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历史新闻化,指历史的重要元素成为新闻媒介报道的对象,并把历史转化为新闻报道出来.历史新闻化的主要表现有:考古“新发现”、历史文化传播、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纪念活动宣传、历史亲历者讲述历史等.历史新闻化的原因主要有:历史和新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历史本身存在大量的新闻;新闻的旧化变成了历史,历史的新化也就有可能变成新闻;历史的新发现、新认识足以让历史新闻化;政府重视历史的教育功能促进了历史新闻化;个人喜爱历史有利于历史新闻化.历史新闻化促进了历史型新闻的兴盛,并促进了历史学的普及,对新闻学的发展、社会受众认知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并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精神之建设.  相似文献   

2.
在历史转型时代来探讨新闻传播阵地的最基础层面的创新,这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我从来都认为新闻传播的智慧源泉在新闻第一线。在探讨改革过程中,考虑两个效果:一个是社会传播的影响效果,一个是市场的空间效果,尤其是传播效果。但是在研究传播效果时一定要研究传播环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钓鱼岛事件与诺贝尔文学奖谈起,阐述新闻出版事业的历史叙事与对外传播功能,对我国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目标做出思索,提出在我国从新闻出版大国向新闻出版强国的升级转变中,要注重新闻出版作为对外传播重要渠道的双重作用:文化的创造与传播、历史叙事.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使广大受众更加了解世界。同时随着新闻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发展,新闻传播方式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和交流性更强,新闻传播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论文在对新闻传播的时效性、贴近性和互动性等价值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新闻传播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进一步地探究和思考,例如新闻传播要加速与新媒体的融合、新闻传播要依托信息技术加强与受众的交流、新闻传播要重视营销模式的创新以及新闻传播要注重与时代发展的紧密结合等等。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对新闻传播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是要多写信息量大、指导性强的短而精的动态消息;下功夫改变我们的日常报道,大力减少一般化、概念化、程序化的报道,注重从日常报道中抓动态消息精品,以求更好地发挥新闻舆论的特有优势,服务四化建设,担当起“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历史重任。快节奏的现实生活,要求新闻必须简明化快捷化新闻是时代的艺术。新闻写作的一切规范、原则,都必须积极适应社会和读者的需要。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市场经济的运行,必然要求新闻传播更加…  相似文献   

6.
邱然 《编辑之友》2017,(10):72-76
文章从新闻与历史的内在关系探讨二者牵手的前提条件,列举历史新闻化的成功案例,以期引起广大新闻工作者全面理解新闻和历史的关系,树立历史意识,拓宽新闻视野,以历史的眼光审视新闻事件和人物,打开新闻和历史的通道,既在历史中发掘新闻线索,发挥历史的教育意义;又把新闻写作放在历史长河中考量,增强新闻的厚重感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们常说,新闻报道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又常说要经营出有历史厚重感的新闻。但在信息传播进入网络时代以后,碎片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描述。随着网络新技术的发展,传播功能日益强大,信息发布快捷且覆盖面广,传媒得到的信息越来越丰富。为了抢夺受众的眼球,媒体人把“不漏掉新闻”也纳入了考核的指标,即时新闻、滚动新闻等成为媒体应对激烈竞争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8.
赵智敏 《新闻界》2006,(1):127-128
中国新闻传播史是由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和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组成的,当然还有林林总总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思想的硕果——新闻理论。然而,历史毕竟是昨天的新闻,是尘封的记忆。因此,如果不在方法上加以创新和突破,中国新闻传播史的教学往往会陷入枯燥的陈述和乏味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优秀的新闻报道就应当是生动的故事。故事化报道为新闻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契合受众深层次的视阅需求,扩大了新闻传播效果。做好故事化新闻需要用心构思、凸显主角、突出细节、注重描写。另一方面,故事化新闻应恪守真实性底线,防止对新闻真实性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
随着媒介的发展和受众需求的拓展,新闻与文学的融合、新闻和故事的结合日益紧密。在各类军事新闻报道中,也越来越注重新闻故事化采写技巧和手法的运用。新闻故事化,已成为广大军事新闻工作者不断优化新闻表述、提升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韩杨 《新闻传播》2015,(2):60-61
与新闻传媒行业不断快速发展相伴随的是各个需要新闻传媒人才的岗位对于新闻传播人才有了更为具体、全面的要求,这针对我们国家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实际的挑战。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全方位地观察和思考,分析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的历史情况和目前的实际情况,之后讨论新闻传播学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而以此作为基础来分析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终从问题入手探索促进我们国家新闻传播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传媒记录历史,传媒影响历史,传媒也汇入历史.关于新闻与史的亲缘关系,"前人之述备矣".谭嗣同的"报纸,即民史也"的见解,揭示了新闻与历史之间的内在联系;章太炎认为,新闻作品须以事实为本,新闻评论要有独立见解,如此方足以匡国政而为史宫取材;李大钊认为,"历史不应是专给一姓一家作起居注,或专访一方面的事情,应当是注重社会上多方面的记载,新闻纸更应当如此."华盛顿邮报早夭的发行人菲利普·格雷厄姆也曾说"新闻是历史的初稿".  相似文献   

13.
新闻传播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现象,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地与外在的政治、经济、历史等因素联系在一起。不同的意识形态、经济制度和文化观念都会造成不同国家新闻传播理念的差异。新闻传播承载着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促进社会进步等功能。由于历史起源和文化观念等因素的差异.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新闻传播理念和功能方面有着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公正是新闻的生命和灵魂,社会历史公正和记者形象公正尤为重要.注重社会历史公正,提升媒体公正,反之会损害新闻形象;记者形象公正是记者职业道德的应有之义,要实现和维护它,关键是形成正常的教育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传世花瓶更养眼——新闻碎片化时代如何还历史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常说,新闻报道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又常说要经营出有历史厚重感的新闻.但在信息传播进入网络时代以后,碎片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描述.  相似文献   

16.
百年党史是一部不断学习、反思、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构建与党史一脉相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从梳理党史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沿革中,挖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党史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深度探讨党史学习教育对深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启示与践行...  相似文献   

17.
鲍磊 《军事记者》2010,(2):25-26
“逆反心理”是个体对外界态度的持相反方向的反应。在新闻传播中,它是指受众在接触、接受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产生与传统者愿望相反的态度倾向,具有反射性、对立性和持续性等特点,军事新闻要实现有效传播,必须注意克服官兵的逆反心理。为此,军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要注重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充分体现对人性的尊重。采取双面说理的方法,注重双向交流。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5,(9):44-49
作为一种新的传播途径,新闻客户端在巴西世界杯的传播中凸显出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腾讯、网易、搜狐、新浪、凤凰五大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有关世界杯新闻客户端的传播分析。分析显示,新闻客户端的传播呈现出了新特征:娱乐化、游戏化逐渐成为传播的主题,强调受众的参与和深度互动,进行受众细分并提供差异化个性服务,倾力打造自媒体,注重传播形式上的多屏融合,更加重视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9.
张昆 《新闻大学》2007,3(2):30-35
新闻传播史呈现给人们的总体印象是一个完整、混沌的系统结构。要将新闻传播史的研究推向深入,必须对这一混沌的整体进行解析。合理的解析是将其细分为三个层次或子系统: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制度、新闻传播观念。它们彼此依赖,相辅相成。其中,新闻传播事业始终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新闻传播制度则相对地比较滞后,具有一定的持久性、适应性和稳定性;新闻传播观念虽然是主体对于新闻传播实践的能动的反映,但是科学的观念能转化成物质的力量,成为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制度设计的指南。要解构披着历史外衣的政治与社会神话,必须建构起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制度和新闻传播观念彼此交融的统一的三维历史空间。  相似文献   

20.
"新闻娱乐化"是指伴随大众化报纸的兴起而在大众媒介中出现的新闻与娱乐合流的趋势,即为了迎合受众娱乐的需求,一些媒介在新闻的内容和形式上过分注重新闻的娱乐功能,形式上追求新闻的故事性、吸引力,以致模糊了新闻与娱乐的界限.它是新闻娱乐功能的异化,也是整个传播环境泛娱乐化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