观点的变化折射了国际关系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两次争论;3.研究模式相对固定化,多从专题和事件两方面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该模式是20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1.
段伟丽 《文教资料》2012,(23):37-38
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又称认知方式或认知模式,是指个体在信息加工(包括接受、储存、转化、提取和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有方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语言学习者的认知风格有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整体性和序列性、聚合和发散型、冲动型与沉思型、容忍倾向和排他倾向等认知风格。  相似文献   

12.
一、建构主义理论 在教育心理学中,曾有三种学习理论对教学和学习产生过较大影响,即早期的行为主义(Behaviorism)、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认知主义(Cognitivism)和90年代以来的建构主义(Constmctivism).建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是由心理学家皮亚杰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言教学领域的大量研究表明,除母语迁移、认知方式、元认知和语言习得机制等诸多因素影响英语学习以外,学习者的情感状态也是  相似文献   

14.
一、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理念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西方学习研究领域,出现了继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学习理论——情  相似文献   

15.
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认知语言学的逐步兴起,作为其重要内容之一的象似性理论也广泛被接受。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中,象似性理论是指语言形式与所指意义之闻的相似关系。象似性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文章主要探讨了英语词汇层面的象似性,分别从语音象似性、字形象似性、词序象似性和语义象似性角度进行论述,然后阐释了象似性视角下的英语词汇教学认知模式的研究,其中包括体验模式、激活扩散模式、文化认知模式和隐喻模式。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50年代初的土改运动是一场身体的革命,身体不仅是革命的载体,还是革命的主题。在身体之伤的回忆与解读中,基层干部利用政治与道德的"互化"方式,让农民在"具身性认知"的场域中认清了地主的双重劣根性。对地主施加的身体规训一方面达到了"人之再造"的目的;另一方面也释放了农民的革命热情,凸显了人民政权的合法性、权威性。权力对身体的分类操控加速了认知模式的更迭和乡村社会的整合,在革命的视域下,承载着丰富象征意义的身体成为构建政治认同的重要媒介。身体与革命互动共生,合力推动着新乡村治理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学生认知方式及其教育应用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起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认知方式研究,已从知觉领域渐渐扩展为个性的结构理论之一。半个世纪以来,关于学生认知方式及其教育应用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试图对这一研究作一系统的介绍与评述,以期对进一步的研究有所启示,并为我国的教育实践提供必要的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杨岭 《考试周刊》2013,(81):110-110,43
任务型语言学习理论(Task—based Leaming)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又一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学习理论和学习模式。英语教师只有深入、系统地了解任务型教学的概念、本质、重点和难点,才能更有效地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绘合运用英语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9.
吴燕 《考试周刊》2007,(14):118-119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简称TBL)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该模式是20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西方德育出现了以培养学生道德认知能力为根本目标的主知型模式。由于该模式以自由主义理论为背景,强调个人在道德上理性自主的哲学理念,造成了在实际道德教育中学生缺乏道德实践力量和个体与美好生活相疏离等问题。根据埃蒙.凯伦博士对道德上理性自主哲学理念的限制性修正,相应地调整、深化和改进主知型德育模式的目标、内容和具体实践方法,可以实现主知型德育模式的自我完善。西方完善德育主知型模式的经验对我国德育在道德情操的养成、道德自主和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生活实践的德育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