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文静 《家长》2009,(5):1-1
接儿子放学回家,路上我问儿子:“今天在学校,你表现得棒不棒?”儿子说:“不太棒!”我问“‘不太棒’是什么意思?”儿子说:“就是怎么棒,还差一点点儿。”我问他还差哪些,儿子告诉我:“我今天做错了两道道,而且上课玩铅笔,被老师没收了。不过,错题已经改过来了,老师也已经把铅笔还给我了,以后我再不会在上课时玩铅笔了。”  相似文献   

2.
康松 《教书育人》2014,(8):25-25
从小就教育儿子要诚实不撒谎,有一天上小学的他问我:“省里领导要来学校检查,校长和老师要我们对学习时间和作业量等统一口径,都按老师教的说,我该怎么办?”我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只好反问:“你说呢?”儿子很为难地说:“来检查的人问到我,我只能是不理他们。”我追问:“要是你不得不回答他们的提问呢?”儿子想了想说:“我会对他们说,我不和陌生人说话。”他虽然无奈,却很巧妙地坚守了自己的诚实,也在善良地试图维护学校的利益。让孩子诚实,又让孩子撒谎,都是某些老师的要求,这让孩子们如何处之?  相似文献   

3.
朋友向我抱怨:儿子四年级换了一个语文老师,最不习惯的是每到星期三就有一项家庭作业——写作文革稿.于是,周三的晚上就成了母子两人最痛苦的时间.朋友催,儿子拖;朋友骂,儿子哭……“作文草稿为什么要回来写?那在学校里干什么呢?”朋友问我.被朋友奉为语文教学专家的我语塞,其实,我也想问问这个老师:“作文课上你在干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谭老师是我大学的老师。有天他骑自行车驮儿子上街玩.见到一个年轻人陪一位老人在散步。儿子指着老人问:“那老头儿是谁呀?”谭老师告诉他:“是年轻人的爸爸”。不料,儿子却反问道:“他就是爸爸呀,都长胡子了?”  相似文献   

5.
娱乐逗秀场     
迟 到老师:“豆豆,你为什么每天上学都迟到?”豆豆:“因为我每次走到学校门口时,都会看到一块指示牌,上面写着‘学校——慢行!’”六六大顺老师:“六乘以六等于多少?”豆豆:“大顺!”老师:“为什么?”豆豆:“大人们都说六六大顺!”七嘴八舌小明:“什么是七嘴八舌?”豆豆:“七嘴八舌就是十五个人说话。”水平太差儿子:“我们的语文老师水平太差了!”爸爸:“怎么个差法?”儿子:“她常常上课问我们问题。”◎供稿/黄潇雪广西百色市八一希望学校六(3)班(533000)●一对夫妇去巴黎旅游,要求导游带他们去一些总能看…  相似文献   

6.
早晨起床后,儿子问我:“妈妈,葛老师和范老师明年走不走?”我有点不解,便问:“你问这干什么?”儿子说:“我不愿意让她俩走。”“为什么?”这时,儿子头一歪,满脸稚气而又一本正经地说:“因为葛老师和范老师好呗!她们老和我们一起玩,还和我们做游戏,小朋友都喜欢她俩!”“孟毅,妈妈和单老师(我国的另一名教师)好不好?”我蹲下身抚摸着儿子的头温地和问。儿子爽快地说:“老师都好。可你俩没有葛老师和范老师好,你俩老不和小朋友玩。”听了儿子的话,我这个一向受家长和孩子喜欢的“好老师”顿觉一震。仔细回味,孩子的话…  相似文献   

7.
儿子上实验小学时,学校要求每个孩子报一个特长班,比如小提琴、书法等。儿子喜欢下象棋.可是兴趣班里没有,只有围棋班,请的是北京棋院最好的老师。于是我想征求他的意见:“大轩,你觉得怎么样,要不先报围棋班试试?”第一节课我去看了一下。儿子听课很认真,但是他回来后很认真地对我说:“妈妈,我是真的不喜欢。”我很放松地说:“那就别去了。”儿子说:“那我们交了那么多的钱怎么办?”我对他说:“别管钱了,兴趣很重要。”那天儿子很感动。儿子从小拥有选择权,他很自由,很放松,我从不勉强他去做什么。  相似文献   

8.
儿子在我任教的学校上学。一天中午放学后,儿子兴冲冲地对我说:“老爸,今天我捡到5块钱。”“是嘛!你打算怎么办?”我迫不及待地问。“我已经交给老师了。”他摆出一副大功告成的样子。“好儿子,做得对。”我连忙表扬。作为老师,特别是作为一名老班主任,我由衷地高兴,也不免有一种成功感。  相似文献   

9.
邻居拿着儿子的语文家庭作业本,请我这位老师评判是非。他教儿子两道作业题:找了近义词“装点——装潢”,找了反义词“遥远——附近”,“昔日——今日”,可学校老师都判“错”,还在作业本的大红又边上端端正正写着“装点——装扮”,“遥远——邻近”、“昔日——未来”。我觉得学校老师批改欠妥,实在委屈孩子的父亲,就笑着对孩子说:“你爸爸和老师的答案都对。”谁知我的话音刚落,这位孩子就反驳说:“不对,我老师讲,他的答案是对的,其他的都错”。我啼笑皆非,无从回答。面对一个四年级小学生,我说什么好呢?汉语词语有本义、比喻义、引申义、假借义,还有书面语和口语之别,因而能得出不同的答案。  相似文献   

10.
李霞 《今日教育》2007,(4S):62-62
儿子今年上初中。由于我家就在中学院内.因此儿子一般到学校上晚自习,我们倒也非常省心。可是.最近儿子却总是嘀咕.说不想去学校上晚自习了。我很诧异.盯着他问:“为什么?”儿子的眼神有点躲躲闪闪.似乎还有泪光在闪动。看我问急了.就嗫嚅地说:“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晚自习都有规定的课程.老师不让写其他科的作业.所以很多作业没时间做。”我反问了一句:“其他同学怎么有时间写呢?你肯定是时间抓得不紧,只顾玩了。”儿子张了张嘴,最终没有再言语。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的一位朋友被她上初一的儿子的表现折磨得筋疲力尽。老师的几通电话让她了解了自己儿子最近在学校的表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随意说话,和同学打闹,课后不完成作业,等等。她觉得不可思议.儿子在小学的时候多乖啊.从来不会这样。老师搞错了吧?可老师言辞恳切.说:“我怎会拿这种事开玩笑,你自己来学校看看吧。”  相似文献   

12.
儿子在美国上幼儿园,一天放学后告诉我,今天他被老师“time-out”(中文意为“暂停”)了。对于“time—out”,我略有了解,它是美国学校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教育策略,用于应对儿童的不适宜或违纪行为,有点类似我们的“罚站”。于是,我问儿子:“那你为什么会被老师‘time-out’呢?”“因为我和我的好朋友上课时讲话,老师就让我俩在旁边站了几分钟,  相似文献   

13.
幽默     
《教师博览》2010,(5):32-32
表扬 儿子:家长会上老师表扬我了吗? 爸爸:没有,听了半天也没有听到你的名字。 儿子:那老师念完表扬的同学的名字后说“等等”了吗?  相似文献   

14.
放学路上,儿子忽然问我:“妈,你知道我们全班同学最喜欢哪个老师吗?”一听这个话题,我的兴趣来了,在孩子们眼里,什么样的老师最受他们欢迎呢?我说:“妈妈猜不到,还是你说吧。”儿子说:“妈妈连这都猜不到,你自己还是老师呢!我们全班同学当然都喜欢教历史的郭老师了。”  相似文献   

15.
校园幽默     
挑选舞蹈演员A:我听说挑选舞蹈演员的条件之一是:必须腿长、脖子长。这是为什么?B:若不然,排练《天鹅湖》时,演员的体形就不像了。耳朵是通的“爸爸,我的耳朵里面是通的。”小儿子放学回来对爸爸说。“胡说八道,耳朵里面怎么会通呢?”“不是胡说八道,是老师说的。老师说我上课听讲是‘这个耳朵进去,那个耳朵出来’,‘里面不通怎么出来呢?”课堂上,老师启发大家:“这次作文的题目是《记一次劳动》,同学们一定要写出真情实感,不许生编硬造……”小灵第一个交卷,标题下面五个大字:“当天我病假。”哪个要重学校招收小学一…  相似文献   

16.
胡萍 《教育文汇》2014,(24):31-32
一次,我到一个城市给小学低年级学生上性健康教育课。课后,一位妈妈问:“老师,你发现我的儿子有什么问题吗?”她把一个男孩指给我看,这孩子坐在第一排,上课的时候我注意过他。我回答:“我没有发现他有明显的问题。”她说:“我的儿子有‘自闭症’!”  相似文献   

17.
田占力 《河南教育》2006,(1S):34-35
相信这个问题是诸多老师、家长共同的担忧。我也曾有过类似的困惑:14岁的儿子戴着耳机摇头晃脑地左蹦右跳.我觉得很好笑,就随口问:“谁的歌让你这么陶醉?”“笔笔的。”儿子答。“笔笔?笔笔是谁呀?”“笔笔是谁都不知道,爸,你可真老土!”儿子头也不回地甩来一句话,留下我一个人干瞪眼。  相似文献   

18.
轻尘 《家庭教育》2011,(4):25-25
一年多前的一个晚上,那时儿子还在上五年级。先生神神秘秘地对我说:“儿子问我什么叫‘遗精’。”我一惊,问:“他怎么会问这个问题?你怎么回答?”先生傻傻地说:“是他在书上看到的。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只好对他说‘就是尿床’。”我气呼呼地对他说:“亏你还是一个懂生理学的老师呢!竟然这样搪塞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问儿子:“你对爸爸的最大要求是什么?”儿子回答:“当我最需要的时候他在我身边。” “你怎么能让你的 儿子不上大学?” 儿子初中毕业时;在上高中还是读中专之间;赵长天尊重了儿子自己的选择。亲戚朋友都不能理解:“简直不能想像,你怎么能让你的儿子不上大学?” 儿子赵延当时上的是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上海市级重点中学。赵长天自己和妻子都是毕业于这个学校的优等生,然而儿子的学习成绩在初三第一学期之前却从没有好过倒数10名。身为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的赵长天,开家长会时,经常被老师“训”得“低声下气”。 上初…  相似文献   

20.
写张条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说:“看,我这记性,怎么就忘了。”还有一些孩子,老师查他们作业时,他们有时也会说我忘了。”我想,如果大家都养成写张条的习惯,备忘一下不是很好吗?一日,正和儿子玩得起劲的小伙伴被他的母亲带走了。儿子一下子好像变得很孤单了,非让我带他回学校看“奥特曼”。我说:“行,明天妈妈一定带你去看。”“好。那你要说话算数,我们拉钩。”说着,儿子伸出了小拇指,我也伸出小拇指与儿子拉钩。儿子紧接着又说:“妈妈,别忙走,还要写张条。”“写张条?干啥?”我头次听儿子讲这话,感到很奇怪。“就写你明天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