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接力跑是田径运动径赛项目,它是以规定人数、限制距离、并以接力棒为传接工具的集体配合项目,接力跑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它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要求,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又是中学田径教材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如何上好接力教学课却是个难题。笔者经过总结得出几种方法,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石卫锋 《精武》2012,(32):44-44,46
接力跑是学校田径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如何让接力跑的课堂充满乐趣,如何激发学生对接力跑的兴趣,是体育教师探讨研究解决的课题。接力跑就是以接力棒为媒介进行传递的一项团体性运动,大胆以棒为主题,来构建生动有趣、卓有成效的体育课堂,结合“舞动接力棒,构建特效课堂”的教学策略,来谈谈一堂接力跑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接力棒如果仅局限于接力之用,这就制约了接力棒的用途,基于这点,笔者通过移植法、创新法,对接力棒的利用和改进进行了研究。一、接力棒本身的作用接力是田径比赛的主要项目之一,接力棒就是个传递工具,由一根木制棒发展到现在的铝合金棒,使其在比赛中更为轻巧。二、接力棒在游戏中的运用1.作为游戏工具在体育游戏中,接力性游戏少不了接力棒,它的存在就在于它是责任和任务的体现。各类趣味接力游戏的加入,使接力棒在竞技比赛之外有了用武之地。例如游戏“捧换球投篮接力”。利用接力棒的简单游戏“较力”。农村的学校器材有限,把接力棒插入沙…  相似文献   

4.
在众多体育项目中田径中的接力跑是一个需要比较大的场地来进行的教学项目,场地太小教师不易组织练习,这就使得很多教师在进行接力跑教学时非常头痛。接力跑的教学难点有两个:1)交接棒技术;2)运动中交接棒时机的掌握(接力区交接棒)。只要解决了这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接力跑是由短跑和传、接棒组成集体配合的径赛项目。而4×100米接力跑是接力项目中速度最快,对传接棒技术要求最高的项目。男子4×100米接力跑于1912年被正式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原德国队以42″2的成绩首创第一个世界纪录。女子4×100米于  相似文献   

6.
一、接力比赛的起源及项目设置 一般田径运动会中设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两项。它们都以队为单位,每队4人,每人跑相同距离。其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的认为起源于古代奥运会祭祀仪式中的火炬传递,有的认为与非洲盛行的“搬运木料”或“搬运水坛”游戏有关,也有的认为是从传递信件文书的邮驿演变而来。奥运会比赛项目分男女4×100米接力跑和4×400米接力跑。  相似文献   

7.
一、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省编教材《科学的预设,艺术的生成》为蓝本,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理念,紧紧围绕"迎面接力"这一内容的技术特点,巧妙地与接力圈、接力棒相结合,设计了一系列游戏,力求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立棒式传接棒的动作方法,感受接力跑的乐趣.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与合作相结合,分别体验自我超越和合作学练带来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 接力跑是依靠集体合作,运用传接棒技术,用最短时间跑完一定距离的集体项目.它承载的运动技能是:传棒要稳、接棒要准、错肩跑进.  相似文献   

8.
接力跑是学生很感兴趣的集体项目。对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协调素质和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都有积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先示范后讲解;先分解后完整;先慢速后快速;先短距离后长距离;先直道后弯道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练习。但学生对掌握快速跑动中进行传接棒配合比较困难。为了加强这种快速配合的练习,下面介绍几种接力的练习方法。一、直道迎面接力场地:如图一在两条跑道上画出两个接力区。方法:每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成纵队站立。如图一①号同学先站在接力区内。练习开始时,由②号同学拿接力棒起跑。在  相似文献   

9.
迎面接力跑是一项对抗激烈的集体性项目,它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勇于拼搏精神,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交接棒方法,以及教学实践经验,旨在为迎面接力跑教学提供参考。一、交接棒新法传统的迎面接力跑交接棒采用立棒式,奇数棒的学生握接力棒的下端,偶数棒的学生握接力棒的上端。握接力棒上端跑不自然,有时还会被接力棒碰到。本文重在介绍一种新的横棒式交接棒方法,以右手交接棒为例。  相似文献   

10.
<正> 4×100米接力跑教学,是中小学生十分喜爱的项目,也是各类的田径运动会最精采、激烈的项目之一。如何在小场地进行接力跑教学呢?现介绍二种接力跑教法,供同行们参考。 一、场地布置 1.画一边长为50米的正方形,四角以半径为10米的圆弧 连接(图1)。 2.画二条直道长为20米,连接半径为10米的“马蹄形”跑道(图2)。 二、练习方法 1.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个小组,分别站在第一、二、三、四接力区边沿。第一接力区排头学生听到信号后,沿逆时针方向跑出,  相似文献   

11.
接力是田径比赛中最引人注目的项目之一,也是目前我国田径运动需要加强和争取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所表现的项目之一。4&#215;100米接力作为田径项目中的集体配合项目,有其特殊的技术特点,本文从交接棒形式、交接棒地区、起动形式、标志判断、应急准备等几方面环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 在4×100米接力跑教学中,教学的难点是:学生在竞赛条件下快速完成传接棒技术。现介绍一种接力跑教法,供读者参考和使用。场地布置在两条跑道上,分出接力区和起、终点,并在两端线上分别插两根标竿(可用标枪代替)。另外准备两支接力棒,两条标志带。为便于组织教学可将起、终点,接力区前后沿,按顺序编出①②③④号位。  相似文献   

13.
李英 《中华武术》2006,(3):11-11
接力跑是由4人各自跑完规定的距离并完成传棒动作的径赛项目。在接力跑的完整技术中,传、接棒技术对接力跑成绩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接力跑的技术训练中,传、接棒的练习通常是在跑道上进行的,由于接力  相似文献   

14.
1.开发集体游戏和接力活动 为了解决人多球少的矛盾,开发集体游戏和集体接力活动是一条很好的教学路子。例如:学习“传接球”之类的主题,以学生喜欢的投掷活动来开发,如多人式“传接抢”三动作组合的游戏,或者以三角路线配合的定位或移动“传接”球接力活动。又如“投篮”主题的学习,可利用墙壁上的假篮圈做投篮练习,也可巧用绳子设置成像排球网式并有篮圈高度的障碍,学生在两边做各种投篮练习,以提高练习密度,解决不足的场地器材,使全体学生参与进来。总之,开发游戏和接力的目的,首先是解决人多球少等客观因素的矛盾,其次为篮球教学推开了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15.
在田径比赛中,4×100米接力跑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激烈的竞争性,是田径比赛中最激动人心的项目之一。同时,它也反映了一个集体的精神风貌和田径运动水平。在田径规则的许可下合理的选择队员、安排棒次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进行系统的专项技能训练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所以在跑的能力一定的情况下要想提高该项成绩必须从这两方面抓起。 一、合理选择队员、安排棒次 4×100米接力跑的各棒次队员应具备不同特点:第一棒队员应具  相似文献   

16.
钟慕期 《中华武术》2009,(11):13-14
接力赛是田径比赛中唯一的集体项目。通常有4×60米、4×100米、4×200米、4×400米等接力项目。接力赛能培养团队意识和集体协作精神。它既要求个人素质,更注重团体的默契配合,最佳境界就是交接棒都是在接近个人的最高水平,并且两人之间配合默契。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和训练中,  相似文献   

17.
接力是田径比赛中最引人注目的项目之一,也是目前我国田径运动需要加强和争取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所表现的项目之一。4×100米接力作为田径项目中的集体配合项目,有其特殊的技术特点,本文从交接棒形式、交接棒地区、起动形式、标志判断、应急准备等几方面环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邵杰 《中华武术》2007,(7):56-57
在中学校级田径运动会中最为精彩的项目要数4&#215;100米接力项目,从田径场上的比赛气氛就足以体现这一竞赛项目的魅力。发令枪声一响,场外的学生都会站起来,全神贯注、热情高涨地观看,从第一棒开始到最后一棒同学冲线。整个场面气氛非常热烈,是其他径赛项目不能比拟的。因为这个项目是班级凝聚力、综合实力的体现。每位接力运动员都会全力以赴,能为班级争光感到自豪,同学们也会为他们的表现而骄傲。现就中学校级田径运动会4&#215;100米接力项目谈谈自已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4×100米接力跑是田径运动的一项集体配合的短距离竞赛项目,是最精彩、扣人心弦的一项比赛,同时也是学校体育课田径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接力跑练习,既能提高学生快速奔跑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4×100米接力跑,是竞争激烈,极具观赏性的田径运动项目之一,是体育课教学的主要学习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课外体育田径训练中少有的以集体配合的方式才能完成的运动项目。该项目一方面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又可以培养学生全方位观察与思考的逻辑思维。因此,掌握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4×100米接力跑的核心技术,是各小学田径运动会中夺得优异团体总分的关键,也是为上一级学校提供优秀体育人才的有效保证。笔者通过多年的带队经验,分析总结了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技术与方法,多次参赛均获得优异成绩,得以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