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工程观”以回归工程实践;宽口径;整合化;国际化;注重培养人文价值和工程道德,日渐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趋势.要适应这一教育思想,必须对《药剂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改革,通过构建与“大工程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来培养具有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2.
课程与教学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形式和核心内容。总结了桂林理工大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中以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为导向,在课程优化设计、教材开发、理论与实践结合、师资队伍等方面开展一体化建设,探索了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一体化建设新途径,有效地提升了高等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大工程观"教育思想以"整合、实践、创新"的教育理念引领着工程教育质量的提高,要适应这一教育思想,必须对《工程估价》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全方位改革,来培养具有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4.
从工程训练教育的实践性出发,结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实际情况,以工程训练基础课程为例,介绍其网络课程的构建,提出通过网络课程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体现工程训练教育的“工程认知-工艺实训-综合创新”三层次、多模块、递进式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从工程训练教育的实践性出发,结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实际情况,以工程训练基础课程为例,介绍其网络课程的构建,提出通过网络课程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体现工程训练教育的“工程认知—工艺实训—综合创新”三层次、多模块、递进式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整体工程观是指导工程实践和工程教育的哲学新理念,其整体性涵盖了工程背景、工程要素、工程产品生命周期、工程活动各个阶段。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存在过度科学化、工程性不强、课程脱离工程实践等问题,其改革应以整体工程观为指导,回归当代工程实践,着力构建"工程范式"的课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知识与能力的协同、技术与非技术的平衡,彰显"和合"的工程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7.
在工程实践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增设“实践课程教学法”机械类实训教学课程,旨在训练学生在实训课程中的综合教学能力。为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课程,并结合翻转课堂、小组讨论法和角色扮演法,以学生为中心,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与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担当意识和全局观。  相似文献   

8.
在“新工科”背景下,国防特色工程教育对高校在校学生的工程实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文章围绕VR技术的三大特性,提出了VR技术应用于工程实训课程的建设思路。随后,文章以西北工业大学“VR虚拟装配综合实训课程”为例进行教学设计,设计了实训课程的教学流程,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了教学效果分析,发现VR技术能够规避教学风险、提升教学质量,在现有工程实训课程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最后,文章提出VR技术应用于工程实践教学的建议。在实训课程中灵活运用VR技术,可提升学生参与实训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减少实训误操作危险,并可为工程实训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缺陷以及对工程教育的影响,本文讨论了当前软件实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大工程观"教育思想"实践性、综合系统性、职业道德与责任意识"的核心出发,本文提出了软件实训三阶段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和工作方针,结合学院实际进行的一些具体做法,还特别介绍了自主开发的软件实训平台SPCS,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从金属工艺学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基础性地位出发,剖析了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的方式、实训内容的衔接及先进设备的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就在实训中以“学生为中心”实践观的具体指向、“项目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及数控加工机床应用中如何体现提高学生综合实践动手能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工程认知类课程具有启蒙工程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引导专业志向的重要作用.基于钢铁生产虚拟仿真的工程认知课程,具有良好的工程背景和虚拟仿真教学资源条件,有利于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该认知课程基于“适变能力观”进行课程定位,面向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课程设计,以问题为中心开展研究型教学,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实践表明,在工程认知课程教...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工程本科课程改革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改革是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工程教学与工程实践、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是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三对基本矛盾。在我国部分院校、部分工程专业 ,专业基础不足、工程实践不足、人文教育不足的现象依然存在。高等工程本科教育课程改革要努力实现“专”与“博”、“学”与“用”、“做事”与“做人”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3.
新工科强调课程建设面向工程应用,以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为目标进行重构型课程建设,是课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剖析面向工程应用的课程重构内涵基础上,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系统观和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工程应用导向的课程重构策略,设计了对标工程教育认证构建课程目标、基于工程应用主线重组课程内容体系、创设工程应用成功环境构建教学模式、遵循认知建构特点形成循环式持续评价的课程重构实践过程,并有效实施了“数学建模”课程重构。  相似文献   

14.
论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能力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高职工程教育的现状和特点,以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为载体,探讨了高职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提出了高职工科课程改革必须与工业企业紧密联系,要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面向企业组织工程实训,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实训体系和模式,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工业企业需求相吻合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从课程设计的视角审视课程现状及问题,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案例研究和文本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与工程实践的契合度不高,具体表现在课程设计的教育目标、预期学习结果、课程结构、实践环节、学习经验与评价等要素中,问题的根源在于课程改革缺乏工程观、人才观和课程观的指导.我国工程教育课程改革应在“整体工程观”的指导下,回归工程本质,平衡工程教育课程中“理论”与“实践”内容,构建集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优化课程结构,设计归纳式的学习经验,以应对全球化知识经济对我国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刘晓燕 《考试周刊》2014,(94):12-12
大工程观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它强调的是综合的知识背景、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本文分析了《电路》课程的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课程中突出工程观点,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  相似文献   

17.
"大工程观"作为一种工程教育理念,在重视工程实际以及工程本身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同时,更强调了工程实践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独立学院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该文从"大工程观"对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出发,阐述了构建基于"大工程观"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与具体方式,以求从根本上使实践教学成为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8.
文中对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观进行了比较.指出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观以创业、创新、大工程为导向,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观以就业、工作任务为导向.通过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可以更加清楚自己的实践教学定位,避免人为的拔高标准.而对于学有余力的部分学生,又可以用高等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观进行要求,从而提高其就业能力,改善其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9.
“大工程观”是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对“过度工程科学”化的工程教育体系改革的美国,其本质就是将科学、技术、非技术、工程实践融为一体的,形成实践性、整合性、创新性的“工程模式”教育理念体系。随着“大工程观”理论在实践中逐步丰富与完善,大工程观教育成为了当前世界性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近年来也引起了我国高等教育界的高度关注。专家们从大工程观的内涵中提炼出4个关键词:工程、综合、  相似文献   

20.
方健 《教育教学论坛》2014,(12):178-179
本文分析了工程教育存在的工程教育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缺失的教学问题,提出了基于大工程观的CDAOE理论和实践教学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了基于大工程观的CDAOE工程教育教学具体实施方案,以实际工程项目教学过程提升学生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出满足当代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