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抄手乐     
仰卧岸边望苍育,片片白云戏清波。七旬老翁今陪钓,充当抄手心也乐。小儿扬竿抛线远,一声得鱼我便抄。新老钓友皆欢喜,大鱼入护好逍遥。抄手乐@石建世!贵阳  相似文献   

2.
赵涵 《中国钓鱼》2006,(7):57-58
在野钓队伍中,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技法出众、钓法超群,看似与常人没什么两样,但一到了水边便显现出了他们“超人”的本领——别人钓不着鱼,他们却钓得着;别人钓着了,他们钓得更多。收竿儿之时,一提鱼护,简直可以让你目瞪口呆!如果你与他们闲谈、侃钓经,他们会娓娓而谈,憨厚中透着实在。可人们总觉得他们有什么秘密武器或是“隐藏”了什么绝招似的。他们便是被本地钓迷尊称为“鱼鹰”的善钓者。  相似文献   

3.
晓红 《钓鱼》2007,(1S):25-25
无论是肉食性的鱼,还是喜吃素食的鱼,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性——爱吃活食。尤其是在天气湿闷、水中缺氧,或水温较低时鱼儿吃饱之后,对一般食物不感兴趣,但见到活食时,仍然会追着去咬。于是一些老钓手创造了一种新奇的钓法,叫“追钓”。追,当然是引逗之意,就是在鱼儿不愿进食的时候,用提动钓饵的办法,使钓饵“活”起来,用活物去引诱鱼儿上钩。  相似文献   

4.
李芳园 《中国钓鱼》2003,(10):42-43
大宁河乃旅游胜地。它源于渝陕、渝鄂交界的大巴山南麓。河水在山谷中奔腾咆哮,著名的荆竹坝悬棺以及灵巫洞、盐泉、剪刀峰、云台仙子、白龙过江等一连串诱人的景点,伴随着两百余公里的宁河古栈道遗迹,镶嵌在大宁河两岸。穿过闻名于世的小三峡之后,清澈的大宁河水失去了奔腾咆哮的野性,在巫山县城附近悄然注入大三峡,消失在一片浑黄之中。 大宁河流域系亚热带,温带气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我国一些钓友进行游钓去过不少地方,发现有些既简便又经济的民间钓法,确实值得学习和推广。比如我们在吉林省盘石县官马水库、黑龙江省五常市拉林河、吉林省榆树市南围子屯等地所见到的棍钓就是一例。 棍钓是广大民间钓友的一项创造。看来有些简陋,实则很适宜钓500克以上的较大鱼类。  相似文献   

6.
秦犁 《钓鱼》2006,(7):18-19
20年前,我们还是很“传统”的时候就知道了,鱼不咬钩逗一逗。方法是提起钓线,让钩离开水底再沉下去,至于怎么提?因鱼而异:鲫鱼慢上提、鲤鱼斜着提、白鱼反复提,速度有快有慢,幅度、斜度结合,都是动态饵逗鱼。鲢鱼不食有形饵,动态饵对它有什么作用呢?  相似文献   

7.
张铨 《钓鱼》2004,(12):11-11
最近拜读了一篇题为《悬坠,颠覆台钓》的文章,引发了我对“台钓“、“悬坠钓”和“竞技钓”等称谓的概念问题的思考,现发表点个人浅见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8.
秦犁 《垂钓》2004,(7):51-53
前几天笔者到东北探亲,恰巧碰上3个爱喝酒的钓鱼人,几盅高粱酒下肚就成了哥ff~JL,豪爽的汉子来了劲儿:“走,哥们儿一起去玩两竿!’’  相似文献   

9.
王世国 《垂钓》2002,2(12):29-32
矶钓爱好者最熟悉的两个“阿”是什么?是阿波和阿达利!这两“阿”到底是什么来头?本质有何异同?阿达利的用法又有哪些精妙之处?请看本文为您解析。  相似文献   

10.
马建华 《钓鱼》2005,(22):29-30
自“台钓”传入大陆后,经过成千上万钓手的不断改进以及钓鱼媒体的大力推广,大陆钓手的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其钓法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立的垂钓的方式——悬坠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温和 《钓鱼》2007,(3S):40-40
现在颇为流行的钓鱼名词中,“传统钓”、“台钓”、“悬坠钓”、“竞技钓”这四种名词出现率最高,争议也最多。究其原因就是这几个名词的定义和外延都比较含糊。  相似文献   

12.
任志新 《钓鱼》2004,(10):19-19
悬坠底钓时,钓着钓着,鱼溧自动高出一目二目,也就是自动“长”目。初学者也许不太相信,认为这可能吗?而老钓手碰到这种情况也会疑惑不解。笔者近来在一次收获颇为不错的冬钓中,就遇到了这种情况。通过分析和实践,找到了鱼漂自动“长”目的真正原因,且作出了正确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王大禄 《钓鱼》2006,(19):14-16
近几年,对一种钓法研究、探讨的深入、持久、广泛程度,悬坠钓当数第一;而悬坠钓灵敏度问题,又是研究悬坠钓问题当中的重点,其时间之长,文章之多,观点之丰,亦当数第一了。这也不足为奇,因为当初谈及悬坠钓时,首先就是从灵敏度问题切入的。认为悬坠钓之所以比“传统”钓先进,就在  相似文献   

14.
刁余仁 《垂钓》2002,2(1):6-8
数年来,从“台湾钓法”的实践中,人们也逐渐认识到这种钓法的局限性:竿短、线细、钩小、坠轻;静水施钓,水域受到局限;钓具价格昂贵;操作技术复杂……  相似文献   

15.
苏雷 《中国钓鱼》2006,(11):48-48
“光威钓王杯”全国钓鱼巡回赛已经成功举行三届了,第四届比赛也将于2007年3月开始进行,并且预选赛站扩大到23站。无疑,又将有更多的“新”钓手加入到“光威钓王杯”全国钓鱼巡回赛这一倍受钓鱼人关注的赛事中来。  相似文献   

16.
黄旺意 《钓鱼》2005,(7):14-14
悬坠钓法我在早些年从报刊上就了解了一些,当时还不叫悬坠钓法,都称之为“台钓”。我只知道调4钓2,以饵代坠。在休闲野钓时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感觉还不如用十多年的传统七星漂钓法,后来又继续使用传统钓、抛竿钓。真正痴迷上悬坠钓法,还是因为悬坠钓法自身的魅力吸引了我,时间也就在去年的冬季。  相似文献   

17.
钓鱼三态     
说起钓鱼,我经历了陪钓、钓钱和钓鱼三个过程,其间的苦乐差异甚大,在此略说 “陪钓”的烦恼 80年代中期,为解决市民吃活鱼难的问题,北京市政府采取了贴息贷款等诸多的政策和措施,因此养鱼业迅猛发展。当时我们农场系统净增养鱼水面8千多亩,相当可观。渔场除了卖鱼,又创造了钓鱼的经营方式,为了解、推广及完善这一生财之道,我常常陪领导出没各渔场,而且每次都要钓鱼。我是搞畜牧业的,当时畜牧和水产归一个口管,可我对鱼特别是钓鱼,丝毫没有兴趣,看着领导钓鱼,从内心感到烦。偶尔我也钓两条,除了自己提竿,其他事有人服务…  相似文献   

18.
管察 《钓鱼》2010,(7):10-11
始于城市周边的池塘,继尔被竞技接受并上升为以钓对象鱼为主的“竞技钓法”,后又分解为钓快鱼和钓慢鱼,这是“台钓”在池塘中留下的轨迹。  相似文献   

19.
王亮 《中国钓鱼》2004,(11):7-7
所谓“散塘”,即计时收费塘。这类鱼塘因鱼密度小,杂鱼多,一般不太好钓。“散塘”又是工薪族的钟爱之处,于是,钓“散塘”就有了学问。  相似文献   

20.
纪录台     
我在水库钓鲤鱼时,喜欢用玉米粒撒窝诱鱼,熟玉米粒挂串钩。这种方法劳逸结合,窝点一天续一次,钓饵不上鱼基本不用换。但在实践中,发现这种钓组有几个明显的缺点:一是此钓组线不能长于50厘米,否则影响抛投的准确和距离;二是拴钩不能太多,3枚最好,多拴钩因上面的钩离水底远,很难诱使鲤鱼吃钩;三是因钩少饵少,获鱼的机会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