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当代中原文化生态研究缘起主要基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成为时代命题;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成为国家战略;中原历史文化具有典型代表性,传统文化资源丰厚但开发相对滞后;广大人民群众阶段性猛增的精神文化需要与供给相对滞后;以文化生态优化杠杆,快速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其内涵结构主要包括当代中原文化的外部生存环境、主要文化圈层存在形态、发展趋势及相互之间的合理结构与发展状态、良性文化圈层对消极文化的竞争态势和能力等。主流文化圈层的存在形态为价值与制度形态、理论与文献形态、媒体与舆论形态、遗址与文物形态、文学与影视形态等;大众文化圈层的存在形态为媒体舆论与娱乐节目形态、作品产品与休闲场所形态、民俗民风与礼仪行为形态、服饰饮食与流行风尚形态等;传统文化圈层的存在形态为历史文献典籍保存、历史文物遗址保存、传统人文精神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当代中原文化生态的优化,一是促进主要文化圈层内部环境的活跃与和谐;二是促进主要文化圈层之间的协调与互补;三是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互动。  相似文献   

3.
在对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中原文化的定义、发展阶段、特点、与相关文化的关系、特质进行界定,对中原文化的内容进行全面研究,以及对商都文化进行界定,对商都文化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根之所系、脉之所维。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由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对于实现中原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6.
2011年10月7日,中原经济区升级为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和"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并列为全国四大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载体与平台,对河南乃至全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推进,如何提高区域内资本运营效率、加速中原崛起步伐,已经成为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7.
8.
中原经济区建设将为中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提供广阔的社会背景,底蕴深厚的中原文化也将成为中原崛起的重要支撑。本文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出发点,从中原文化的特质内涵和价值功能中探析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文化支持,寻求构建中原文化三大支撑体系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9.
任宇涵 《文教资料》2012,(25):58-59
传承创新中原文化要立足于河南省省情,根据构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战略定位,结合河南文化发展现状,探讨充分发挥中原文化特色优势、塑造中原人文精神、积极利用根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创新文化体制和机制的有效措施,把中原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把河南打造为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文化强省。  相似文献   

10.
《红领巾》2004,(6):133-137
河南作为农业、经济和人口大省,既有率先在中部实现崛起的诸多有利条件,又有许多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必须从河南省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营造中原城市群、抓好“三农“问题、加强与区外联系等手段,实现中原的崛起.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中原文化的内涵应突破平面罗列式的研究方法,注重中原文化内涵构成的体系性.中原文化内涵的体系性研究可以贯穿于中原文化的内容、中原文化的特征、中原文化对于华夏文明的影响等关于中原文化核心理论内容研究的全过程.立体而全面地构建起中原文化内涵的体系,对于深化中原文化理论研究、展示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侯天琛 《天中学刊》2006,21(5):66-69
发挥中原城市群带动作用是中原崛起的重要途径,中原崛起必须依靠中原城市群的崛起.从区位、交通、资源、产业基础、综合实力、城市职能等方面,分析了中原城市群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综合评价了中原城市群的建设水平,提出了提高中原城市群综合实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中原经济区正式纳入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为了加快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本文依据经济学中的增长极理论,结合政府提出的"三化"协调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构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充满梦想的时代,更是一个充满激情和竞争挑战的时代。当有人在《商界》为如日东升的唐电电器总结出:“脚步到达不到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到达不到的地方.梦想可以到达。”这样的企业哲理时.谁也没有想到,在中原油田腹地最偏远的河南兰考,在当年被焦裕禄命名的“风沙一号”的“风口”之上,血气方刚的张玉甫却用他生命中最为黄金的十年岁月.穿越困苦和艰辛,一步一个坚定脚印的事实,印证着一个“超越梦想”的实例和真理。  相似文献   

15.
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具有高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高成长性的特点,对其他产业也具有较强的带动性和支持功能。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在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正值中原经济区推进建设之际,通过这些经济发达地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情况和做法的分析,可为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从而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16.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文化积淀深厚,特色鲜明,资源丰富。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明显,潜力和空间巨大。充分发挥河南文化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增强中原综合竞争力,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主要论述中原解放区减租减息运动的发动、政策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原解放区的重建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建中原解放区是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的重要任务。邓小平作为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为中原解放区的重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原解放区的重建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1947年8月至1948年3月为重建阶段;(2)1948年4月至1949年2月为巩固阶段;(3)1949年3月至6月为发展完成阶段  相似文献   

19.
文化既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强大推动力量,也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主要内容之一。“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是一个崭新的命题,其概念、内涵、外延,以及与其相关联的中原与华夏、中原文化与华夏历史文明、华夏族与中华民族、传承与创新等问题,都亟待从学理上予以梳理。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推进已上升到国家战略。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中原经济区建设",定位准确,思路清晰,对推进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就豫北来看,就要发挥一体化的作用,推进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的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