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管在鼠疫已经发生的区域里或者是防疫区域里,大人小孩都应该注射鼠疫预防针。注射预防针有什么好生呢?我们知道人的血里有血清和血球两样东西,我们的抗体力可以在血清内表现出来:当我们放几个细菌在盛有经过免疫的血清的试管里面,就可以在显微镜下面看见血清很快地把细菌凝结起来,最后把它杀死或  相似文献   

2.
鼠疫     
鼠疫是一种非常危險的急性傳染病。人一得上这种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大多六、七天就会死亡,快的只有几小时就死了。它的病原是一种鼠疫细菌。这种細菌主要是儲存在鼠类的体內,在鼠类之間互相傳播;有时也感染人类或者其他动物(猫、駱駝)等。鼠疫菌为日本学者北里、法国学者耶辛在1894年發現的。这种細菌很小,在显微鏡下,我們看到它象一根粗短的棍子,兩头鈍圓。鼠疫細菌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很差。在日光下它只能活兩、三个小时。它适宜生長在攝氏28到30度的溫度下。它不怕冷,在零度的尸体上能生存6个月;在病人的排洩物中,由于蛋白和粘液的复盖可以生存几个星期。鼠疫菌不耐高溫,在攝氏50度,只能活30分鐘;在70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注射用头孢唑肟钠对细菌内毒素检查试验的干扰情况,并建立其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I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和附录XIXF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直用指导原则进行试验。结果:供试品在3.33mg/ml稀释浓度下无干扰作用。结论:获得了可靠的实验数据和结果并建立了本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相似文献   

4.
孙婷婷  孙丽 《科技通报》2012,28(6):11-12,15
目的:研究注射用酒石酸吉他霉素对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干扰情况,建立注射用酒石酸吉他霉素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并进行该药品3批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依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结果:供试品对鲎试剂与内毒素的反应无干扰作用。结论:采用细菌内毒素凝胶法,用两个厂家的鲎试剂对注射用酒石酸吉他霉素及稀释标准品进行干扰试验,在无干扰影响的情况下进行注射用酒石酸吉他霉素供试品的内毒素检查试验。  相似文献   

5.
成功的真谛     
崔鹤同 《知识窗》2007,(2):53-53
1928年,弗莱明正在从事杀灭细菌的研究工作。 他研究的对象是葡萄球菌。这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威胁极大的细菌,它可以使人的伤口化脓腐烂,最后导致病人死亡。弗莱明在十几个培养皿里种上葡萄球菌,并把实验室的温度控制在30℃左右。那些密密麻麻的葡萄球菌出现在果子冻上,一片金黄,弗莱明称之为“金妖精”。弗莱明培养它就是为了找出征服它的方法。但是,他试验了无数种药剂之后,都没有找到一种可以消灭此菌的药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碳酸钠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首先用无热原的0.1mol/L盐酸溶液调节碳酸钠溶液pH值,再用二个不同厂家生产的鲎试剂对碳酸钠进行干扰试验。结果:pH值在6.5-7.0之间浓度为1.6mg/ml碳酸钠溶液的不干扰细菌内毒素试验。结论:采用用盐酸溶液调节碳酸钠pH值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注射用盐酸托泊替康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及应用指导原则,确定注射用盐酸托泊替康的细菌内毒素限值,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盐酸托泊替康进行干扰试验。结果注射用盐酸托泊替康稀释为0.02mg/ml后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结论:注射用盐酸托泊替康建立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首先我们应该正确认识鼠疫的严重性。前年东北流行鼠疫的时候,一共蔓延了二十多个县市,继续了五六个月之久,发生病人三万多,其中就死了两万六千多人,死亡率最高的地方达到95%。去年东北经过党政军民的一致努力,较早的开始了预防工作,发病的区域缩小了,发生的人数也减少了,但是仍旧有五千二百四十五个鼠疫病人发生,其中有三千七百三十九人死亡,平均的死亡率还是在10%左右。这个病不仅得上就容易死,而且又最客易传给别人。流行起来。对于人的生命和国家的生产建设事业的危害,都是非常大的。就以这次  相似文献   

9.
药物的用途专利一般是指已知药物的第二用途或新用途专利。对於已知药物的第二用途发明,国际上普遍视为可专利客体。但是,对于此类专利权利要求的表述形式,不同国家在授权时要求各不相同。到目前为止,对於已知药物的新用途专利权利要求,还没有一种统一的表述形式,给专利申请人在不同国家申请专利带来了许多麻烦。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药品专利保护中表现出来的持续旺盛的需求,这种药物用途发明专利的权利要求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撰写形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快速的聚明胶肽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从而取代热原检查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所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实验。结果:将聚明胶肽注射液稀释16倍可消除干扰作用,用标示灵敏度为0.03Eu.mL-1的检测细菌内毒素有效,结果准确可靠。结论:利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聚明胶肽注射液热原检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11月21日8时,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来北京就医的两名肺鼠疫患者的所有密切接触者,已按照标准,全部解除隔离医学观察。这意味着鼠疫在北京的传播危险初步解除。此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发布消息称,鼠疫疫情进一步扩散的风险极低。北京市不是鼠疫疫源地,自然环境中不存在鼠疫菌,老鼠中也不带有鼠疫菌,市民没有通过接触鼠等动物而感染的机会。市民可正常工作、生活和去医疗机构就医,不用担心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2.
对于害虫的防治,人們一向以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杀虫药剂直接把它們杀死。但是用杀虫药剂的防治总不可能把害虫全部杀死,留下的一部分,到第二年由于繁殖迅速又会恢复和增加到原来的水平。結果几乎每年都要防治,却还不能达到彻底消灭害虫的目的。在十年前,有些人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这就是用某些方法让害虫失去繁殖能力,以至不能生育,来达到彻底消灭害虫。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用碳酸钠溶液调节硫酸头孢匹罗的pH值后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方法。方法:用无热原碳酸钠溶液溶解硫酸头孢匹罗以调节其pH值,再用两个不同厂家生产的鲎试剂,对硫酸头孢匹罗的碳酸钠溶液进行干扰试验。结果:被调节后硫酸头孢匹罗的浓度为1.6mg/ml溶液不干扰细菌内毒素试验。结论:硫酸头孢匹罗用无热原碳酸钠溶液溶解后进行细菌内毒素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7,(2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的食物的种类越来越多,有时候就会积攒下很多没有吃完的食物,人们通常会选择放在冰箱里保存。但是由于长时间的存放,难免会有过期变质现象的产生。有时候很多人会认为对于这些变质的食物只要通过加热煮沸的方式就可以食用了,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实际上对于这些变质的食物里面已经滋生了许多细菌,而且有很多变质的食物中这些细菌的存在都是十分的顽固的,通过加热煮沸等高温的方式是不能够消灭他们的,人们在食用了这些食物之后,就会有一些中毒的不良反应的出现,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文将从食物变质的定义和食物变质的外在表现进行分析,进而进一步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从而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正确的食用食品,保护自身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
大面积的烧伤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可能是我们普通人难以想象的,严重烧伤的病人没有了皮肤这一天然的屏障,很容易遭受各种细菌的感染,体内的体液也会毫无遮挡地从身体表面渗出,极易造成心脏、肝脏等器官的衰竭,最后可能导致死亡。因此,怎样能够快速地使病人获得完整的皮肤是治疗烧伤病的关键所在。以前烧伤修补大多是通过植皮来完成的,这种从身体其他地方取下皮肤,再移植到烧伤部位的治疗方法,对全身皮肤都造成了比较严重的伤害。能不能有一种更为完善的方法进行烧伤皮肤的修补和再造呢?科学家们就发明了一种用自身细胞的溶液来治疗烧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道,百年来,现代医学对付癌症应该说成绩斐然,但未全胜。从1863年提出来癌症细胞起源以来,一切的努力都是在消灭癌,甚至现在大量的分子靶向治疗都是消灭癌症。但是癌不同于传染病和外界入侵,癌细胞由正常细胞变来,所以不仅要消灭,可能还要加强改造。我个人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生病了,有医院和药房为我们提供治疗和药物,但是那些生活在野外的动物们生病了该怎么办呢?其实许多动物,比如大象、黑猩猩、蜥蜴、甚至蜜蜂都会一点医术,能够为自己采集草药,疗伤治病。这些草药能让它们感觉更好,或帮助消化,或预防疾病,或杀死寄生虫、细菌和病毒等等。如何判断动物在吃药?第一个留意到动物自我治疗行  相似文献   

18.
抗生素人们也把它称为消炎药。抗生素的出现,使鼠疫、伤寒、霍乱等曾吞噬千百万人生命的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滥用抗生素也使越来越多的细菌产生耐药性,一些原来很有效的抗生素逐渐失去了效力。虽然科学家在全力研究新的对付耐药菌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假定在某密封试管内存在着细菌和病毒,它们的总数共2000个,两者势不两立。起初由细菌发起攻击,每个细菌能消灭3个病毒;然后是剩下的病毒展开反攻,每个病毒能消灭了2个细菌;在这以后,每个剩余的细菌又去消灭3个病毒……这样的轮番相互攻击并消灭对方,一直持续到细菌和病毒的数量达到相等时才宣告结束。那么你能说出这时细菌和病毒各有多少吗?  相似文献   

20.
马文静 《科学大众》2008,(Z1):64-64
抗生素人们也把它称为消炎药。抗生素的出现,使鼠疫、伤寒、霍乱等曾吞噬千百万人生命的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滥用抗生素也使越来越多的细菌产生耐药性,一些原来很有效的抗生素逐渐失去了效力。虽然科学家在全力研究新的对付耐药菌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