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采用父母自主支持量表、数学学习投入量表、数学学习自我决定量表,对671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父母自主支持对学生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父母自主支持正向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业成绩,数学学习投入在父母自主支持和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控制性调节和自主性调节在数学学习投入对父母自主支持和数学学业成绩关系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基于此,学校、教师和家长应高度重视父母自主支持,着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投入水平,同时充分发挥控制性调节和自主性调节的影响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提高数学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探讨中学生学业成绩与中学生及其家长的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对海南省海口市第七中学、第四中学、府城中学、海南中学等学校的部分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配对心理测验。  相似文献   

3.
采用青少年感恩量表、学校联结问卷、学业成绩问卷和网络成瘾问卷对410名四、五和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早期青少年感恩与学业成绩、网络成瘾的关系,以及学校联结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感恩与学业成绩显著正相关,感恩与网络成瘾显著负相关;学校联结在感恩与学业成绩关系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在感恩与网络成瘾关系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探讨中学生学业成绩与中学生及其家长的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对海南省海口市第七中学、第四中学、府城中学、海南中学等学校的部分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配对心理测验。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国中、东部地区4省12所中学1865名学生的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建立OLS模型,主要从教师情绪、学生表现和家庭情况这三个维度分析当前影响师生关系的诸多因素,并对农村与城区学校师生关系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中学师生关系总体表现良好,老师发脾气会对师生关系有一定负面影响;学生干部更擅长处理与老师的关系,在乎学业成绩的学生比不在乎学业成绩的学生具有更好的师生关系;与漠不关心型家庭的学生相比,民主和专制家庭的学生与老师关系更融洽;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学生师生关系更和谐等。最后,从“教师有效管理情绪劳动”“不断提升信任力”“学生培养可信赖品质”“家长当好师生信任的‘中间人’”“学校和社会更加关爱留守儿童”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研究采用问卷法考察初中生自我概念、师生关系、教师期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学绩组学生的自我概念、师生关系和教师期望水平显著优于低学绩组学生;高师生关系组的自我概念显著优于低分组学生;高教师期望组的自我概念显著优于低分组学生;(2)自我概念、师生关系和教师期望均对学业成绩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自我概念在师生关系与学业成绩之间中介作用显著;自我概念在教师期望与学业成绩之间中介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3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了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应对方式形成的影响,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肯定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应对方式形成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探讨中学生感恩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以及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以此为提升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提供相关建议。采用中学生感戴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量表对292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感恩能够正向预测学校归属感;(2)社会支持能够正向预测学校归属感;(3)社会支持在感恩和学校归属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学校要对中学生进行感恩能力的培养,帮助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并学会领悟家庭支持、教师支持及同伴支持,从而提升对学校的归属感,以便更好地促进学业成绩与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实践表明,中学生的学业成绩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除了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之外,学生自身的人格特征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因素。笔者以某市普通中学236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探讨了中学生的人格类型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中学生的希望特质,学业压力学业成绩的影响。以532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学生希望特质量表,中学生学业压力量表和学业成绩,用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探讨希望特质和学业压力对学业成绩带来怎样的影响。中学生的希望水平、动力思维、路径思维均与学业成绩显著相关,期望压力与学业成绩显著相关。结论:希望特质是调节中学生学业压力的重要心理因素,希望特质及学业压力对学业成绩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实践表明,中学生的学业成绩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除了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之外,学生自身的人格特征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因素。笔者以某市普通中学236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探讨了中学生的人格类型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学业成绩的两极分化在中学是很普遍的现象,也是教师与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影响学业成绩的因素很多.时间管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本文概述了时间管理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在综述以往中学生时间管理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学生时间管理的特点,并对改善中学生时间管理状况的教育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以444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中学生新媒介依赖(包括网络和手机依赖)的特点,并探讨学校联结和自我调节对青少年新媒介依赖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青少年新媒介依赖行为与其学校联结、自我调节显著相关.自我调节在学校联结与青少年新媒介依赖行为之间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有效改善青少年新媒介依赖行为的预防干预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纵观1990年以来西方学校规模的实证研究,学校规模对学生学业成绩、学生参与、公平分配学习和学校内部组织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而规模较小的学校更有利于这些方面的发展.反观我国的学校规模现状,认为小规模学校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和方便教师发展,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和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和改善学生参与度.  相似文献   

15.
学校联结可显著促进高中生未来取向心理品质的发展,然而其作用机制尚不明晰.采用问卷法对1771名高中生进行调查,考察意向性自我调节在学校联结与高中生未来取向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感恩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意向性自我调节显著中介学校联结与未来取向的关系;感恩显著调节学校联结与未来取向的直接路径,以及学校联结通过意向性自我调节影响未来取向的中介路径.学校、教师和家长应采取措施,增强高中生的学校联结水平和意向性自我调节能力,同时注重学生感恩品质的培养,从而有效促进高中生未来取向心理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的社会关系主要有三种: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小学生的亲子依恋、教师接纳、同伴接纳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亲子依恋、教师接纳、同伴接纳共同对于小学生的学业成绩有较大的预测作用,但在不同性别、年级水平上又存在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7.
对524名初中生的主要人际关系、社会行为和学业成绩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讨学生主要人际问的关系及其对学校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间联系不密切,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强的预测力,同伴关系对学生社会行为的影响最大.这表明学生人际关系是影响其社会行为和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Fazio的<总体幸福感量表>以及自编的<家庭因素调查问卷>对130名中学生进行测评,探讨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家庭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研究发现:(1)中学生的性别、地域、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关系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影响不大;(2)中学生的总体幸福感与其家长的教育方式、家庭关系、家庭支持以及中学生本人对其父母教养方式的认同度存在很高的相关,与"家庭情感"变量的相关显著,与"家长期望"变量的相关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中学生学习投入在不良师生关系和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不良师生关系问卷、Buss-Perry攻击问卷及学习投入问卷对重庆市一所中学的1851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的不良师生关系、学习投入、攻击行为间两两相关显著;中学生的学习投入在不良师生关系和攻击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2.64%。因此,不良师生关系和学习投入会影响中学生攻击行为,学校应鼓励教师构建良好师生关系,采取措施增加学生学习投入,这样会有利于减少学生的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1773名中学生施测班级集体效能感量表(CCEI)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探讨中学生班级集体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经统计结果表明中学生在班级集体效能感水平上中等偏上,在学校类型、年级、是否班干部、是否独生子女、生源以及用功程度这几个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回归分析表明,部分人口学变量、学业自我效能感变量对于班级集体效能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进一步结构模型分析发现,班级集体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学生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且对学生班级集体效能感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