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岩玲 《辽宁教育》2013,(5X):84-85
<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上人,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下人,也不要让孩子成为人外人,要让孩子成为人中人。""人中人"就是"平常人"。要培养平常人就要有平常心,就是少给孩子提一些过高的、难以做到的要求,而是把人生的道理,用最平常、最通俗的方式告诉孩子,让他们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让孩子快乐地成为  相似文献   

2.
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根据自己最近的调查发现,一些孩子的家长总是无法摆正“心”的位置,以至于走入了四大“心”的误区。平常心变补偿心许多家长因为自己没有机会读书、上大学,于是拼命要让孩子得到补偿,想让他们“出人头地”。专家指出,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上人”,也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下人”,要让孩子成为“人中人”,让孩子好好地做一个平常人,这才是父母应该具有的平常心。正常心变反常心一些孩子的举动明明很正常,但按父母设计的模式却变得不正常了。一位孩子贪玩,父亲就认为他得了多动症,带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孩子很正常,可是父亲…  相似文献   

3.
教育管理没有普世办法,也无神奇公式.教育的真谛是怀平常心,做平常事,育平常人.浮躁与急功近利,使得教育管理者急于让教育这门"慢的艺术"出成绩、得到认可,并且把教育与管理人员的政绩挂钩.  相似文献   

4.
家长导读     
曾有不少有关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提到过众多家长对子女期望值过高的问题。问题的症结在于许多家长没有弄清楚教育的目的首先应该是让孩子学会做“人”。不少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既有平常人的品格风貌,又能在某个方面有出众的表现,这种愿望是很好的。但在两者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前者却是更重要的,而且是每个孩子都必须做到的。《让孩子学会交朋友》、《我教女儿爱劳动》这两篇文章就是着眼于让孩子有平常心,做平常人。前者阐明了孩  相似文献   

5.
"让每一个人都和谐地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为了更好地让"和谐"的旋律在孩子心中荡漾,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心理健康教育.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6.
闪亮之星,奏鸣曲 德育就是培养人的教育,对学生来说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晶质.怎样让孩子自愿、快乐地接受教育,我们觉得赏识是一个很好的法宝.  相似文献   

7.
魏书生老师常说:“让我们用一颗平常心,守住心灵的宁静,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是的,我们最初的梦想不就是这么简单吗?“守住教书的快乐,品尝教书的快乐。”当我们懂得享受这份快乐的时候,我们周围的孩子不也同时得到了另一份快乐吗?我们许多教师终日忙碌,却不快乐,是不是就是缺乏像魏老师那样的一颗拥有宁静的“平常心”呢?  相似文献   

8.
既想让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全面的素质,要想让孩子得到考试的高分数,是我们新时代家长对教育的要求,也是我们学校满足"轻负担,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我觉得教育要实现"轻负担,高质量",就应该减去学生不应有的多余负担,引领学生轻松快乐地完成应该承受的负担.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希望学生快乐地学习,掌握知识,更希望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积极乐观的心理,让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十几年的教学经历,让我们深深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就是一个关于"爱"的教育.爱是开启心灵的钥匙,爱是成长路上的助跑器.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润滑剂.在一次讲座中,学军小学的杨一青校长曾经说:"聪明的、漂亮的、干净的孩子让人喜爱是不难的,可要爱那些调皮的、成绩比较落后、各方面表现都不太理想的孩子就不那么容易了."他的话马上让笔者产生了共鸣.  相似文献   

10.
英国著名哲学家斯宾塞说过:"教育应该是快乐的,当一个孩子处于不快乐的情绪时,他的智能会大大降低.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也曾说过,他不赞成有人说他是"刻苦"学习的,因为他在学习中从没感到苦,相反,体会到的是无穷的快乐.可以说,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快乐的.  相似文献   

11.
一千个孩子有一千种教育,幼儿教育是最富有艺术的,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天,都会有惊喜的发现,都会充满快乐!重智轻德、重身轻心的观念和幼儿教育的功利倾向让孩子的成长加了许多负担,快乐也就逐渐流失.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我们不仅期待孩子的成长,同时更加渴望他们能快乐地成长,浙江省杭州市大关苑实验幼儿园"快乐成长"的教育品牌就在这样一种热切期待中开启了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12.
追求快乐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满足人们的快乐需求和快乐发展,并教会人们如何享受快乐。没有快乐,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让孩子快乐地学习,让教师快乐地工作.还教育永远的快乐”应该成为教育者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的少年儿童不但要有健康的身体,更要有健康的心理。可生活中,孩子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如何引导他们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来自生活中的烦恼,是我们作为班主任不可推卸的责任。山东省威海市锦华小学五一中队开展了"快乐你我他"班会活动:首先引导孩子们说出生活常见的不开心的事,然后组织队员讨论如何消除不快乐。不少孩子懂得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14.
"六一"儿童节,送孩子什么样的礼物成为许多家长关心的话题。有人说,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一个快乐的童年。在儿童节,我们不能只让孩子快乐一天,而是应呼吁全社会还孩子快乐的童年。  相似文献   

15.
提到赏识教育,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一味地夸奖、赏识。事实上,这是一种误区。赏识教育就是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是让父母孩子都学会跷起大拇指的教育;是化解孩子心结,让孩子心灵有个家的教育;是唤醒天下父母,让父母领取合格证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会用赏识的目光看世界,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会自己快乐并带给别人快乐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做人中人的教育;是呼唤善良,启迪智慧的教育;是让人学会感恩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快乐学习的倡导者,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  相似文献   

17.
"溺爱"是独生子女时代普遍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多种,往往长辈单向地无条件地去爱孩子,把孩子的快乐看作自己的快乐,把孩子的悲伤看作自己的悲伤,甚至把孩子视为命根子和自己的全部意义所在,对孩子物质享受上一味满足,过度保护,过度包办,过度干涉,导致孩子娇生惯养,出现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现如今,绘本已越来越多地渗透于幼儿园教学中,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如何利用优秀的幼儿绘本读物,让幼儿快乐阅读呢?我尝试通过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想读";体味愉快的阅读经验,让孩子"爱读";营造亲子共读氛围,让孩子"乐读";正确引导,让孩子"会读"等,和孩子一起"读"享快乐。  相似文献   

19.
现如今,绘本已越来越多地渗透于幼儿园教学中,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如何利用优秀的幼儿绘本读物,让幼儿快乐阅读呢?我尝试通过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想读";体味愉快的阅读经验,让孩子"爱读";营造亲子共读氛围,让孩子"乐读";正确引导,让孩子"会读"等,和孩子一起"读"享快乐。  相似文献   

20.
追求快乐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满足人们的快乐需求和快乐发展,并教会人们如何享受快乐。没有快乐,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让孩子快乐地学习,让教师快乐地工作,还教育永远的快乐”应该成为教育者的不懈追求。广饶县教育局局长褚金光就是一个“快乐教育”的追求者、倡导者和实践者。近日,记者就“快乐教育”的话题对褚局长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