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当前已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传媒业凭"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大好趋势与新兴媒体不断进行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为了充分满足媒体融合发展的需求,广泛采用多区域、多层次、交互式控制技术等模式的综合演播室空间进一步得到完善。由于融媒体综合演播室使得传统全景演播室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还能够灵活实现节目场景随机切换功能,观众可以获得更加直观的观看体验。本文旨在探讨电视台融媒体综合演播室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2.
孙玉 《新闻世界》2022,(11):89-92
为了研究融媒体背景下高清新闻演播室系统,促进新闻演播室高清化、现代化发展,本文通过查阅现有文献,首先分析了高清新闻演播室系统设计的原则及思路,其次对高清新闻演播室的视频系统、矩阵系统、周边系统、监看系统、通话系统、同步系统、时钟系统、集控系统、直播系统、连线系统、虚拟系统逐一进行了设计和研究,旨在推进高清新闻演播室系统的优质发展,同时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全媒体时代。为了适应技术的发展和媒体环境的变革,包括中央电视台和多家省级卫视在内的许多电视台进行了演播室的升级改造。演播室的更新换代,使新闻信息更直观、更具互动性、更生动鲜活。同时,  相似文献   

4.
江西广播电视台高清新闻全媒体演播室建设从立项到建成,历时一年零二个月,包含了诸多创新,使得江西广播电视台的新闻制作、 传播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高清新闻全媒体演播室也已经成为江西广播电视台一张亮丽的名片.  相似文献   

5.
李楠 《新闻窗》2013,(3):67-67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冲击。在全媒体融合时代语境下,广播媒体积极应对,不断探索,全媒体演播室应运而生。但客观来讲,广播媒体的发展之路依然困难重重,我们必须拓展视野,革新思路,探索广播媒体未来发展新出路。一、理念先行,模式创新在全媒体环境下,媒体技术日新月异。但无论如何,媒体要始终坚持受众本位的运作原则和规律,要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行业理念。受众在哪里,用户和市场就在哪里。就目前而言,受众的媒体选择日益个性化,特别是年轻受众媒体消费日益个性化和自由化。  相似文献   

6.
全媒体以全程、全息、全员、全效树立了新闻工作行业标杆,主流媒体工作者面对时代变革的考验需看清"四力".鉴于此,本文探讨了全媒体环境特征,从"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层维度,深入思考了全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提升"四力"的方法.旨在洞悉全媒体时代的新闻变革,助力媒体人更好地为时代发声.  相似文献   

7.
卢新亮  赵蓓  于海洋 《传媒》2021,(21):80-81,83
2021年3月,海星大量入侵青岛胶州湾,对近海养殖业带来灾难性影响.事件暴发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不同媒体共同发力,通过记者调查、短视频、深度集纳等传播形式,全媒体、全方位持续关注这一事件.本文通过回顾该事件的传播和演变发酵过程,探析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全媒体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尤其是剖析了央视财经等新型主流媒体全面更新表达方式、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做法,使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8.
乔婕 《传媒》2021,(15):32-33
全媒体时代,县级融媒体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媒体融合转型战略推进中的关键点.为提高县级政府的治理能力,福建省尤溪县立足媒体发展的现状,整合尤溪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等一系列媒体资源,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新体系形态,注重新媒体传播矩阵的开发与建设,借助全媒体多渠道、多样化、多覆盖的优势,推进县级融媒改革升级,全面打造体现尤溪特色的县级融媒体中心.  相似文献   

9.
苏凡博 《新闻界》2013,(10):52-55
电视媒体面临着行业内外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各大电视台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纷纷进行了新一轮的演播室改造。这一轮的演播室改造主要以高清、大屏、全媒体互动为特点。全媒体高清演播室的新闻节目主持在时间、空间、受众、传播者、信息呈现等多个维度上也表现出与传统演播室新闻节目主持不同的特点,要求新闻节目主持人有更强的驾驭直播的能力、更丰富的空间调度意识、更深层次的观众互动、以及更强的团队合作观念和把控信息呈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2021年11月16日,湖北日报5G演播室,我人生中第一次作为出境主持人,采访英山县委书记郑光文,录制《破冰与突围·县(市、区)委书记全媒体纵横谈》节目.在媒体融合时代,文字记者变身网络主播,不是新鲜事,但对我而言,却颇为不易,因为我一紧张就容易口吃、结巴.  相似文献   

11.
重大主题报道,主要围绕党和政府重大部署决策、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新闻事件进行策划、报道。在融媒体业态下,安徽新闻综合广播推出的"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两年来系列全媒体报道以声音为载体,在做好多维度广播产品的同时,注重融媒体策划、全媒体呈现,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本文结合这一实例,对融媒体业态下重大主题报道如何多维度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2014年8月,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正式启动"融媒2015"项目,并研发手机新闻客户端——大小新闻。该手机新闻客户端定位为"全媒体资讯服务平台",从新闻、服务、社交三个方面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便捷的综合文化服务。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将新一轮的媒体融合定位于"以全媒体采编系统为平台,手机客户端为核心,打造用户集聚平台,构建媒体融合生态圈"。探索有效破解新闻阅读免费与可持续困境的途径,实现由提供单一新闻资讯向以新闻资讯为核心的,服务、电商、社交协同发展的综合文化服务转变。  相似文献   

13.
"方正畅享全媒体新闻采编系统"入选了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该系统作为"方正超融合智慧媒体解决方案"的核心产品,自正式发布以来,在全国300多家媒体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前沿技术应用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扎实有效的经验,推动了报业深度融合发展。本文从方正畅享全媒体新闻采编系统的特点、实践案例为出发点,分享技术建设思路,为推动媒体融合转型的技术建设提供一些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一直是媒体内容生产的主要类型。融媒体时代,媒体内容的边界不断扩大,呈现出新闻边缘化、内容与关系连接、内容辨识度增强等新特征。媒体内容的新特征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上表现在促进融合媒体的形成和促进全媒体记者产生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作为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新技术,移动式虚拟演播室技术具有其自身的优越性。虚拟演播室技术并没有复杂的技术要求,主要是实现对计算机制作的虚拟三维场景和电视摄像机所拍摄的真实场景进行数字化合成。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发展背景分析入手,就融媒体时代移动式虚拟演播室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实际应用展开探讨,以供业内人士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志峰  刘爽 《传媒》2018,(13):61-63
全媒体时代,新闻客户端的新闻直播成为媒体竞争的新战场,并产生了越来越深远的影响.笔者在阐述新闻客户端新闻直播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新闻直播的发展现状,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以期为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这为媒体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朝着这一目标,中央和地方各级主流媒体正努力加快媒体深度融合,推动新闻传播事业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此过程中,各级主流媒体如何整合资源、加强互联互通、实现合作共赢?本文结合广电媒体实践,对此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朱咏雷 《传媒》2019,(15):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在一次次的重要会议上,在考察新闻单位时,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就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出明确要求。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陈辉 《视听界》2015,(1):41-44
全媒体背景下,媒体融合成为主流媒体发展和重大主题报道创新的新常态本文从江苏广电总台36集大型全媒体新闻纪实节目《你所不知道的中国》中的全媒体策划、运行以及文本、制播、传播模式等多角度创新入手,探讨全媒体新闻纪实节目在媒体融合方面的做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20.
融媒体时代全媒体记者的专业素养是影响各类媒体平台传播效能的关键因素。文章研究了全媒体记者的专业素养要求与培育对策,结论显示:融媒体时代,资源协调与信息整合能力突出、新闻嗅觉与信息辨识能力全面、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素养匹配是全媒体记者必要的专业素养。鉴于此,文章认为我国要加快转变记者的新闻传播理念、加速培育记者的信息处理技能、加大培育全媒体记者的资源投入,真正培育出一批能适应媒体融合、把握联动传播、引领传媒创新的优质全媒体记者人才队伍,促进我国传媒事业高效、稳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